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公室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4-03
999+
18.22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安徽省安
庆市不少乡村依托特色资源,用好比较优势,大力推动
乡村产业振兴,取得了积极成效,涌现出了一些先进典
型。但对很多乡村而言,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并不突出,
这些普通的村庄应如何找到突破口、实现产业振兴?近
期,安庆市委办公室调研组赴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开展
调研,从中找到了些许答案。
毛畈村位于岳西县东南边陲,辖 14 个村民组、370
余户、1400 余人,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村。
一是地理位置“普通”。既不毗邻城区镇区,也不靠近
交通要道,无论是距岳西县城,还是距最近的高速出入
口,车程都在 40 分钟以上,哪怕是到菖蒲镇区,也需
要15 分钟左右。
二是资源禀赋“普通”。全村耕地面积仅 780 亩,且
多为零散地块,土地资源贫瘠;山场面积虽有 7000 余
亩,但种植的基本上是“小老树”,利用价值不大、经济
价值不高。同时,村子里没有名山大川,没有人文古迹,
甚至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典故、传说,可以说是一个平
平无奇的“小透明”。
三是经济基础“普通”。2014 年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之初,全
村贫困发生率高达 30.27%,村委会一度欠债 60 多万元,
“连开会的会务费都没有”,是一个无企业、无集体经济、无
特
色产业的“三无村”。由于缺少收入来源,村民大多外出务工,
村庄日益“空心化”,村干部日益“老龄化”,最严重的时候,
村“两委”平均年龄超 50 岁,懂技术、会管理、有发展理念
的村干部一个没有,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无从谈起。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普通到有点落后的村庄,却乘着
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蹚出了一条行
之有效的振兴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华丽转变。
近年来,毛畈村先后获得国家 3A 级旅游村、“安徽
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安庆市
先进集体”“岳西县产业兴旺红旗村”等荣誉称号,其发展
模式四次在全省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
2022 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 220 万元、纯收入 57
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8 万元,是 2014 年的
3倍以上,毛畈村成为了名副其实、远近闻名的经济强
村。
十年不到的时间,毛畈村为什么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
化?
在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成员以及老党员、老村干
部等人员的交流中,大家普遍认为,关键是新一届村
“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抓住了产业这个“牛鼻子”。
总结毛畈村的产业发展模式,可以用“特、精、融、
借”四个字来概括。
☆注重因地制宜,做好“特”字文章
规模化、特色化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毛畈村土
地资源紧张,发展大规模种植养殖显然不现实,因此在
实际工作中,他们更加注重在“特”字上下功夫,以敢想
敢为的精神,创新发展产业项目,力求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比如,提到大闸蟹,大多数人想到的、看
到的都是湖里养殖的,高山泉水养出来的大闸蟹相对罕
见。毛畈村敏锐地发现这一市场“空白”,利用该村袁家
渡畈气候温暖、适宜水产养殖的优势,自2019 年起便
开始养殖大闸蟹,现已建成养殖园 50 亩,每年可产出
螃蟹 1万多只。与湖水养殖相比,高山泉水养殖的大闸
蟹更为鳃白肉鲜、营养丰富,销售一直供不应求。
再比如,岳西县是茶叶重点生产区域,在大多数村还
拘泥于传统的开茶园、种茶叶、办茶厂时,毛畈村却另
辟蹊径,将目光瞄准了新兴的茶树花加工领域,目前已
建成加工厂1座,每年可加工茶树花约 6000 斤。
还比如,毛畈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火龙果的
生长,目前已建成火龙果基地 15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不少乡村依托特色资源,用好比较优势,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取得了积极成效,涌现出了一些先进典型。但对很多乡村而言,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并不突出,这些普通的村庄应如何找到突破口、实现产业振兴?近期,安庆市委办公室调研组赴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开展调研,从中找到了些许答案。毛畈村位于岳西县东南边陲,辖14个村民组、370余户、1400余人,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村。一是地理位置“普通”。既不毗邻城区镇区,也不靠近交通要道,无论是距岳西县城,还是距最近的高速出入口,车程都在40分钟以上,哪怕是到菖蒲镇区,也需要15分钟左右。二是资源禀赋“普通”。全村耕地面...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