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教育:学习毛主席诗词,品鉴诗词人生砥砺奋勇前行

VIP专免
2024-04-02
999+
37.11KB
2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教育:品鉴诗词人生砥砺奋勇前行
众所周知,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就是一位卓绝古今,享誉中
外的伟大诗人,他的诗词豪迈大气、意蕴深邃、催人奋进,充
满了革命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今天,让我们
共同学习毛主席诗词,一起品鉴伟人诗词中所蕴含的远大抱负、
豪情壮志、顽强意志和乐观豁达,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更好地
帮助我们成长成才。
一、毛泽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诗词创作特点
毛泽东诗词实践活动极为丰富,创作历程遵循了一条这样
的路:由自发感知到自觉热爱、由阅读到创作并产生诗学理论。
从现已发表的作品来看,毛泽东早年喜古风,少受形式拘束,
中晚年则渐喜律诗,认为虽受格律束缚,但意蕴丰富,形式整
齐,有更高的艺术美感,因而在律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代领袖,
毛泽东的诗词反映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直到他去世前社会主
义建设的全部历程,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宏伟
画卷。下面我们以时间为纵线,对毛主席的诗词做一个回顾探
索。
一是童少年时代,作为诗人的萌芽阶段,可谓雏鹰展翅。
浓郁的乡土文化和清丽的大自然景色,是最宜于诗人生长的沃
壤。毛泽东出生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湖南湘潭韶山.
韶山的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等乡土文化最典型
的特点是平民化、大众化,其内容多是惩恶扬善的,其优点是
充满奋发向上、乐观旷达的色彩.这些浓郁而浪漫的乡土文化
是培养乡土诗人和造就艺术人才最初的必要条件与催化剂。毛
泽东 8岁那年随母亲到外婆家拜年,正巧碰上要狮子,欢乐
氛围感染了他,遂脱口吟出了他人生中第一首诗(严格地说还
只能称作“顺口溜”):“狮子眼鼓鼓,擦菜子(一种常用作打豆
腐汤的青菜二原书作者注)煮豆腐,酒放热些烧,肉放烂些
煮”。毛泽东一生酷爱山水,山水成为他平生诗歌中最重要的
内容之一,这是与他诞生并在其中度过了童年、少年时代的韶
山秀美的大自然是紧密相关的。在私塾读书时,曾和先生毛宇
居先生对对子: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
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展现的天赋就让人为之惊
叹。他于 1910 年离开故乡外出求学,第一站是湘乡东山高等
小学堂,他在那里留下一首《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
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些流传
下来的诗作,大多朴素明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虽然无法与他壮年时期的创作相比,但亦从稚嫩中见出不凡,
并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诗词的成功,当然
有赖于他个人气质上所具备的卓尔不群的艺术思维,而他艺术
思维的
源头则是韶山乡土文化和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
化。
二是青壮年时代,即诗艺发展成熟阶段,可谓挥斥方遒。
毛泽东的诗情来源于上下求索和火热的斗争。20 世纪是中国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登上历史舞台的世纪.从“五四”爱国运动的
爆发、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到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毛泽东
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均亲身参与和领导,并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他的诗词创作离不开这些火热的斗争生活背景,同时
作为史诗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些伟大的运动和事件。如《清平乐
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忆
秦姚娄山关》《七律长征》《沁园春雪》等等。这些诗词是毛
泽东一生中最为成熟的作品,气势如虹,如日中天。特别是
《沁园春雪》,更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北国风光,千
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
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词
表现了作者非凡的襟怀和抱负,写景则雄视万里,论史则纵横
千古,状物与抒情交融,评古与颂今相替,铸成了这首冠绝艺
史、千古绝唱的咏雷词.波澜壮阔的火热斗争是毛泽东诗词不
竭的源泉.姚雪垠说:“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教育:品鉴诗词人生砥砺奋勇前行众所周知,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就是一位卓绝古今,享誉中外的伟大诗人,他的诗词豪迈大气、意蕴深邃、催人奋进,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毛主席诗词,一起品鉴伟人诗词中所蕴含的远大抱负、豪情壮志、顽强意志和乐观豁达,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更好地帮助我们成长成才。一、毛泽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诗词创作特点毛泽东诗词实践活动极为丰富,创作历程遵循了一条这样的路:由自发感知到自觉热爱、由阅读到创作并产生诗学理论。从现已发表的作品来看,毛泽东早年喜古风,少受形式拘束,中晚年则渐喜律诗,认为虽受格律束缚,但意蕴丰富,形式整齐,有更高的艺术美感,因而在...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