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红旗渠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

VIP专免
2024-04-02 999+ 33.97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红旗渠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
同志们:
20 60 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极端
困难条件,以大无畏的气概引漳入林,历时近 10 年在太行山
上建成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彻底解决了严重缺水的历史难题。
红旗渠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留下了红旗渠精神
2022 10 28
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
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
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
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一、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过程
20 50 60
时期,中国人民面对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展开了一场同自然灾
害和物质匮乏的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抒写了
无数重整河山的壮举。其中,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重新安排
山河的壮举是杰出代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红旗渠
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
英雄气概。”红旗渠精神也成为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
业的一面旗帜。
新中国百废待兴,首要任务是迅速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
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林县(现
林州市)是豫北山区小县,历史上“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农
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十分落后。按照党中央关于兴修水利和加快
山区建设的部署要求,林县县委立足当地严重缺水这一实际,
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大自然”,短短数年时效解决
了山区水土流失难题,兴修了英雄渠、上水、南谷洞
1959 年的严重大旱成林县河流断、水库干、水渠无
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已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当
地缺水题。林县县委引漳入林,
1960 1969 年,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用双手
简易工具在太行山上建成“人天河”红旗渠,漳河水
越岭流干渴的林县。总渠、渠、渠、斗渠大中小
长达 1500 公里像蛛网般布满了山源源
来“幸福活水”,彻底写了林县期缺水的历史。
1962 10 月,南修成的南
至分水实现提前输水,部分区始受益,农业生产立
竿见影粮食亩迅速增长1965 45
日,总渠实现全线通水,漳河水入林县。县委
带领群众乘胜追击快速成了三条渠为代表的红旗渠灌溉主
体工程,配套为中心的农水利基建设,
带”
以渠带(修水池塘)、以渠带地(平整地)、以渠带
(建灌溉站)、以渠带)、以渠带(建水
力发电站)、以渠带(修沿及田间道路)、以渠带(整
固田间堤岸)、以渠带林(种植田间林带)、以渠带线
沿通信线路)、以渠带生)。以
“一渠十带”为心的农村综合治理规划了林县加快推进
农业现代和新农建设的实践探索,为改革新时期的快
腾飞打下了实基础。
红旗渠建成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使67 人和
3.7 54
养殖、水力发、水泥制造、建筑等行业快速发
展,红旗渠精神更是成为激励人民迈向美好生活的宝贵财
富。在千军万马“战太行”后,林县人民写了十
紧跟改革的时代步伐,林县人民依靠己勤劳双手
太行过艰苦创业、不懈努日的豫北小县林县也
蜕变业发高楼林立、绿山的现代新林州。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1990 年红旗渠总
25
际,林县县委、县政府及关于传、
红旗渠精神的决创业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立足实际、依靠的自力更生精神。红旗渠动工于三年
困难时期,林县人民不“自力更生为,国家
”的引漳入林建渠。在“自
力更生是宝,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
下,红旗渠建设条件上,
力创条件也要上。工具己做口粮带,石灰己烧
己制炸药己造石材就地技术干办法
起想,红旗渠就是在建设粗糙的大中一寸寸向前伸走
1960 2月至 1969 7月,在红旗渠建设
投 资 中 , 国 家 投 资 占 14.94% , 县 、 社 、 筹 资
85.06%。红旗渠的建设过程群众路线做到
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红旗渠就是一条写自力更生
的精神渠。
战天斗地、百的艰苦创业精神。红旗渠大、
任务艰巨,在当时粮食紧、物资短缺、设技术落后的情况
下,林县县委带领人民不畏艰、艰苦斗,以
摘要:

党课讲稿:红旗渠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同志们: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极端困难条件,以大无畏的气概引漳入林,历时近10年在太行山上建成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彻底解决了严重缺水的历史难题。红旗渠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留下了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久弥新、永不过时。一、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三年暂时经济困难时期,...

展开>> 收起<<
党课:红旗渠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docx

共17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