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VIP专免
2024-04-02
999+
40.57KB
3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扬斗争精神一词越来越成为党和
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高频词、关键词。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
中国共产党“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党和人民取得的
一切成就都是通过斗争取得的,共产党人在奋斗实践中形
成的斗争精神,是党的百年奋斗形成的一个基本经验,也
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党的十九大报
告中,要求,“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
斗争”,号召全党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
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
讲话中,总结提炼的伟大建党精神,其中就包括“不怕牺牲、
英勇斗争”等精神品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
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
“坚持敢于斗争”归纳为党的百年奋斗积累的基本历史经验之
一。党的二十大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提升到开启新征程
所“务必坚持”的基本要求,并且把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
本领等内容写入新修订的党章。关于发扬斗争精神的系列
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基本经验新概括,提炼出党的精神新
内涵,赋予了党的品格新的面相,彰显出新时代治国理政
的新取向,为新征程上开辟党的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新方略
借此机会,我讲几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同交流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斗争”的基本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信仰信念和初心使命,内在
地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是领导进行改造社会、改
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即领导进行社会革命和社会生产
实践,而党领导进行改造社会、改造自然首先是要进行自
我革命。无论是领导进行的社会革命、社会生产实践,还
是党的自我革命,都需要进行斗争,由此,对于共产党人
来说,“工作就是斗争”。
(一)共产党人所领导进行的社会革命,需要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把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建
立新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的实践活动,称之为“社会革
命”。他们强调社会革命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
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任何一次真正的革命都是社会革命”。
他们认为,“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至今一
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由于代表新的生产力
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而代表旧生
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就必然会
引起尖锐的冲突。这种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每一次都不
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
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
斗争,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的阶级
斗争的时候,强调这些斗争已经发展到由阶级的先锋队组
织——政
党领导下进行这样的阶段了,而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
的共产党所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斗争,“已经达到这样一个
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
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
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
也就是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定义,共产党人领
导进行的社会革命是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
专政作为斗争的最近目的,把消灭阶级、实现人的彻底解
放的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
就明确规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把这个社
会革命具体概括为首先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他指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
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
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为此,必须
“动员全民族一切生动力量,为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建设
新中国而奋斗”。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里,建立无
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充满艰辛、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
况下,马克思主义者以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开启了惊心动魄
的革命伟业。正如在党的七大上总结的:“我们党尝尽了艰
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
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
样的大事。”
党的历史是一部理论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人在发扬光
大和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革命思想。
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里面,社会革命一词的基本
内涵主要是强调改造、调整旧生产关系,以及巩固、完善
新生产关系,这些在生产关系的实践,根本目的至于以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即马克思恩格斯说的“真正的革命”。在内
容上,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社会革命除了包括马克思主
义经典作家所强调的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以解
放生产力的社会革命运动,也就是中国进行的新民主主义
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因为这些革命究其实质是“推翻妨碍
生产力发展的力量,目的是为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
还包括如下两大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建设
运动,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就是所说的“破坏一个旧世界”后,还要进行的“建设一
个新世界”,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所说的,是我们“当
前最大的政治”;二是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上
层建筑以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变革运动,即进行改革开放
这个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八
大以来,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
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
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
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的新的重大论断。
“我们共产党
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
先锋队。我们要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苦战到底。”中国共产党
一经诞生,就被赋予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使命。
这一历史使命需要通过领导进行社会革命来完成,而进行
社会革命所要进行的改造、巩固、完善、改革生产关系和
上层建筑等社会实践,都需要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
斗争自不待言,因为正如所概括的“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
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
会自己跑掉”。同样,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都需要伟大斗争。在 1962 年“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把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进行伟大斗争的道理概括得很清楚:“建
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
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
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
争”。这里,一方面强调“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
运动发展的动力”,因此仍然需要斗争,另一方面又指出这
个时期的斗争的内容和形式已不同于民主革命时期,“阶级
消灭以后,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政治斗争,或革命,继续进
行,但性质变了”,也就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新
时代,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
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
争。”也是从这个理数阐述这个问题的,即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同样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发扬斗争精神一词越来越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高频词、关键词。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过斗争取得的,共产党人在奋斗实践中形成的斗争精神,是党的百年奋斗形成的一个基本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号召全党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总结提炼的伟大建党精神,其中就包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等精神品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