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1140-青年精神素养提升理论文章-8篇
VIP专免
2024-03-19
999+
60.8KB
3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目录
1.
不断提升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2 -
2.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 5 -
3.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8 -
4.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11 -
5.让青少年从党史中汲取信仰力量.............................- 15 -
6.充分挖掘文化资源 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20 -
7.增强新时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 22 -
8.践行石油精神 燃烧青春激情................................- 26 -
不断提升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不断提高
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
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
重大问题的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
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
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尤其需要不断提
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
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青年人只有
不断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承担的历史使
命,同时也才能具备与承担使命相匹配的品德和才能,实现使命的担当。
探索符合青年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
青年人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之中,善于接受新的观点,思
想活跃,具有开放程度高、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等特点。青年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要根据青年的思维特点进行,精准把握青年人的思想
轨迹。
要注重加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培养。一般来说,人们只有
从心理情感上接受一种理论,并以此作为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才
会真正把这种理论内化于心、化外于行。所以,要让青年感受到马克思主
义的理论魅力和现实力量,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心理感受,
从而更加自觉认同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优化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开
启了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进程。青年人既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方法,更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发展状况,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的变化,僵化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可
能会思想脱离实际,导致认识错误和实践偏差。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拘泥于
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观点和结论,而是要结合新时代中国实际
与理论需求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当代青年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任务,增强自身使
命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例的典型性。青年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
符合新时代青年应该具备的基本理论素养要求,又要将抽象的理论蕴含在
一般的经典事例中,进而在对典型事例的学习和讨论过程中,激发青年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形成辩证地看待问题的理论思维,增强运用马克思
主义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丰富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和载体
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教育的互补作用。父母需要积极参与,增强家
庭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高校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
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不仅要关心青年知识的增
长和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当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涵养。
开展丰富多样的党团活动是有效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有效
形式。
各种党团活动要服务于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着力提升青
年人的理论素养和精神境界。当然,青年人也应当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
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完成肩
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而不懈奋斗。
运用好网络新载体,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阵地。正如习近平总
书记所强调的:“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
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对青年开展马克思主
义理论教育,要与时俱进地借助网络新媒体,积极增强青年学习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让青年更快捷、高效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
识,促进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升。
以大众文化为话语载体,增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社会大众文化载体的运用为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提供了广泛的
话语支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对接当代大众文
化,转化为贴近青年人生活的大众话语体系,增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青年的理想信念,外化为他们的
自觉行动,成为青年人的精神追求和坚定信仰。
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电力青年,我们要传承老一辈电力人特别负责任、特别
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电网铁军’精神,在做好电力保供、推
动能源转型等重大任务中敢当‘先行者’。”3月25 日,在国网xx 市xx 新区
公司的“青年先锋 ted 论坛”线上直播活动中,来自该公司营配管理部的一
名青年员工分享了自己关于“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我该怎么做”的有关想法。
讨论会气氛火热,60 余名参会青年踊跃发表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国网xx 市xx 新区供电公司团委始终牢记“为党育新人、为国铸重器”
