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理论依据
VIP专免
2024-03-04
999+
25.88KB
3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理论
依据
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理论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 刘志明
(2024 年2月7日)
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
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党确立习近
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
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
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一、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我们知道,唯物史观有两个基本原理,一个是人民群
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这个原理强调的是,人民群众是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
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同时又承认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
用,甚至是重大的影响作用。另一个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这一原理强调
的是,正确反映事物和合乎客观规律的思想认识就是真理
不能正确反映事物和不合乎客观规律的思想认识就是谬误
真理对认识和
改造世界具有极大的能动的指导作用。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与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
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对人民怀有真挚
感情和强烈责任感的人民领袖,无论是在基层、地方工作
还是在中央工作,都始终把人民挂在心头、念在心里。人
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
价值支点、实践原点,也是治国理政的出发点、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对我
来说就是责任,我要用毕生精力和全部生命来回报党和人
民 的 信 任 , 鞠 躬 尽 瘁 、 死 而 后 已 , 赴 汤 蹈 火 、 万 死 不
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
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还表示:
“我始终放在心上的,有这样几件事:五千年的文明不能
搞丢了,老祖宗留下的地盘不能搞小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不能走歪了,老百姓的日子要过好了。”
2019 年6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
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
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
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
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
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
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2014 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
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
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作为国家领
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
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
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
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2013 年12 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
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
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
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要处理好尊重
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
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
长远的工作。同时,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
先行先试,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
律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
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
为谋篇布局、攻坚克难的奋斗目标。从党
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教育、从精准扶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芦山地震救援
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到
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儿童入托
入园到大学生毕业就业、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到健康中国建设、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实现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等,无一不是人民群众的所思所
想所盼所愿,从而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显 著 增 强 。 “ 谁把 人 民 放 在 心 上 , 人 民 就 把 谁放 在 心
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
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两个确立”是民心所向,
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我们党领导下的政府是世界上最令人民满意的政府。
美国《华盛顿邮报》在2020 年4月武汉解封后不久,开展
了一次网上调查,询问中国民众对乡、县、市以及省和中
央——这五个不同层面的政府的信任度,最终他们调查询
问了 19816 人。数据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比例
升至98%。令人欣慰的是,
民众对县级、市级、省级政府的信任度也明显提升,分别
为93%、94%、95%。而这表明,中国民众对各级政府都很
信任。2022 年,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的“爱
德曼信任度晴雨表”显示,2021 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
创10 年来最高水平,达到 91%,在 28
个受访国中名列榜首。历史与实践证明,中国是一个人民
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党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二、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
于社会存在的原
理
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与
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基本原理。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来看,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
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
都是以我国当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总体部署,就是从我国现在
的社会存在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
出发,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正如习近
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
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
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
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
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
和科学判断,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建党百年的历史经验,
从新的实际出发,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
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的时代课题,创
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对马
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
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观点,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的新图景,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
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理论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代化
的历史性飞跃和创造性升华。比如,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方面,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
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作出了新
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判断;强调坚持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而且,还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再比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方面,提出
分两步走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强调我国
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还
比如,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提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
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以党的
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反腐
败斗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些战略思
想和创新理念,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
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
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对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这
一思想深刻反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结
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
神、伟大梦想精神,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
和精神感召力,有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标签: #两个确立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理论依据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理论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 刘志明(2024年2月7日) 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一、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我们知道,唯物史观有两个基本原理,一个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这个原理强调的是,人民...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