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4-03
999+
33.16KB
1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我市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
审议时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
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
富渠道”。上述重要论断为新发展阶段实现产业融合、推动农
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方法路径。我市城乡融
合起步较早,在城乡协调、产业融合、农业科技创新、公共服
务均等化等方面具有较好基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壮大,
涌现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等各类新型经营
主体,农业特色产业增长迅速。但与此同时,在城乡产业融合
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农业产业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农业资
源利用效率亟须提升,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拓展不充分,农
产品电商赋能不足,农产品海内外影响力不够等。要加强城乡
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从强化农业科技赋能、深化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都市圈消费辐射能力、强化都市现代农业
建设推进产业链强链扩链、立足“一带一路”交汇点优势畅通农
业双循环系统等方面入手,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
高质量发展。
一、城乡产业融合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实施城乡产业融合,既是解决农业发展结构性矛盾、实现
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新发展
理念引领更平衡更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加快农业农村现
代化进程、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实施城乡产
业统筹规划,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是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
城乡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近
年来,城乡产业融合受到高度重视,并连续出现在中央一号文
件中。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是城市现代工业、服务业企业将资
金、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渗透,与传统农业、乡
村优势资源禀赋协同发展,进而创造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
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
素流动”,为破解我国城乡产业融合机制障碍、促进城乡产业
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遵循。城乡产业融合既
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所在。只有加快城市和乡村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产业相互融合
渗透,实现农业从生产功能向生活功能的转变,形成特色乡村
工业和创新型产业,城乡产业发展的生产率差距才能逐步缩小,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矛盾,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共同富
裕。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当
前我国农业正面临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
更趋激烈的挑战,市场不稳定因素将长期存在,外部环境的复
杂变化也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基于此,习近平
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
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
键是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而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是其中的重
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农村在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增强城乡经济联系。通过调优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乡村产
业、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加快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健全与完善
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二、我市具备推进城乡产业融合的条件优势
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始
终走在全国前列,农业机械化普及率不断提高,逐步构建起现
代化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从而具备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综
合实力、区位、科创及动力优势。
具备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实力优势,农业现代化建设
迈上新台阶。我市经济实力雄厚,2022 年GDP 总量达1.69
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 17.88
万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8.25 万元,反映出该
市在拉动消费方面的潜力。作为超大消费城市,我市城市常住
人口城镇化率达87.01%,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9 万
元,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0%,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
方式已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农业劳动生产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为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引擎。城
乡间各类商品服务和要素资源加速流通,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
性作用日益凸显。
具备区位优势,区域农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作为
都市圈核心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一带一路”交汇点
重要枢纽城市,我市注重加强与长三角各城市间的规划协同,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健全现代农业流通体系。通过建
设和美乡村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发挥山水城林之美的人文绿都
的品牌效应,积极探索在特大城市周边建设世界级城市乡村田
园地区。总体来看,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空
间,高价值农产品、多功能农业的发展也将为区域农业高质量
融合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拉动力。
具备推进城乡产业融合的科创优势,农业科技创新走在前
列。我市是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2022 年在宁普通高等学校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我市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述重要论断为新发展阶段实现产业融合、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方法路径。我市城乡融合起步较早,在城乡协调、产业融合、农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具有较好基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壮大,涌现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特色产业增长迅速。但与此同时,在城乡产业融合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如...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