的崇高使命,按照上级公司有关部署认真开展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作,通
过“三个一”行动,团结引领青年感悟真理伟力、汇聚精神动力、锤炼本领能
力。
讲好一堂“听党话、跟党走”的团课
“1922 年秋,xx 就是在xx 镇机厂附近的浴堂里成立了 xx 地区的第
一个党小组——xx 镇党小组。”2月22 日下午,在 xx 新区红色文化广场
里,一堂“时代青年茂风华传承初心谱新章”主题实景团课正在进行第一篇章
“初心”。
xx 新区公司团委充分利用地区红色资源并结合企业发展成就,精心设
计实景团课线路,包括“初心”“觉醒”“进化”三个篇章,带领青年一同参观红
色纪念场馆、观看公司发展纪录片、走进能源互联网展厅。
“今天我仿佛乘坐了时光机,从 xx 的过去穿越到了未来。”课程结束后
一名青年员工感慨,“无论是从工运领袖 xx 身上,
还是从那些为电力事业发展挥洒汗水的老前辈身上,我深深感受到眼
前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勇立潮头、接续奋斗,牢记青春由磨砺而
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截至目前,5个基层团组织开展实景团课已覆
盖公司 35 岁以下青年 70 余名。
点亮一盏“务实进取”的明灯
3月1日,xx 新区公司微信公众号“青风·送笺”系列专栏正式推出。“一
代一代的青年人,记着国家使命,去奔走、去呐喊,去想,去做,敢担当
不畏难,事情自然就成了!”公司青年讲师、青年榜样纷纷献声朗读《人民
日报》写给青年的 8封信,信笺里的谆谆教诲在公司青年中引发热议。
疫情期间,xx 新区公司团委继续尝试依托线上“云端”寓教于乐、寓学
于乐,开展“线上红色剧本杀”活动,让青年在沉浸式体验中不断提升精神素
养。
“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终究需要某些人在某些时刻,毅然决然站出来,
站在某个位置,就站在那里!一步不退!”3 月20 日晚上,14 名青年通过语
音连线,一同“穿越”回到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的年代。通过剧本阅读、剧
情演绎、讲述辩论、沉浸思考等环节,团员青年们亲身体验当时历史环境
的凶险复杂,与革命先辈跨时空“精神对话”,切身体会革命征程的筚路蓝缕。
“随着剧情逐步深入,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历史的残酷,有的人弃笔投
戎加入地下党,有的人直面敌人宁死不屈……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哪有
理由不努力奋斗呢?”参与活动的一名青年说。
架起一座“青春建功”的桥梁
“请放心,我们保证准时完成任务!”3月17 日晚,当得知xx
新区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需于 19 日晚24 点投入使用,xx 新区公司
青年突击队迅速对场馆外部电源情况与内部供电方式进行细致排查,协助、
指导场馆方为实验室提供可靠的用电方案。18 日晚,不到 24 小时,突击
队提前一天完成任务,顺利为5座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接通了电源。
近日,xx 疫情防控形势趋紧,xx 新区公司团委第一时间向公司全体
青年员工发出志愿服务征集令,号召青年同心战“疫”,组织“号手岗队”挺身
而出。90 余名青年全力奋战在抗疫保电一线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3月19 日7:30,当天是 xx 新区xx 社区首日开展全民核酸检测,
青年志愿者提前一小时抵达站点,变身抗疫“大白”和“小蓝”,身兼“数”职,
帮助登记信息、维持等候秩序、现场解答问题,一抹抹“志愿红”来回穿梭在
人群中,用亲切的xx 话传递着信心和力量。除了响应统一组织,还有很多
青年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把每一处战场当作他们青年精神素养提升的考
场。
下一步,xx 新区公司团委将持续深化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作,积极引
导青年从百年党史中领悟自信之源,从“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中
获取前行力量,展现出“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的新时
代青年群像。
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2022 年新学期刚刚开学,xx 新区各中小学的学生们就通过线上学习
的方式,上了一堂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课。xx 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
心xx 炮台遗址博物馆以“滨城红潮——xx 新区党的革命历程”线上展为主体
内容,通过百余张与xx 新区党史发展密切关联的珍贵图片,带领同学们回
顾xx 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发展,了解英雄模范事迹,感悟共
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上好“博物馆里的开学第一课”。
让青少年从历史中吸收精神养分
“‘博物馆里的开学第一课’是 xx 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近年来充
分发挥xx 新区博物馆、xx 炮台遗址博物馆、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公共
文化服务平台作用,打造的优质教育品牌项目之一。‘线上+线下’的联动模
式,让同学们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家乡的革命故事,感受滨城的巨大变
化,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区文物保护与旅游
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开辟学生“第二课堂”,xx
炮台遗址博物馆依托原创教育资源优势,联手新区优质教育机构,围绕“历
史文化”“安全教育”“国防思政”“文明养成”“家教家风”五大项目,推出博物馆
里的历史文化第一课、安全教育第一课、思想政治第一课以及国防教育思
政教育、家教家风等不同主题的实践课堂。通过知识讲堂、动手实践、主
题宣讲、组织观影、拓展游戏等形式,深化青少年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结合滨城海洋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脉络,
开设的“线上工作坊”;依托“xx 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工业文化”等“N”
主题,结合“1”种实践体验,开设的“‘N+1’服务实践新课堂”;拓展眼界、
强健体魄的“研学夏令营”……一项项针对未成年人的公共文化品牌服务、一
次次沉浸式教育体验,让滨城青少年从历史中吸收精神养分,汲取前进力
量,传递文化正能量。
让文物在青少年心中“活”起来
针对不能亲身走进博物馆的青少年,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创
新工作思路,将“博物馆”带进学校,带到学生们身边。在 xx 路小学,一名
学生正通过VR 眼镜“走”向xx 炮台。新奇的参观模式,让同学争相排队体
验。这是xx 炮台遗址博物馆推出的“口袋博物馆”VR 进校园教育项目。该
项目通过数字虚拟展厅、VR 影像、VR 地图、文物3D 全息魔盒、AR 欣赏
文物、AI 聆听智慧讲解等方式,让现场互动体验的青少年感受实地场景,
体验探索历史知识的奥妙,让 xx 炮台珍贵的历史资源“活起来”。作为进入
校园的应用示范教育项目,“口袋博物馆”已走进新区20 所学校,体验人数
达到3万人次。
激励新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
据悉,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将依托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
根据未成年人教育特点,聚焦重大事件,探索青少年校外红色教育模式,
以“红色筑基工程”为重点,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通过打造“行走的历史
课”,激励新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新时代合格接班
人。
摘要:
展开>>
收起<<
目录1.不断提升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2-2.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5-3.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8-4.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11-5.让青少年从党史中汲取信仰力量.............................-15-6.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20-7.增强新时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22-8....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