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调研报告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4-03
999+
38.49KB
2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建设全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调研报告
按照主题教育调研工作安排,我围绕建设全省农业现代化
先行区,先后深入农业企业、产业园区和村组实地调查,多次
召开部门、乡镇领导参加的座谈会,梳理和研判全区农业发展
的阶段性特征,在分析加快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差距和机遇的基
础上,就农业现代化建设及 2024 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和重点
提出初步意见。
一、基本情况
自我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全区上下按
照“一区两带三产业”区域布局,坚持园区化、企业化、循环化
和产业化的“四化”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举全区之力谋划建设现
代农业,规划推进“十大产业园”建设,抓项目,夯实现代农业
发展基础;建园区,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 x模式;扩规模,着
力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促改革,持续保持农民收入高速增
长;强服务,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依据 x省农业现代
化发展监测方案确定的五个方面 32 项指标,监测评分达到了
84 分以上,建设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基
础支撑。近年来,通过项目支撑,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
强。2023 年,农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达 x
亿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 x万亩,农村水利工程体系日趋
完善,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x万亩,农田有效灌溉率达
9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成牧草种子生产基地 3个,
优质牧草及草种生产基地 x万亩,建成 200 吨牧草种子加工
生产线 1条,加大农村路网建设,建成农村公路 384 条x公
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优势主导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
力保障。2023 年,全区建设 50 亩日光温室连片示范小区x
个x亩,百亩钢架拱棚小区x个x亩,300 万株以上育苗中
心2个,稳定发展蔬菜 x万亩,制种面积 x万亩,建成标准
化养殖小区x个,规模养殖场 x个,畜禽饲养总量达到 x万头
(只),出栏达到 x万头(只),发展李广杏等特色林果x万
亩。今年完成十大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投资 x万元、历年累计
投资达 3亿元,园区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花卉博览园、植物园等212 家企业合作社或农户入驻园区发
展,以非耕产业园带动为主,新增非耕地温室面积 x亩以上,
全区累计达到 x万亩,亩均效益突破 x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
非耕地日光温室基地和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示范区。农业生态建
设不断加强,新建生态林 x亩,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
重要湿地为主的湿地保护规划体系初步构建,农业面源污染治
理取得显著
成效。(三)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活力为农业现代化提
供了不竭动力。止目前,全区完成 8个乡镇 78 个行政村的土
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其余 4个乡镇的确权工作全面
开展。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形成
了以大北农、金宝合作社为代表,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的模式,全区累计流转土地面积 x万亩。供销社综合改革有序
推进,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社x个,各类经营网点 x个,建成
“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点(店)x个,构建了区、乡、村
三级组织服务体系架构。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区建
成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 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18 家,培
育家庭农场114 户,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x人,全区农产
品加工贮藏能力达到 200 万吨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
58%以上。十大产业园示范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带动创建15
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7个粮食高产万亩区,2个省级蔬菜标
准化示范基地,形成了大园区带动主导产业,小园区培育特色
产业,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的格局。总结推广龙头企业与农
户实行订单保护价、合同合作和土地流转等联结模式,合理利
益分配,促进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健康发展。
(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
智力支持。围绕提升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农业
技术组装配套,引进试验新品种130 多个,示范推广新技术
50 多项,优良品种普及率达到 100%,建成省级大田玉米生
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省级青贮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和
市级制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各1个,耕地农业机械
化耕种收综合率达到了 76%以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全区科技贡献率达到 68%。积极探索“互联网+”信息
技术应用,鼓励支持农业电商发展,投资 9800 多万元建成 x
有种网和聚农网电子商务平台,设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
80 个,网上注册商户 530 多家,注册个人用户 1390 个,网
上交易额达到 4.8 亿元,“互联网+农业”的产销效益初步显现。
围绕农业生态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品
监管力度,不断强化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废旧农膜回收利用、
尾菜处理利用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建立省级废旧农膜
回收利用示范区 2个,省级尾菜处理利用示范区 2个,废旧
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 78%以上,尾菜处理利用达到 30%以上。
(五)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农业现代化积蓄了坚实
后劲。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逐步完善县域村庄布局规划,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进程。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实施“十镇
百村千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整合投入资金13
亿元,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 7个,农民集中居住小区10
个,整体提升改造居民 点 55 个,全区城镇化率达到
67.7%。稳步推进农村文教卫生均等化发展,建成村级文化
活动中心和文化大院10 个、乡村舞台 21 个、组文化室103
个;改扩建农村学校 28 所,维修改造校舍 2.4 万平方米,新
建校舍 9600 平方米;新建乡镇卫生院7所、村级卫生室10
所,配备医疗设备 106 台件,农村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基础
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二、差距机遇
建设全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纵向分析对比全省提出的农业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横向与全
省全市兄弟县市农业发展程度比较,我区还存在农业竞争力不
高、农民增收空间不大、农业产业链条不长和农业基础建设不
强等差距,需要补齐短板。一是农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不高。
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程度既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更是农业成为体面职业的具体体现,我区和全国一样,存在农
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土地细碎化的问题,50 岁以上的劳
动力占到全区总劳动力的 70%以上,人均占有耕地仅2.81
亩,户均家庭经营面积不足 20 亩,80%以上的农村家庭有外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建设全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调研报告按照主题教育调研工作安排,我围绕建设全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先后深入农业企业、产业园区和村组实地调查,多次召开部门、乡镇领导参加的座谈会,梳理和研判全区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分析加快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差距和机遇的基础上,就农业现代化建设及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和重点提出初步意见。一、基本情况自我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全区上下按照“一区两带三产业”区域布局,坚持园区化、企业化、循环化和产业化的“四化”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举全区之力谋划建设现代农业,规划推进“十大产业园”建设,抓项目,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建园区,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x模式;扩规模...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