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1921-宪法学习资料宪法宣传周学习资料-7篇

VIP专免
2024-03-19 999+ 148.12KB 6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宪法宣传周学习资料
目录
资料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摘编
资料 2: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资料
资料 3: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资料:十一个坚持
资料 4:宪法相关知识
资料 5:国家宪法日的由来、意义、历届主题
资料 6:宪法活动周宣传标语
资料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资料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摘编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
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
作用,对宪法的性质、地位、权威、实施、宣传教育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
论述。一起重温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
实践证明,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和巩固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
制度,并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保障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
性、协调性、稳定性。
——2020 年 2 月 5 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
讲话
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
实基础、强大生命力。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
总依据。
——2018 年 2 月 24 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
讲话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们党首先要带头
尊崇和执行宪法,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
围内活动统一起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
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2018 年 2 月 24 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
讲话
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
表现形式。“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可以说,宪法是国家布最
大的公信于天下。
——2018 年 1 月 19 日,在十九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
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
执政。
——2016 年,对“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作出的指示
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
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
利和由就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
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
——2012 年 12 月 4 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
法律范围内活动。全国各人民、一切国家关和武装、各政党和各
体、各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
宪法尊、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2020 年 11 月 16 日至 17 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作会议上
的讲话
要在全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
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2016 年 7 月 1 日,在庆祝中国共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
我们说不在“党大是法大”的题,是把党作为一个执政
的,是指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而言的,具体到个党政组织、
领导干部,就必须服从遵守宪法法律,就不能以党自居,就不能把党的
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2015 年 2 月 2 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
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研讨班上的讲话
全会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定任命的国家作人
式就时公开向宪法宣这样做,有利于显宪法权威,强公
人员宪法观念激励人员于和维护宪法,有利于在全强宪
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2014 年 10 月 20 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重大题的的说明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宪法有
有权威。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
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
——2014 年 10 月 20 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重大题的的说明
要用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强宪法监督
维护宪法尊,把实施宪法高到新水平。
——2018 年,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作出的重要指示
加快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
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用学有效、
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要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积极妥推进
宪性审查工作,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2018 年 2 月 24 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
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次讲,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和基础性作。
——2018 年 1 月 19 日,在十九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
宪法实施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高到一个新水平。
——2012 年 12 月 4 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党高度重视发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坚定维护宪法尊
和权威,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是我国宪法保持生活力的根本原因
所在。宪法作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2018 年 2 月 24 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
讲话
我国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
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断完善发展。
——2018 年 2 月 24 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
讲话
我国宪法是符合符合符合发展要宪法,是我
们国家和人民各种困难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
——2014 年,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作出的重要指示
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能具有持
生命力。
——2012 年 12 月 4 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要在全党全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
会主义法治的实崇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018 年,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作出的重要指示
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真诚强宪法学习宣传
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
——2018 年 2 月 24 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
讲话
要坚持从青少起,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青少
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遵法习
——2018 年 2 月 24 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
讲话
要认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
树立宪法意识,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
用宪法。
——2018 年 2 月 10 日至 13 日,在四时的讲话
我们要在全强宪法宣传教育,高全体人民特是各领导
和国家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会主义法治文化宪法家喻户晓,在全会形学法尊法
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012 年 12 月 4 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资料 2】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资料
2020 年 11 月 16 日至 17 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作会议在北京召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中央委主习近平出会议并发表重
