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领悟精神实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VIP专免
2024-03-20
999+
21.86KB
2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领悟精神实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
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
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朝着第二个
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
就令人瞩目,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令人振奋,这一切成绩的
取得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也离
不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与努力,更要归功于“我们创
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坚持不懈用这一创新
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
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深入学习和把握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至关重要,这也
是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原因。2023 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
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意
义,提出了“十二字”的目标要求,将“学思想”放在首要的位
置,同时指出“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
整改等贯通起来”。其中,“理论学习”是主题教育的首要环
节,“学思
想”就是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就是要“学深悟透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论是“学思想”,还是“理论学习”,
都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精髓实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赋予其更加鲜明
的时代特色,让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
机活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一、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只有在实践中理论
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创新中,党的创新理
论才能不断前进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理论或是
学说都不是绝对的,不能将其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这
些理论学说总是在时代的变化中、实践的发展中得以创新
与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划时代
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洞察人类社会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
势中科学地回答了“人类之问”“世界之问”,在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规律中深刻回应了“中国之问”“人民之问”,在把握共产
党执政规律中正确揭示了“执政之问”“赶考之问”,以新时代
中国的伟大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 21 世纪的创新发展,
从中国实践中总结出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世界
观和方法论。新时代新征程,要让党的创新理论彰显真理
力量和实践伟力,就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实践中,把握和立足当前的基本国情,在回应现实中真正
解决时
代课题,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正确处
理“普遍原理”同“具体实践”的关系,在与时俱进中不断赢得
历史主动。
(一)立足实际,深刻把握国情
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的思想精髓,
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才能得以彰显。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鲜活生动的新时代伟
大实践中产生,之所以成为成功引领新时代前进发展的精
神旗帜,就在于这一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征。
因此,这一思想能够立足于中国实际,准确把握当代中国
新发展阶段,找准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与新时代新
征程的伟大实践高度结合。第一,要立足新时代发展实际
清晰地把握“一个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和“两个没
有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深刻洞悉在新发展阶段
上我国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新特征,不断适应新时代新征程
我国发展的新要求,迎接新挑战、战胜新考验,在拓展中
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推进民族复兴进程,使得党的创新理
论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得以不断丰富。第二,要将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实际
中,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社会
发展规律、总结社会发展经验,并将实践总结提升到理论
高度,使这一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展现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二)回应现实,解决时代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在实
践中正确回应并解决现实所提出的各种时代性问题,理论
才能有力量,才能为人所信服,才能推动实践以完成党的
使命任务。因此,要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真正入脑入心,只有真正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
呼唤,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更加深入地揭示发展规
律,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新时代,党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
和重大责任,“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
度明显加大”。在这样的情境下,要想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一方面要更加敏锐
地把握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分析时代特征,掌握时代
发展的主题,从而使这一思想能够“观察时代、把握时代、
引领时代”;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
新时代关系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
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
(三)与时俱进,坚定历史自信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鲜明特色,是马克思主
义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重要原因。唯物史观认
为,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对于国家而言,
要跟随历史的进步与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发展策略。中
国共产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明确提出了“两个确立”的重要论
断,并强调“两个确立”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
义。实践已经证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科学的思想武器,但这一思想的科学性只有在与时俱进
的丰富与发展中才能得以保持。因此,我们既要践行新发
展理念,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与趋势,正视发展中面临
的问题,“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与
时代发展同步,彰显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鲜明气象;又要在
实践中“洞察时与势、危与机”,在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大势
中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及时科学解
答时代课题中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积极识变应变求
变”中坚定历史自信。
二、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摘要:
展开>>
收起<<
领悟精神实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令人瞩目,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令人振奋,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也离不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与努力,更要归功于“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坚持不懈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深入学习和把握习...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