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
VIP专免
2024-03-04
999+
17.02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
一、背景和意义
2023 年 10 月 7 日至 8 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
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这次对宣
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提出了“七个着
力”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
书。其中,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总书
记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
扬中华传统美德”。报告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
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
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
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
有高度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
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
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
鉴别
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
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 2019 年 10 月,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实施纲要》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
德建设的不竭源泉。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
丰厚道德资源,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
言懿行,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
德观念。”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有助于在大众心里播下崇尚真善美的思想火种,指引、规
约和激励人们积极创建美好生活,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至
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道德理论、道德规范和道德
行为的总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017 年中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华传统美德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
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
义廉耻的荣辱观
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
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
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
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含义
传统美德指从中国悠久历史中流传下来的,具有时代影
响性且有利于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和后代成长发展的优秀
道德文化遗产。它不单包含五千年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
亦包含“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革命道德,它能有效调整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所以中华传统美德是
从中华文明之中孕育而来,可以被后代传承且不断被赋予
新的时代内涵的一种优秀道德遗产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
从国家层面看,即“治国”,其表现有“忠、廉、公、
正、庄、节、笃、厚、实、恒、明”等特点。在处理国家
民族关系方面传统美德倡导忧国忧民、公忠体国、抗暴御
侮等。从社会层面看,即“平天下”,其表现有“义、礼
宽、敏、惠、”等特点。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美德倡导
见义勇为、贵和乐群、团结友善等,崇尚“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从家庭层面看,即“齐家”,其表现有“孝、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一、背景和意义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这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其中,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报告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