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VIP专免
2024-03-13
999+
17.74KB
2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新农村概念早在我国建立之初就已经提出,2006 年对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了全方位的部署。在“十一五”规
划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并提出了新
时期的发展要求。xx 县位于 xx 省西部,是闻名遐迩的人类
远祖起源地和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现地,辖 6镇6乡,
236 个行政村,总面积 1368km2,常住人口 35.83 万人。xx
县的新农村建设距离建设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农村生态
文明建设必然要考虑到既有资源挖掘和合理利用,打造长
效资源开发体系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
全会上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创新、绿色、开放、共
享、协调。结合新发展理念,有利于为新农村建设指引方
向,探寻新的实践路径,提供新的内生动力。
1.xx 县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1.1 农村生产力不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xx 县依托现代科技技术,在粮食种植和收割过程中运用收
割机,农村生产力得到提升,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创成
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大力培育特色产
业,强化农业品牌建设,特色农产品数量居全市前列。大
力提升农
业产业化水平,聚力促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了
防范规模性返贫底线。
1.2 农村文化建设效果显著,农民素质普遍提高
xx 县仰韶村考古圣地“七个一”项目正式开工,仰韶村遗
址公园成为全市首家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批
国家民生示范工程。首届海峡两岸仰韶文化研讨会成功举
办。“彩陶花瓣纹”亮相“春晚”,全域旅游格局加速构
建,仰韶酒工业游创成国家 3A 级景区,多个村庄获批全省
旅游示范村和旅游特色村。
1.3 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民居住环境转好
xx 县全力优化居住环境,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狠
抓“六清”“六治”,开展“三五”创建,完善三级环卫
管理机制。兼顾城区内外环境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应急处
置场建成投用,同时统筹推进沿黄生态修复和产业振兴,
高标准完成2859 亩(1亩约等于667m2)廊道绿化任务,
“六基地一工程”全面实施。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再创
新高,实行雨污分流,水质稳定达标。
2.xx 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投入来源单一,农村建设增效缓慢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阻碍是资金短缺。新农村建
设需要的资金由 2部分组成,其中较大一部分是依靠国家财
政补贴,较小的一部分则由农民自己承担。农民由于自身
受益
有限,外加还需承担其他经济压力,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
所投入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只依靠国家政策的投入资金
对于带动新农村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农村的科技创新能力
较低,缺乏有特色的自主性品牌,无法吸引外商投资,不
能和有经济实力的产业达成合作,产业链建设困难。新农
村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较低且来源单一,无法支撑农民增
收增效,农业生产方式仍存在问题,没有取得根本性改变。
2.2 面临主体性困境,农民缺乏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中面临主体缺位的困境,这是影响新农村进一
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长达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化对其
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克己复
礼”固有观念,习惯于礼让,面对问题时不充当主体性角
色,多数时间选择拥护者的角色,缺乏主动表达自己意愿
和想法的动力。这种现象使得新农村建设进程面临阻碍。
农民对于主动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低,不利于新农村开
展民主决策和民主协商工作。农民缺乏主体性意识,不能
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导致出现民主决策失
误的情况。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仅存在主体性个体的缺位
还存在主体性组织的缺位。缺乏代表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
组织,人民的想法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去征集和表达,
人民的利益也没有具有代表性的组织维护。农村组织也同
样面临主体性缺位的困境,缺少主体性组织在新农村建设
中发挥代表作用,不利于农民和农村的发展。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新农村概念早在我国建立之初就已经提出,2006年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了全方位的部署。在“十一五”规划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并提出了新时期的发展要求。xx县位于xx省西部,是闻名遐迩的人类远祖起源地和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现地,辖6镇6乡,236个行政村,总面积1368km2,常住人口35.83万人。xx县的新农村建设距离建设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考虑到既有资源挖掘和合理利用,打造长效资源开发体系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协调。结合新发展理念...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