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收看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感悟心得(4篇文)
VIP专免
2024-02-25
999+
18.5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收看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感
悟心得(4篇文)
2023
年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隆重开幕心得体会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 10 月18 日在北京
举行。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
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
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走出了一条高
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
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是新时代开放之路,为世界合作共赢融通打造“强磁
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唯有开
放才能进步。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模式的新拓展和实施新一轮对外开
放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根植中国,面向世界。十年来,开放
的中国与越来越多的伙伴携手,为建设更美好世界而努力。一带一
路”以开放促进共享包容,倡议传承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
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始终向世界各国敞开怀抱,既不
进行意识形态捆绑,也不附设价值观约束;既不是为了势力对抗而
产生,也不是为了阵营划分而存在。促进互联互通,拉紧合作纽带,
促使有关国家和地区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打开
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
道。通过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构建公正、合
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助力实现更加开放、包容、普
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只有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才能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共同繁荣。世界银
行测算,到 2030 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 760 万人摆脱
极端贫困、3200 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一带一路”是新时代文明之路,为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架设“铁桥
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离不开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相互欣赏。从秦岭脚下的古都西安到亚欧大陆西缘的里斯本,从东
南海滨的厦门到大洋彼岸的圣安东尼奥港,“一带一路”跨越五大洲四
大洋,各地人民语言不同、肤色各异,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各
具特色的精神创造和文化成就。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
重挑战和危机叠加,“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沉渣泛起,严重危及
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
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唯有选择文明对话,才能迈上坦途正
道;唯有深化交流互鉴,才能推动文明发展。十年来,“一带一路”共
建国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人文交流合作,架起文化互赏的桥梁,用
一个个具体行动,构建起文明对话的平台,让文明之花跨越山海,
绽放世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世人证明,现
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了不同
文明同放异彩、相得益彰的底气。
“一带一路”是新时代绿色之路,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方向
标”。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建“一带
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
路,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千年前兴起于西南地区的茶马互市把一片绿色的中国茶
带给世界,时光流转,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
仅是一片茶叶,更是绿色发展的智慧和行动。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
能源市场和装备制造国,十年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中国与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国
家的绿色低碳能源投资已经超过传统能源,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与
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共建国家和地区发展带来绿色机遇,为当
地人民带去绿色福祉。目前,中方同有关方签署了50 多份生态环
境保护合作文件,同 31 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伙伴关系倡议,与 32 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
伴关系。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质量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不仅有助
于共建国家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更是中国对降低全球碳排放,以
遏制全球变暖、减少极端气候作出的巨大努力。
2023 年收看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感
悟心得 1340 字范文
10 月17 日至18 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
京举行。本次论坛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
荣”为主题,将世界目光再次聚焦至此。
自习近平主席 2013 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十年间,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历史深处走来的
“一带一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结出累累硕果。基础设施的“硬联
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共建国家人民的“心联通”,“一带一路”架
起世界互联互通的桥梁,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
合作平台。
读懂“硬联通”,基石之上的大道共筑。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
石,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部分
国家基建投资支出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深化合作的“薄弱
环节”。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
我国工程企业扬帆出海,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一批标志性项目取
得实质性进展。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成为内陆城市连接大西
洋的经济动脉;飞架南北的佩列沙茨大桥,见证克罗地亚经济腾飞
“高光时刻”……这些昔日存在于设想之中的“里程碑式”项目不断涌现,
为共建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福祉,不仅加速了资本、
技术和人才的流动,更为各国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价值链注入新动力。
读懂“软联通”,合作之魂的共识凝聚。“一带一路”的成果不仅在
于架起一座座“连心桥”、建成一个个“繁荣港”、铺就一条条“幸福路”,
还在于共建国家在贸易合作、资金融通、气候变化、油气管道等领
域形成共同的规则和标准。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规则标准在
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协同发展、畅通投融资渠道、便利经贸往来中
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围绕规则标准的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框架
下,中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组织标准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规则、
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稳步拓展。我国与 65 个国家标准化机构
以及国际和区域组织签署 107 份标准化合作文件,促进了多领域标
准国际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与“一带一
路”倡议相辅相成,双轮驱动区域经济逆风前行。
读懂“心联通”,友谊之桥的人文交融。如果将“硬联通”比作“筋
骨”,“软联通”比作血脉,那么“心联通”则是“心泵”。共建国家人民的
心意相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和关键,为“一带一路”走深
走实注入澎湃动力。秉持“兼济天下”的情怀担当,中国农业专家组在
布隆迪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造血式”帮扶为当地培养农技人才,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收看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感悟心得(4篇文)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隆重开幕心得体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10月18日在北京举行。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是新时代开放之路,为世界合作共赢融通打造“强磁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唯有开放才能进步。作为中国对外...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