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党课讲稿与粮食安全专题党课讲稿文:从维护国家安全高度保障粮食安全【两篇文】
VIP专免
2024-02-25
999+
19.48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党课讲稿与粮食安
全专题党课讲稿文:从维护国家安全高度保障粮食安
全【两篇文】
2023
年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党课讲稿
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
而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党的十八大以
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
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
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
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第
6期《求是》杂志刊发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
现代化》,指出:“农业强,首要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必须强。这些年,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稳中国饭碗,14 亿多人吃
饱吃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粮
食安全、粮食生产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立足国内基本解决吃饭问题,
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
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根基,端牢中国饭碗。
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
时候都是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
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
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
给。”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 14 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
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保障粮食安全,让人民群众吃饱吃好始
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头等大事。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
粮食安全是农业强国的前提,建设农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的根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
仍然在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
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
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
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
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三农”
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2023 年
中央一号文件对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守住保障国
家粮食安全底线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筑牢国家粮
食安全防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安全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奠定坚实基础。吃饭
问题是中国最大的民生,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我国有 14 亿多人
口,每天就要消耗 70 万吨粮、9.8 万吨油、192 万吨菜和23 万吨
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吃饭”这个
最大的民生问题。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在吃饱
的基础上更要吃得好,要树立大食物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
们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吃饭’不仅仅是消
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解决吃饭问题
不能只依靠耕地,要通过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等国土资源拓展,
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构建粮经饲统筹、
农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丰富人
民群众的食品来源和供应,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粮食安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粮食安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
返贫等底线,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
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旦农业出问题,饭碗被人拿住,看别人脸
色吃饭,还谈什么现代化建设?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
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要把人力投入、
物力配置、财力保隙都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全面推进产业、人才、
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
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供,这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前提,也是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基
石。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守好“三农”基
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
粮食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
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二、新时代以来我国粮食安全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
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情国
情粮情,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
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明确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端牢“中国饭
碗”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对粮食安全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做好粮食安全工作
指明了正确方向。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
“三农”工作成就斐然,全方位夯实了我国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在持续付出巨大努力之后,我国粮食综合生
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15 年至2022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
八年维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2022 年达1.37 万亿斤,创历史最高
纪录。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500 公斤,超过人均400 公
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 1/5,粮食产量约
占世界的1/4o 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
饱”到“吃得饱”,直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这既是中国人民自己发
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
建立起了庞大的口粮储备体系。2022 年我国拥有全球60%的
大米储量和 51%的小麦储量。农业农村部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稻谷、
小麦两大主粮储备都超过了一年的口粮消费需求。2022 年我国累
计进口粮食 14687 万吨,其中进口大豆9108 万吨。这说明粮食短
缺是结构性的,相对于口粮而言,大豆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并非实
质性的。通过国际比较发现,我国人均进口量相对较小,对外依存
度并不突出。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人均进口只
有日本人均进口的"2、韩国的 1/3。总体而言,我国有连续多年的
粮食丰收作为基础,也有充足的库存做保障,还有强大的资源动员
能力,以生产体系、储备体系和进口体系这三大体系做支撑,我国
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保护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初见成效。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
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在耕地建设上,坚持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
护制度,从逐步施行到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防止
耕地“非农化”和遏制耕地“非粮化”,明确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用途
的优先序;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由提质改造和数量补充相结合
的占补方式转变为建立以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新机制。
从耕地等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制定了《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
划(2016—2030 年)》,提出了耕地休养生息的阶段目标和政策措
施。2017 年发布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 年)》,制定
了2030 年我国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建设的目标和具体任务。2020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党课讲稿与粮食安全专题党课讲稿文:从维护国家安全高度保障粮食安全【两篇文】2023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党课讲稿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第6期《求是》杂志刊发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出:“农业...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