要讲话。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作会议于 2020 年 11 月 16 日至 17 日在北京召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中央委主习近平出会议并发表重
要讲话,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构建
发展局的实出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
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
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题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道路,在法治轨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会议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
历史和现实相通、国和国内相关、理论和实结合深刻
回答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
重大题。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求应
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新成果,是习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
遵循和行动指。全党全国要认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
、把握核心要义、明确作要,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
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李克强主持会议。栗战书、汪洋会议。王沪宁
讲话。
2020 年 11 月 16 日至 17 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作会议在北京召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中央委主习近平出会议并发表重
要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明确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其纳入“四个全面”布局予以有
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题的定。党的十九大召开,党中央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
委员会,全局和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
动我国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得历史性就,全面依法
治国实践得重大展。
习近平对当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
出了 11 个面的要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
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国国内环境越是改革会主义现
化建设越是重,越要运用法治思和法治巩固执政地位、
执政式、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安。全面依法治国是要
强和党的领导,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制,推进
的领导制度、法治,通过法治保障党的线方针有效实施。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最
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反
民愿望、维护人民权增进人民福祉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全过程。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
求新期,系统谋划解决法治领人民群众
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幸福感、安全,用法治保障人民安
业。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的具体体现。
,运用法治思和法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深层
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法治之势,面制度
加成熟更,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传
中华优传统法律文化我国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
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法治有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实法治基础。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
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国各人民、
一切国家关和武装、各政党和各体、各业事业组织,都必
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维护宪法尊、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党领导地位不
,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政的国体和人民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在法治轨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只有全面依法治国
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能最大凝聚
会共识。在统推进伟斗争程、大事业、想的实践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程上,我们要重视法治、行法
治,法治固根本、稳、利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对重
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力、解决重大矛盾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
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要加快成完备的法律规范
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
治相、相得。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创新、公共生、
安全、生明、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全国家治
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增长生活要必的法律制度,
治保障健康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
国家、法治政、法治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程,要
谋划重系统性、体性、协同性。法治政建设是重
和主体程,要破,用法治行政权力定规,规范行政
加快能。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公信力。作要在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是要青少年法
治教育,不断提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要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进社会和稳定。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全面推进科法、严格执法、公法、全民
法。要继续推进法治领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法、法等领
矛盾题。公平义是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任制
配套改革法制监督会公平义法治保障制度,
人民群众一个受到公平义。要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
监督体系。要扫黑除恶,坚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
”,城乡更群众更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统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
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治理,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发展利。要强法治思,运用法治式,有效风险
利用法、执法、法等段开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
核心。要动全治理构建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建设的高质法治队伍。要强理
想信教育,深入开会主义核心价值会主义法治理教育,
法治门队伍革,确保于党、
于国家、于人民、于法律。要教育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确政治
,依法依规信执业,认任。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各领导干部
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带头尊崇法治、
敬畏法律,了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和法治深化
改革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风险的能力,尊法学法
法用法的范。要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
真正落到实
习近平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深刻变,必须以
学理论为指导,强理论思,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新成果,
结好、运用党关于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果,指导全
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李克强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了党的
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得的就,深刻明了深入推进新全面依法治
国的重大意义,系统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回答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题,对当今后
一个时全面依法治国作作出了,具有强的政治性、思想性、
理论性,是指导全面依法治国的领性。要认学习领会和
彻落实。要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到“维护”,
