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定文化自信,矢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VIP专免
2024-04-02
999+
19.78KB
2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坚定文化自信,矢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7195
字)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
化自信。”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习
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
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
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文化自
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的大问题”;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
现代化。习近平提出的文化自信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有着深厚的
文化土壤和丰富的实践源泉,更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这
个科学指南与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这一最强底气,有着无
可比拟的思想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创造
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五千多
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璀璨的中华文化,为繁荣
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坚实根基。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落
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 5000 多年文明传承
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与“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土壤。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
孕育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
未断流,一直以其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精神生生不息。
儒家、道家(道教)和佛家的深邃思想构成其最为核心的
部分和最基本的价值准则,法家墨家兵家等百家争鸣,诗
词歌赋书画小说百花齐放,所体现的价值精髓成为中华民
族生生不息和文化绵延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标识。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
血脉。跨越千年到新时代,大到国家治理理念,小到个人
思维习惯,无不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
独特的魅力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尚书五子之歌》中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重民思想成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
心”的思想根基;《礼记礼运》中“天下大同”的价值理念成
为习近平增进人类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源与流;
《论语》中的人性论、修养论、德治思想和教育思想深入
人心,成为民众日常生活所遵循的道德规
范和修养准则;孔子的“无所苟而已”、老子的“正言若
反”、邓析的“两可之说”和庄子的“辩无胜”等思维方法对我们
今天考察和批判事物具有积极的现代启示和借鉴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瀚而宽广、博大而精深、历久而弥新
其中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更是历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
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血脉
正如习近平指出:“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
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
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
化基因。”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
要源泉。习近平所提出的文化自信,不仅囊括了对中华民
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还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
创造的丰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
求大同”和“先国后家、舍生取义、朝闻夕死、精忠报国”思
想,为饱含红色基因、不怕牺牲、信念坚定的革命文化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多姿多彩、激励人心、催
人奋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了本源因子,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
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守正创新。他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
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
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不仅强调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是精神命脉
而且指出,世界文化激流涌荡,碰撞交融,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保持自信、站稳脚跟的基石。“坚持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
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
根深叶茂。”同时,他又结合时代现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发展指明了路径、方法和任务,即:新时代传承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
人的时代任务”。坚持创造性转化,不断激发其生命力和创
造力。实现创新性发展,不断补充丰富、拓展完善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
好地相融相通,共同完成文化育人的时代任务。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
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
机和旺盛活力”。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
的理念和思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
力,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运
用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坚定文化自信,矢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7195字)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提出的文化自...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