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强县会议上的讲话稿
VIP专免
2024-03-20
999+
21.64K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工业强县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隆重召开工业强县大会,旨在深化认识
广泛动员,把全县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工业强县战略上来,
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推动工业发展上来,全县上下
贯彻落实县委战略部署上来,务必高举“工业强县”大旗,要
坚持工业为大、工业为先、工业为重的导向,矢志突破,
长抓不懈,抢抓机遇、增添措施、努力拼搏,实现 X工业经
济新跨越,谱写 X发展新篇章。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一批
优秀企业,兑现了奖励工业发展的承诺;部分企业、X镇、
科工信局、工业园区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市经信委主任
为我县特色园区授牌并作了讲话,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
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
全县工业经济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正确面对当前工业经济形势和
任务
县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未来五年,是我县经济社
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实现赶超进位、底部崛起的关键
时期。面对三次产业结构不优、县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
严峻现实,我们唯有高举“工业强县”大旗,大力发展工业经
济,才能真正实现富民强县。并将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摆在
了加快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首位。要求全县上下要咬定青山不放
松,坚定不移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挑战客观存在,机遇稍纵
即逝,只有拼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美丽。全县上下
一定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你追我赶、不进则退、慢进也退”
的逼人形势,勠力同心,笃定前行。
(一)纵向看成绩,发展有基础。纵观全县的工业发展历
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
长。2023 年1-12 月,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11 户,75 户
规模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5.02 亿元,同比增长 10.74%;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0.2%,占市9个县市区第三位。产销
率达到98.3%,列全市第二位。实现利润总额 3.53 亿元,
同比增长 14.9%。1-11 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入库税金
2.04 亿元,同比增长 15.1%。完成工业投资 15.43 亿元,同
比增长 29%,增速居全市第一;完成技改投资 13.6 亿元,
同比增长 X%,增速居全市第四。二是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效
果。X工业园区扩区调位后,两江产城新区(五里梁)新增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1.98 亿元,累计 3.14 亿元。园区工业企
业投资额 12.4 亿元。推行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机制体制
创新,承载能力增强。园区企业数达到X户,53 户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6 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
业总产值77.4%,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9.8
%。三是优势产业发展向好。通过多年发展,我县初步形
成纺织服装、食品医药、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四大优势产
业。1-12 月,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 亿元,占全部
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2.4%。其中:13 户纺织服装企业实现
产值14.9 亿元,同比增长 10.28%,入库税金 6619 万元;
20 户食品医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6 亿元,同比增长
10.5%,入库税金 3912.8 万元;11 户能源化工企业实现产
值9.68 亿元,同比下降5.75%,入库税金 7085 万元;机械
制造企业实现产值7.1 亿元,同比增长 23%,入库税金 915
万元。10 户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6 亿元,同比
增长 11.82%,11 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2.4
亿元,同比增长 17%。总体来看,X工业发展正走向总量增
速稳定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的发展之路,充分说明,
县委县政府坚持举全县之力推进工业强县的决策是正确的
实施工业大会战是必要的。
(二)横向找差距,增强危机感。尽管我县工业发展和园
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省全市相比,差距依然明
显,面临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制约
工业发展。县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县,连续八年获得过“全
