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深刻领会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 正确理解和把握法治思想中的辩证关系
VIP专免
2024-03-11
999+
32.94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正确理解和把
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辩证关系
同志们: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和中国法治实际,
是根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在实践
中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从地方到中央的
长期实践中,在依法治县、依法治市、依法治省、依法治
国的丰富实践和显著成就基础上,形成了对县域、市域、
省域、国域不同层面法治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切体悟,为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萌发、形成和创立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
础,孕育了深刻的实践逻辑,彰显“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
是理论之源”的辩证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一思想的身体
力行者和主要贡献者。下面,围绕“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
想的实践意义,正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辩证
关系”这一主题,我谈几点体会。
第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工作,
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并亲自谋划推进法治建设。1982 年3
月至 1985 年5月,A同志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书
记。1985 年6月至 2002 年10 月,在福建期间,A
同志先后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宁德地委书记,
福州市委书记,福建省委常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
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依法治县、依法治市、依法治省,取
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和经验。2002 年10 月至 2007 年3月,
A同志先后担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委书记、省人
大常委会主任,大力推进依法治省,致力建设法治浙江、
平安浙江、绿色浙江、信用浙江,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经验
撰写系列法治理论文章,形成了系统化的法治思考。2007
年3月至 10 月,A同志任上海市委书记,大力推进依法治
市,着力提高城市法治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的法
治实践,是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取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生动写照,是我们党以法治方
式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型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
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以厉行法治
的坚定意志、奉法强国的雄才大略、依规治党的远见卓识
和求真务实的理论思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对
关系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政治方向、战略布局、重
大任务、重要保障、重大关系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
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法治新概
念新命题,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实现了从“依法治国”
到“全面依法治国”、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有法可依、有
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
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历史性转变。习近平法治思
想中的许多主要观点,都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
期间的法治实践中找到源头。
第二,要将推进法治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相联系
在地方工作期间,A同志始终坚持各项法治工作必须坚
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以贯之地强调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强调党的领
导是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
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
识,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通过改善党的
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完善
党的执政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
进性;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发展道路。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决定
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全面依法治国的显著优势,旗帜鲜明
地提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
是我国社会主义法
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
区别;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人
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
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推进党的
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既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也
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等。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
一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组
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
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完善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
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制度,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
强化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运用法治
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开启壮阔新征程。
第三,要将推进法治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全局利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相联系
在地方工作期间,A同志撰文反对不甘寂寞、好高骛远
的空想,反对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正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辩证关系同志们:习近平法治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和中国法治实际,是根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从地方到中央的长期实践中,在依法治县、依法治市、依法治省、依法治国的丰富实践和显著成就基础上,形成了对县域、市域、省域、国域不同层面法治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切体悟,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萌发、形成和创立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孕育了深刻的实践逻辑,彰显“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的辩证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一思想的身体力行者和主要贡献者。下面,围绕“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意...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