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现路径
VIP专免
2024-02-26
999+
18.66KB
2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人民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的理论研究
与实现路径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履职能力
现代化是政协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
的基本内容应包含:履职思维的理性化、履职方式的法治
化、履职机制的科学化、履职手段的网络化和履职目标的
共识化;其评价指标主要涵盖履职主体、运行机制、方法
思维、职能任务等四个层面;其实践原则主要应为:人民
本位的价值性原则、责任担当的主体性原则、改革创新的
动力性原则、讲求实效的客观性原则和协调推进的系统性
原则等五个方面;其实现路径应坚持以学习培训为抓手、
以彰显功能为基础、以履职创新为支撑、以机制建设为保
障,着力构建知识完备、组织良好、载体丰富、制度科学
的“四大体系”,从而切实提高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
图片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履职能力
现代化是政协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协履职能力,是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党派团体和各界别人士在人民
政协的组织框架内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
大职能的能力总和。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是指人民政协
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而
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基础、创新履职能力要素、优化履职能
力结构、转换履职能力范式的过程。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
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主要就其基本内容、评价指标、实
践原则和实现路径等作一初步探讨。
一、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政协履职能力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因此提高政协履职能
力现代化也需要从多方面多要素来考量与研究。政协履职
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不是一般意义上提高政协履职能
力的内容,而是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的内容。与履职能力
现代化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即使对于提高履职能力十分
重要,也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而且,这里论述的也
不是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的全部内容,而是其主要的、基
本的内容。
(一)履职思维的理性化。就一般含义而言,理性化是指
运用理性的方法思考和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就具体内容而
言,理性化:一是指超经验化,即主要不是依靠感性经验
而是主要依靠逻辑的推理、数学的运算和规律的预期来思
考和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二是指非情感化,即个人情感从
社会公共事务中退隐,亦即如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所说的
从传统行为模式的情感性到现代行为模式的情感中立性;
三是指去宗教化,即不再用宗教作为思考和处理社会公共
事务的依据和标准,使宗教仅仅作为个人的信仰,这也就
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祛魅”,即“那些充满迷幻力的思想和
实践从世上的消失”。[1]就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而言,履
职思维的理性化,是指政协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
参政议政职能的过程中,必须以客观的事实为根据,以公
正的态度为立场,以普遍的规则为标准,以平等的讨论为
原则,做到言之有据、不道听途说,言之有理、不主观臆
断,言之有度、不偏激偏执,言之有物、不大而化之,使
提出的对策建议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2]。
(二)履职方式的法治化。法治不同于法律,也不等于法
制。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从本质上说,法治就是以
一视同仁的普遍主义代替因人而异的特殊主义。法治是现
代 社 会 的 基 本 特 征 , 也是 现 代 化 的 重要 目 标 。 在 我国 ,
1997 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又于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人民政
协在履行职责中必须坚持法治方式。政协履职方式的法治
化,就是要变随意态度为规则意识,一切严格依法依规办
事;就是要变权力至上为权利至上,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平
等权利;就是要变差异逻辑为均衡逻辑,不要将正常事务
人为地设置成不同的等级;就是要变运动形式为常规形式
保持政策和做法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履职机制的科学化。政协履职能力的强弱,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履职机制的优劣。因此,政协履职能力的现
代化,离不开履职机制的现代化。政协履职机制,是指政
协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协调各个方面之间关系,以使其更好
地发挥作用的具体结构形式和运行方式。履职机制的现代
化,首先表现为履职机制的科学化。具体而言,就是要使
政协履职机制能够反映履职事项的客观规律,适应社会发
展的客观趋势,符合社会生活和政协工作的客观条件,顾
及民众社会心理的实际特点,体现各项履职要素之间的辩
证关系和系统联系。政协履职机制包括政协党组的领导机
制、政协机关的保障机制、各党派团体及政协委员的政治
协商机制、民主监督机制、参政议政机制和履职成果转化
落实机制等。只有这些机制设置科学并且相互配合科学,
政协履职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并走向现代化。
(四)履职手段的信息网络化。履职手段也是影响履职能
力的重要因素,据此履职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履职手段的
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集中体
现,也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因此,政协履职手段的
现代化,核心内容应该是履职手段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具
体体现为借助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政协委员相
互之间、各党派团体之间、政协委员与政协机关之间、政
协与党委政府之间、政协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料共
享、思想讨论和工作协同,从而更为及时和全面地了解国
内外的发展形势、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的现实动态、民
众的愿望要求,并更为便捷和高效地开展政治协商、民主
监督和参政议政。
(五)履职目标的共识化。这里的目标不是指政协履行职
责的根本目标或终极目标,而是指其直接目标。就其直接
目标来说,政协履职就是为了寻求共识。人民政协作为中
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和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其直
接目标就是为了通过政治协商而在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
士之间求同存异、增进共识、达成共识。履职目标的共识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人民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现路径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是政协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应包含:履职思维的理性化、履职方式的法治化、履职机制的科学化、履职手段的网络化和履职目标的共识化;其评价指标主要涵盖履职主体、运行机制、方法思维、职能任务等四个层面;其实践原则主要应为:人民本位的价值性原则、责任担当的主体性原则、改革创新的动力性原则、讲求实效的客观性原则和协调推进的系统性原则等五个方面;其实现路径应坚持以学习培训为抓手、以彰显功能为基础、以履职创新为支撑、以机制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知识完备、组织良好、载体丰富、制度科学的“...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