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VIP专免
2024-02-26
999+
36.23KB
6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
上的讲话(3篇)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
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
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
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
展的时势中产生的伟大人物,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
御外敌入侵、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卓绝斗争中
产生的伟大人物,都是走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
的伟大人物。
中华民族,具有 5000 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
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腐
朽没落,中国在近代被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甩在了后面。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击下,中国
危机四起、人民苦难深重,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
暗深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
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
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太平天国运动、戊戌
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农民起义、君
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种种救国方案都相继失败了。
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
除的病疠。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为了探求救亡图存的正确
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在苦难和挫
折中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前进,敢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
厦之将倾,表现出了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
1919 年,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
“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
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
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
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纷
然杂陈的各种观点和路径中,经过反复比较和鉴别 毛泽东
同志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
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
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始终都矢
志不移、执着追求。
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1921 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
然而,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
的特殊国情是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落后分散的小农经
济、小生产及其社会影响根深蒂固,又遭受着西方列强侵
略和压迫,经济文化十分落后,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
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成为首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发
展史上前所未有过的难题。年轻的中国共产党 一度简单套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和照搬俄
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中国革命遭受到严重挫
折。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
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
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分析中国
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探索,弄清了中国革命的
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
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党建设成
为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同人民群众有着血
肉联系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
党。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缔造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
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成一支具有一往
无前精神、能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新型人
民军队。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团结全民族最大多数
人共同奋斗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党和人
民事业凝聚了一支最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
党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及时解
决了中国革命进程中一道道极为复杂的难题,引导中国革
命航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
和顽强奋斗,我们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
在战胜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后,经过人民解放战争,以摧
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
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
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
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
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
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这个伟大历史胜利,是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是千千
万万革命志士和革命烈士,是亿万中国人民,共同为中华
民族建立的伟大历史功勋。这一伟大奋斗历程和成果充分
证明了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
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
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
导集体带领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
基础上,不失时机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
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
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
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
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是党面临的崭新课题。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
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
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
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
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中国历
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不长的
时间里,我国社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独立
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
一星”,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积累起在中国这
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的重要经验。
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
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
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
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
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
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同志们、朋友们!
在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适合
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
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
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思想这个旗
帜丢不得,丢掉了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任
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我们将永
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毛泽东同志表现出
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
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
高超的领导才能。他思想博大深邃、胸怀坦荡宽广,文韬
武略兼备、领导艺术高超,心系人民群众、终生艰苦奋斗
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
毛泽东同志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不仅赢得了全党全
国各族人民爱戴和敬仰,而且赢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进步
的人们敬佩。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
中华民族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 将永远鼓
舞我们继续前进。
同志们、朋友们!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 “艰难困
苦,玉汝于成。”“多难兴邦,殷忧启圣。”“失败为成功之
母。”毛泽东同志也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是一切正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逻辑。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
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
不能否认,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走过
弯路,他在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对
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
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行了全面评价。
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
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东西,是
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
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
开通道路。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
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
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
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
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
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
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
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
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
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
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
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
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
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
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
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
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
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
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
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
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 5000 多年的文明史,
中国人民近代以来 170 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
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 60 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
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
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同志们、朋友们!
35 年前,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在邓
小平同志领导下,我们党解决了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
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经验确立中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
史课题,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
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
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团结带领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
路线方针政策,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
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创和发展的伟大事业坚持
好、发展好。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
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
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 创造未来
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
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
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
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我们要把党和人民 90 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
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
大,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
确道路。
同志们、朋友们!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
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
主。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
前进。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
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
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和发展真理。
毛泽东同志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
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毛泽东同志还把实事求是形象地比喻为“有的放矢”。我们要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矢”去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的”。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要透
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
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
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不是一劳永逸的,在一个时
间一个地点做到了实事求是,并不等于在另外的时间另外
的地点也能做到实事求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坚持实事
求是得出的结论、取得的经验,并不等于在变化了的另外
的时间另外的地点也能够适用。我们要自觉坚定实事求是
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时时处处把实事求是牢记
于心、付诸于行。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我们推进改革
发展、制定方针政策,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
个最大实际,都要充分体现这个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坚
持一切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任何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
急于求成的倾向都要努力避免,任何落后于实际、无视深
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
都要坚决纠正。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
误。要有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以事实为依据、敢于说出
事实真相的勇气和正气,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
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
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
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
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
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都会提出新的课题 迫切需要我
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我们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
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
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
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
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我们才
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
才能无往而不胜。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的命运
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
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
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
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
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
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
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我们要珍惜人民给予的权力
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自觉让人民监督权力,紧紧依靠人
民创造历史伟业,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石。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
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
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
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
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对
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
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
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摘要:
展开>>
收起<<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3篇)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势中产生的伟大人物,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卓绝斗争中产生...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