“四下基层”研讨发言6篇
VIP专免
2024-04-03
999+
26.26KB
3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传承“四下基层”把握“四个坚持”
县委书记
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
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简称“四下基
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地委工作期间亲自倡导推动
的一项工作制度。“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彰显群众路线鲜明特征,是对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优
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
进与人民群众感情、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解决好执政
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等问题,受到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
拥护和衷心支持。
“四下基层”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随着
形势发展,党的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特点、新挑战,这对
贯彻群众路线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深入做好组
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工作。通过“四下
基层”,广大领导干部深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到群
众困难比较多、意见比较大的地方体察群众意愿、倾听群
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帮助老百姓解决出行、教育、就
医、就业等具体问题,成为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
渠道。实践证明,践行“四下基层”制度,畅通了群众利益诉
求表达渠道,不仅拉近了机关与基层、领导与群众的距离,
更是解民忧、惠民生的重要体现。“四下基层”
是理清思路、科学决策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需要在科学决策、政务透明、信息公开等方面迈出更加坚
实的步伐。只有通过“四下基层”,掌握全面、真实、丰富、
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真正摸清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
情况,真正搞清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真正及
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才能真正掌握客观实际中的
“实事”,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进行科学决策。近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都是在“四下基层”中
了解真实情况、汇集民意民智、科学民主决策的结果。实
践证明,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
基层群众中获取真知,是党和政府实现科学决策的基本前
提和重要保证。
“四下基层”是转变作风、锤炼干部的有力抓手。实现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基础和前提。通过“四下基层”,让干
部到农村一线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面参与防台
防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在开展村情调查、向
群众宣传政策、为群众排忧解难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党的
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又提升了调查研究、群众工作和
破解难题的能力。一大批作风正、能力强的好干部脱颖而
出,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实践证明,践行
“四下基层”
工作制度,让干部在乡村一线干中学、学中干,提高做
群众工作的基本功,有助于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
农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顺应群众的期盼。
“四下基层”是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有效手段。宣传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提高了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和
法治观念,使广大基层干部掌握法律知识,增强了学习、
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也减少了由于素质低、工作失误
引起的纠纷;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
公下基层,化“被动”为主动,化“上访”为“下访”,边发现问
题边化解矛盾,有效回应了群众的诉求,一批能解决的民
生问题、初信初访及时得到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减少,群
众满意率持续上升。实践证明,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
健全完善了群众诉求表达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真正做到
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有效促进了社
会和谐稳定。
“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是抓队伍、转作风、促发展,密切
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落实好、传承好、发扬好“四下
基层”理应牢牢把握“四个坚持”。
坚持“群众路线”。“四下基层”为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
服务群众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坚持群众观点,站
稳人民立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
关系。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既要继承“四下基层”
的好传统,又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充分运用互联网、
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改进工作作风,多采取“四不两直”、蹲点调研等方式,深入
基层一线,直接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把惠
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广大群
众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联系。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
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
把对策提实。带着问题“四下基层”,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策,避免漫无目的下基层;善于在下基层中发现问题、
敢于面对问题,尤其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事先定调子,不
能对问题视而不见。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认真查找、
逐个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成果转化台账,加强对问题解决
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切实把“四下基层”过程变成解
决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
坚持“实事求是”。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各
项工作成败的关键。通过“四下基层”弄清“实事”,既听“顺耳
话”又听“逆耳言”,全面掌握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切
实把实际情况摸实,把存在的问题摸准,把群众的所思所
盼摸透。通过“四下基层”去“求是”
,对掌握的各方面一手材料下一番思考、分析、综合的
功夫,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坚决避免调查多研究少、
情况多分析少、不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坚持真理、修正
错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决防止做表面文章,
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行为。
坚持“常态长效”。“四下基层”之所以历久弥新,关键在
于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工作机制,使干部下基层常态化、
长效化。发挥“一把手”和领导机关的示范表率作用,一级
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严格领导干部“四下基层”
流程,明确问题收集、整理、化解的责任单位、责任人、
解决路径、办理时限以及如何督查落实等,让为民服务更
精准、帮扶措施更有力、解决问题更高效、工作落实更到
位,防止“走过场”“一阵风”。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及时总
结经验,不断丰富“四下基层”的内容、载体、形式和方式
方法。把“四下基层”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开展常态化专项督查及
不定期督查检查,确保干部下得去、长效化。
·02·
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见效
体育局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四下基层”是指:宣传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
现场办公下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改进调研方式,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到困难多、
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调研。善于
换位思考,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
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要
在主题教育中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从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推动
“四下基层”常下常新,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主题
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构建宣讲体系、创新宣讲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
入寻常百姓家”
新征程上,一要抓好新时代基层宣讲队伍建设。统筹整
合体制内外资源,建立理论专家、党员干部、基层群众为
主体的,多层次、广泛覆盖、专兼结合的理论宣讲员队伍,
构建新时代基础理论宣讲工作格局,构建完善新时代基层
宣讲体系,加快构建“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
事、先锋模范讲奉献、创业者讲创新、青年人讲传承”新时
代基层理论宣讲体系。二要创新宣讲方式方法,提升基层
理论传播阐释力。紧扣“在哪讲、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
讲多久”关键环节,突出大众化宣讲、通俗化阐释,把政治
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土”味话语,用心、用情、用力传党
摘要:
展开>>
收起<<
传承“四下基层”把握“四个坚持”县委书记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简称“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地委工作期间亲自倡导推动的一项工作制度。“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彰显群众路线鲜明特征,是对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解决好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等问题,受到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拥护和衷心支持。“四下基层”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随着形势发展,党的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特点、新挑战,这对贯彻群众路线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