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小区“微治理”的探索与思考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4-03
999+
18.71KB
1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党建引领小区“微治理”的探索与思考
小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
和重要领域。近年来,*市坚持重心下移、工作下沉,创新
加强小区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小区“微治理”的有效
路径。
一、背景与原因
城市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给小区治理带来了许多新情
况和新问题,传统治理方式难以适应治理新格局新形势新
要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势在必行。
(一)是加强基层党建的需要。党组织是社会治理体系
中的核心主体,党员群众在哪里,党的建设就应该推动到
哪里,党的服务就应该跟进到哪里。城市居民小区数量不
断增加,理应成为加强党的建设重要阵地。但当前党的组
织和工作覆盖在居民小区出现了盲区,一些小区只有业委
会、物业服务企业等组织,没有党组织。小区居民在服务
上更多依靠物业服务企业,在维权上更多依赖业委会,街
道和社区党组织存在被淡化现象,在小区关键问题上说不
上话。加强小区党建工作,有利于实现基层党组织对社会
治理的政治引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
推进,城区规模逐渐扩大、城镇化率逐年上升、城市人口
大
量集聚,城市呈现出流动性、碎片化特征,治理主体日
趋多元、治理背景日渐复杂、治理内容日益多样。据统计
2021 年末*区城镇户籍人口*万,常住人口*万,意味着近*
万流动人口分散在城市各个小区,城市治理任务越来越繁
重。同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更加多元更加迫切,
在居住环境、安全稳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
对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面对这些新形
势新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引领小区治理。
(三)是解决民生难题的需要。小区作为城市基层的“最
后一百米”,常常是各类风险聚集地、各类矛盾集发地。一
些小区遗留问题较多,房屋建设质量差、基础设施不完善
公共服务不配套、业主房产证难办理等问题突出,群众意
见较大。一些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低、质量差、缺乏有效监
管,业主大会召开难、业委会成立难、业委会成员履职不
到位,小区治理无序。一些小区各类利益主体交织、各类
资源力量博弈,出现“群龙无首”的现象,矛盾纠纷频发。面
对种种急事难事烦心事,迫切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
引领作用,把群众需求回应到“家门口”。
二、实践与探索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强化党组织协调各类主体、整合
治理资源、统筹各项事务的轴心作用,打通城市基层治理
的“神经末梢”。
(一)把住“三个关键”,建强小区党建体系。坚持把党
组织建在小区,延长工作手臂,着力构建全域覆盖的党组
织体系。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根据小区类型及小区党员分
布情况,采取新型小区单独组建、老旧小区社区挂建、机
关小区派员联建等方式,成立小区党支部;支部人数较多
的,按功能、兴趣爱好、楼道等设立党小组、楼栋长。目
前全区发文正式成立小区党支部*个(*个小区正在申办),
形成了“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家庭户”
四级党组织架构。二是选优配强班子。社区牵头选优配强
小区党支部,明确支委班子由社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
会等三方推荐党员组成,把小区党员中有公心、有能力、
有热情的居民党员选拔为党支部书记,优先引导老党员、
老干部群体等发挥独特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
在城乡基层治理中展示新作为、贡献新力量。目前正式成
立的*个党支部中有*名老党员、老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占
比达*%。三是规范党员管理。规范管理流动党员,流转流
动党员组织关系到小区党支部,督促缴纳党费、定期开展
组织生活。推行党员“亮身份”和“党员双报到”机制,发挥驻
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作用,引导党员居民到小区党组
织报到,对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党员实行“双重管理”。
(二)统筹“三支力量”,构建联动治理格局。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党建引领小区“微治理”的探索与思考小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和重要领域。近年来,*市坚持重心下移、工作下沉,创新加强小区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小区“微治理”的有效路径。一、背景与原因城市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给小区治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治理方式难以适应治理新格局新形势新要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势在必行。(一)是加强基层党建的需要。党组织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主体,党员群众在哪里,党的建设就应该推动到哪里,党的服务就应该跟进到哪里。城市居民小区数量不断增加,理应成为加强党的建设重要阵地。但当前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在居民小区出现了盲区,一些小区只有业委会、物业服...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