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重拾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现代国家认同

VIP专免
2024-04-02 999+ 19.25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讲稿:重拾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现代国家认同(5334 字)
凝聚现代国家认同。教学目的是:理解现代国家认同的属
性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的学习理解。
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一、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二、中
国建构现代国家认同的道路与挑战;三、中国建构现代国
家认同的实现路径。
100
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任何一种结
合,它都一定意味着改变,意味着一个东西加入新的要素
获得了新的内容,这一前一后的“两个结合”是不一样的。
相结合。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结合的两者是不一样
的。所以第一个结合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体系
不断根据现实的反馈适应现实需要的过程,但第二个结合
不是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也是一套完备的思想体
系,所以相结合的两者它们是样的,都是理论,它们结合
的深度与第一个结合就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这就好比第一
个结合是拿锤子打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铁,中国具
体实际是锤子。一顿敲打后,铁的形状确实是改变了,但
锤子依然是锤子铁
的铁放在一起熔铸,将会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的
根基更加牢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进一步提升,在
更大的空间发扬光大,使全国各族人民国家认同感更加牢
固。
要知道 100 年前,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打
象。后来毛泽东同志针对传统文化,提出要“剔除其封建性
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被概括为“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但其实我们也能感受到,这话里面积极弘扬的意味
其实并不浓,主要还是,传统文化
在实践中,我们对传统文化,也确实是批判的
较多继承,改革开80 年代起了文
它的然是“批判传统文化现代”。到我上
会,我学的是我们的
到周五,的西方理论,完全不到中国传统
论的内容。今天这样
传统文化,是近十年刻转向那么问题
什么们要拾传统文?如此鲜明
天发?回答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个内容:
一、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
()国家认同的概
家,
它是国家政权正当性的根基。用最简单的话讲,国家认同
就是得人,现代学认为,一个国家要持
要两大有效治理和国家认同,有效治
量,国家认同量的重要性好理解,
子里面出政权嘛。但对,我们的理解
、受人就是得人历史故事经常
实的国家认同要。去年年俄乌军事冲
已有征兆、但其
度和持间还是
俄罗斯线,坚持在约问题危险玩火
后,又置身隔离带外火牺牲乌
灼俄罗斯使成为了
者,并将俄乌冲突的一个重要原
这个国家在国家认同上出了
后,共产党被取,国内强有力党,各
派忙于权力争夺,总统和权力划分
国家民主建缺少规划加上国内经济危机严
过了实现国家体略时机去了国家认
同,国
至于通过全民
由于缺乏国家认同,给俄乌之冲突埋下
现在我们要了,是因导致乌能构建起国家
认同?们具体做错什么?这就要讲到:
()国家认同的基
发现,在这个中,并
在的国家,一个一个的在大地
上的具体的个人,是以概
个人的头脑之的想象构
家认同,的想象就是共系统。
们把国家的共同体”。当代著名政治家本尼迪
特安德森了更加精过大量的
证研究发现,民族国家都是想象的共同体,不是
家然后对国家的认同,相反,是
构建起来的国家认同,然后国家。所以我们去
的共产党被取、马克思主义被
被彻底,新的共却迟迟
建立,人们形成一个的共同想象。
摘要:

讲稿:重拾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现代国家认同(5334字)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是:重拾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现代国家认同。教学目的是:理解现代国家认同的属性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的学习理解。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一、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二、中国建构现代国家认同的道路与挑战;三、中国建构现代国家认同的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就是“两个结合”,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任何一种结合,它都一定意味着改变,意味着一个东西加入新的要素获得了新的内容,这一前一后的...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重拾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现代国家认同.docx

共17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