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农业辉煌背后潜隐着的是农业
发展的“惯性思维”,虽然工业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
定成效,但我县工业总量小、基础弱、影响小,很多干部
群众对发展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和改善民生中
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认为发展工业只是政府和工信部
门的事情,导致“工业兴县”理念入脑入心难,工业发展速度
缓慢。同时对工业发展的思路不清晰,没有通盘考虑和整
体规划,重工业统计数据包装和行政目标完成,不重生产
力的发展和要素的集聚。全县普遍对农业大县实现工业化
存在畏难情绪,发展工业的决心和信心不足,从领导重视
程度、政策扶持力度、部门服务力度、群众支持力度等方
面并没有真正形成共识与合力,缺乏重工业、兴工业的环
境氛围。二是第二产业占比结构失调。经济发展较好的县
市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驾齐驱
工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以2015 年为例,我县 G党P为
205.2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1:26.9:39;尤其是今
年1-11 月,我县 G党P为145.29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
为41:17.7:41.3,二产业比重仅17.7,工业不足 10,一、
三产业比重都较高,二产业比重过低,更是导致工业拉动
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有限,无法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形
成强力支撑,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健康发展,所以二
产业比重过低的结构性问题仍是制约我县经济增长的瓶颈
三是园区无特色地位不突出。X工业园成立20 多年,总体
上发展速度缓慢,并存在布局分散、产业不聚集、无大集
团大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 10
亿元企业)、运行体制机制不活、干部资源配置与园区要
求结构性脱节等问题。园区投入运营仍为传统政府办园模
式,“行政化”色彩过重。未能盘活园区规划、土地等有效资
源,未能激活民间资本及金融机构有效投入,导致园区配
套基础设施、承接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投入严重不足,
以现有状况无法承接大项目、好项目。相关县级部门对园
区支持形式化、表面化,涉及关键性、政策性及风险性环
节支持不力,园区运营中规划、土地、融资及报规报建、
证照办理、资产整合、政策兑现等方面推进十分艰难,主
导地位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四是项目优良率低缺乏后劲
“十三五”期间,工业投资累计 80.5 亿元,技改投资累计 70
亿元,但我们的规模工业总产值仅 60 亿元出头。主要是受
环保、土地、物流、配套、区位、经济下行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近几年工业项目引进成效不够明显,落地工业项目
非常少,没有投资大、支撑强的新增工业项目及“两新”产业
项目,且存量企业产业的运营和提振不力,存在“签约项目
落地难、落地项目推进缓慢、竣工项目达产不理想”现象。
但也存在我们的项目建设滞后,比如波鸿机电、双龙服饰
福润等很多项目没有建成就夭折;和项目建成后产品缺乏
市场,产品价格倒挂,企业亏损严重,企业不得不停产等
现象。
(三)整体看发展态势。要坚持工业为大、工业为先、工
业为重的导向,将全县的资源、政策、人力向工业聚集、
聚焦。要加强工业领域改革,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成
果,构建起以县工业发展领导小组为最高决策、指挥机构
的全新的体制机制,汇聚起工业强县建设的强大动力。一
是宏观形势向好、政策机遇难得。“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
实施“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省委提出“三大
发展战略”,市委“两个一号工程”,和可持续、稳增长调结
构等政策的出台,我县作为全省加快成渝城市群建设、成
德绵协同发展、X科技城建设等政策为我县带来了难得的历
史机遇,加之我县出台的《工业强县决定》、《园区改革
意见》、《招商引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
我县工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创造了条件。二
是工作基础扎实、区位优势明显。与X其他县市区相比,X
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原料资源和其他要素
资源。在原有的 4条高速公路基础上,我县将新增“1条铁路、
2条高速公司、1座通用机场”,我县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
作为 X交通次枢纽和X西北重要交通节点,X将更紧密地融
入经济带,将得到更多更大的辐射带动影响,X具有发展工
业的要素条件和后发优势。
综合分析当前形势,X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工业强县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县委、县政府决定隆重召开工业强县大会,旨在深化认识广泛动员,把全县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工业强县战略上来,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推动工业发展上来,全县上下贯彻落实县委战略部署上来,务必高举“工业强县”大旗,要坚持工业为大、工业为先、工业为重的导向,矢志突破,长抓不懈,抢抓机遇、增添措施、努力拼搏,实现X工业经济新跨越,谱写X发展新篇章。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一批优秀企业,兑现了奖励工业发展的承诺;部分企业、X镇、科工信局、工业园区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市经信委主任为我县特色园区授牌并作了讲话,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全县工业经...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