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12篇
VIP专免
2024-03-19
999+
54.42K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习近平 在浙江》学习体会 1
《学习时报》上连载的《习近平 在浙江》采访实录,甫一出炉
就引起了理论界的极大关注。我初步学习已经发布的几篇实录
后,最强烈的感受,是 习近平 总书记求真的精神、务实的作风。
第一,四副春联,蕴含深刻的求真务实的方法论
2004 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
习会上,习近平 同志向中心组成员分享了他撰写的四副春联,分别
是“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
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加快浙江发展务
实效”;“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横批都
是“求真务实”。他谦逊地说是“与同志们共勉互励”,实际上这是
他对浙江各级干部的期待,也是他自身长期以来坚持的工作作
风,还是他十分推崇的一种综合性的工作方法论。学习 习近平 同志
的治国理政思想,可以发现,求“真”和务“实”,是他一直强调要
求的。比如,在 2004 年底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
次代表大会上,他在讲话中要求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真”“情”
“实”“意”。解释说这里的“真”,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地位;“情”,就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满激情;“实”,就是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意”,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党的十八大
以来,他反复告诫各级干部,“不要搞那些急功近利,虚假政绩
的东西”。这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给我们树立了楷模、指引
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第二,求真务实,重重落子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上
习近平 同志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时时刻刻关心和关注老百姓
的生活,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中。他曾提出,“为民办实事应
该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而不仅仅是做一两件事。”于是,2004
年10 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
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重点涉及就业、社保等十
大领域。这一机制,在浙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最迫切的民
生难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 习近平 总书记“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
引领下,浙江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持续着力在构建长
效化、制度化的民生工作框架体系上下工夫,形成了包括以加
强民情反映、民主决策、责任落实、投入保障、督查考评五大
机制在内的,有浙江特色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在制度设计
上突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之以恒,不断在发展中改善民
生,使得浙江成为地区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
区。这是当年习近平 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天浙江推
进“共同富裕”、实现“共享发展”,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
越性的“重要窗口”之一。
第三,为民办实事,紧紧扣住群众“三感”
今天的浙江,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事业、生态文
明建设等多方面都领先全国,老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
感比较强。这与 习近平 同志和历界浙江省委,牢固树立和贯彻正确
的政绩观有很大的关系。访谈实录讲到一个细节,习书记曾对
一位市里的主要领导同志讲“有的干部特别重视GDP,GDP 搞
上去了,
好像很有成就感,但老百姓不这么看。群众关注更多的是
他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安全不安全,环境好不好。我们要注重
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关系长远发展的根本大事。”这段谈话就
是一个政绩观的阐述。习 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大量时间都
在基层,和老百姓在一起”,他推行为民办实事,就从当时群众
最关心的问题、最直接的呼声、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去找问题、
想办法、列举措。这些理念与实践,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总
书记反复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
脉相承,是求真务实作风、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X 在
浙江》访谈实录,高端、生动、深刻,蕴含着丰富的执政理念、
人生哲理,值得深入学习、反复品读、认真研究。
《习近平 在浙江》学习体会 2
近几天,《学习时报》上连载的《习近平 在浙江》,反映的主
要是 习近平 同志在浙江担任主要领导的工作历程。对于作为浙江高
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我来说,可谓如获至宝,像追剧一样
期待后续的访谈实录。初步学习以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习近平 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始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现
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并自觉把浙江放到全国、全
世界考虑谋划,仅用 9个月时间就提出“八八战略”,对浙江发展
作出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这也成为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情怀。习近平 同志第一次在浙江省领
导干部会议上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人民群
众,就没有我们的一切。”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始终心系人民、把
帮扶困难群众放到突出位置,特别重视上访的困难群众,重申
领导主动下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求变群众上访为
领导主动下访。他还格外牵挂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的农民,常
和他们话家常、交朋友。
三是理论创新与实践改革相统一。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将
工作作为研究的课题和素材,力求深得要领、把握规律,不断
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他撰写的《之江新语》蕴含许多新
思想新观点,至今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成为诸多公职人
员及社会
各届人士的“必读书”,可谓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的见证。
四是严于律己的领袖风范。习近平 同志“凡是叫大家做的,他
自己首先做到。”他不仅在大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小事小节
中也恪守原则,永远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甘做人
民的勤务员。他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心得体会和大家谈工作、
谈思想,其举重若轻的政治品格、令人如沐春风的人格魅力给
受访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004 年1月在省委理论学习中
心组专题学习会上,他特意撰写四副春联,横批都是“求真务实”。
他明确提出“要保持工作连续性,跑好‘接力赛’”,“做到‘一张蓝图
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对过去浙
江发展积累的经验优势加以继承发扬,又要与时俱进、开拓新
局面。他反对一切形式的铺张浪费,现在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
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过类似要求。
阅读《习近平 在浙江》系列访谈,不仅对我们工作与职业有帮
助,而且对我们为人为文大有裨益。真诚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和
阅读这个系列访谈。
摘要:
展开>>
收起<<
《习近平在浙江》学习体会1《学习时报》上连载的《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甫一出炉就引起了理论界的极大关注。我初步学习已经发布的几篇实录后,最强烈的感受,是习近平总书记求真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第一,四副春联,蕴含深刻的求真务实的方法论2004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习近平同志向中心组成员分享了他撰写的四副春联,分别是“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横批都是“求真务实”。他谦逊地说是“与同志们共勉互励”,实际上这是他对浙江各级干部的期...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