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化自信自强主题党课讲稿: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VIP专免
2024-02-25
999+
18.76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文化自信自强主题党课讲稿:增
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今天和大家谈的主题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推
进文化自信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
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
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之
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今天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
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
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
华文化影响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
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
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
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我主要从三个方
面的背景进行分析。第一,国外很多国家的政权动荡教训,
让我们看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的重要性。第二,文
化霸权主义也可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始终强
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第三,在社会思潮多元的背景下,
我们更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的决议》强调,“党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
题,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
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
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文化建设上,我们
主要从七个方面来看。
第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的产物。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
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
题。
第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
当今时代条件,更好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
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定
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创新
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四,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
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
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丰富人民的
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
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当代中国精神的
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体现了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第六,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新时代新要求,
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要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
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第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
济相互交融,软实力的作用渗透到各个方面,成为综合国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不断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
化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我们怎样把文化自信展
现出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部分我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和大家进行交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
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
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
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
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
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
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这段话强调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起着引领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
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
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
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正所谓“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
负在理”。首先要打好价值观念之争这场硬仗。
(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从内涵来讲,价值观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
大小的立场和态度,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和
看法。在社会生活中,价值观具有激励、引导、制约的作
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实践。从价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文化自信自强主题党课讲稿: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今天和大家谈的主题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今天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