把会议精神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推进
建设的思路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不
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2020 年 11 月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中央书记书记王沪宁
北京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作会议并作总讲话。
王沪宁在总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视野宏
、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明的政治导、强
的历史当、的为民怀,是指导全面依法治国的领性
。要全面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全面依法治国政治
、重要地位、作布局、重、重大关系、重要保障,切实在全面
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中贯彻落实。
中央宣传、生态环境部负责同志,北京、上浙江广4
党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主任作交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书记,全国人大委会有关领导同
志,国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全国政协有
关领导同志等出会议。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委员,各区市计划单产建
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主任,中央和国家
有关、有关人民体、中央关有关主要负责同志等
议。
【资料 3】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资料:十一个坚持
2020 年 11 月 16 日至 17 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作会议,主
题重大,意义重大,最重要的果是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
作中的指导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政
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华民族伟复兴战全局和有之大局、实现党和国家
安的高度,总结经验形势、明确任,对当今后一个
全面依法治国十一个面作出
第一,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
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第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第五,坚持在法治轨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
治政、法治会一体建设
第八,坚持全面推进科法、严格执法、公法、全民
第九,坚持统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第十,坚持建设的高质法治队伍;
第十一,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
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这重要讲话,全面总党的十
八大以来法治建设得的历史性就,深刻深入推进新全面依法
治国的重大意义,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
和实践题。讲话体现了明的政治导、强的历史
当、的为民怀,具有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
全面依法治国的领性,对动员全党全国全协力,深入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
历史意义。
【资料 4】
宪法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是人们
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法律、法规生、
在、发展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完整和系统
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
我国现行宪法是 1982 年 12 月 4 日五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现行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经济发展、进步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党执政国、
全国各民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二、宪法的作用是什么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面:
1.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规范和制国家权力。宪法通过法、
行政、法等国家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的轨道上有效运行,
避免国家权力位、越位和位。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
通过宪法使自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的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3.国家最重要的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在国
家的各种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的。从这个意
义上说,宪法是会稳定的调和安全,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矛盾
,保持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具有十重要的意义。
三、宪法法律的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具有
法律不同的特,主要是:
1.不同。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法,确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
度,主要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
国家公民之的的关系,宪法法律之的关系、宪法实施的保障
制等。法律、法规在内宪法所规定的各个面的国家事
会事是,法律、法规必须以宪法的有关规定为基础,不得宪法
规定相抵触
2.效力不同。我国现行宪法第五第三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
规和地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任何法律、法规必须基于宪法而产生,法律、
法规的内符合宪法的要,当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宪法的规定相
时,为了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性,当宣布有题的法律、法规
违宪。
3.制程不同。宪法制一般需过特的程制定宪法的
过程来,宪法制定者当是于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人民,宪法制定权
只能于人民,任何国家关或者个人都权制定宪法。人民制定宪法
必须由一个国家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参与议论、宪的议,然后
过特的程予以通过。根据宪法权行使修改宪法或者宪法权力的
国家关或者特定的主体,必须依宪法所规定的严格修改宪法、
宪法的程能对现行宪法作出或者。如我国现行宪法第
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之一
以上的全国人民表大会议,并由全国人民表大会以全体表的
之二以上的通过。”法律、法规的制程相对于宪法的制程
而言比较简单。制定法律、法规或者法律、法规的,一是由宪
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关或者是权的国家关、
关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大程度的权。
4.监督、调式和不同。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一是由宪法
制定者直接监督实施。在具体监督实施宪法的实践中,宪法往往将监督
宪法实施的权力予最高国家权力关或者是的国家权力关。
在宪法实施的实践中,为了保障宪法的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只有宪法
明确有宪法监督权的国家关或者是特定的主体可以有权监督
法的实施。非授权主体只能在自身职责的过程中承担保障宪法
实施的义不能宪法制定者来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
四、我国宪法的制定法律有什么不同
按照宪法第十二规定,只有全国人民表大会有权制定宪法和
修改宪法,任何关和组织都这项权力。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
法,我国宪法规定了不同于一法律的修改
1.修改宪法的主体不同。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主体是
全国人民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表大会表。
法律出法律议的主体宽泛
2.通过的人不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表大会以全
表的三之二以上的通过。法律由全国人民表大会以全
表的过半数通过。
3.公布的关不同。宪法有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公布。在实践
中,四宪法和四个宪法正案都是由全国人大公布的。依据宪法和
法法的规定,通法律由国家主公布。
五、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摘要:

宪法宣传周学习资料目录资料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摘编资料2: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资料资料3: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资料:十一个坚持资料4:宪法相关知识资料5:国家宪法日的由来、意义、历届主题资料6:宪法活动周宣传标语资料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资料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摘编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对宪法的性质、地位、权威、实施、宣传教育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一起重温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实践证明,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和巩固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并运用国家强制...

展开>> 收起<<
汇编1921-宪法学习资料宪法宣传周学习资料-7篇.docx

共66页,预览2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6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