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专题党课讲稿:新时代高校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四个着力点【两篇文】
VIP专免
2024-02-25
999+
22.95KB
1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专题党课讲稿:
新时代高校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四个着力点【两篇
文】
2023
年 主 题教育专题党课: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以全面深化
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 XX 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 45
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 1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
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进程中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理论自觉的生
动体现,更是新时代的背景下进一步释放改革的巨大活力,推动中
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
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仍然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掌握科
学的改革方法论,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深入,必须坚持全面
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起点和伟大成就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开放是顺应当今世
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
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
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
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使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一)改革的历史阶段与特征
第一,变革与开放,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的无产阶级秉承变革
与开放的精神,从俄国十月革命的炮火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以毛
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
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
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中国革命
从学习苏联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转变为“农村包围城市、最后
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并成功探索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中国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
人民经过28 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从苦难到辉煌
的转折,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二,改革开放,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局面,使中国追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住历史发展
的大势,抓住历史变革的时机,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
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什
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问题,第一次比较系
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
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
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
的科学水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
全会以后,我们党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
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际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出
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我国成功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
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深刻认识和回
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
学发展观。我们深化改革开放,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
系列重大挑战,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世
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
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
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
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开放 40 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基础
上砥砺奋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
并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着力增强了改革的系统性、
整体性、协同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不仅系统集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
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而且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
革勾勒出了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使全面深化改革向制度更加成熟、
更加定型靠拢,让各项改革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改革的科学方法、始终坚守改
革的人民立场,推出了 1600 多项改革方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
则之一,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
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
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在新
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刻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紧扣贯彻新发
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把握好改革和发
展的内在联系,提高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推动改革和
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
胜利。
(二)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是在经济建设上,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解放和发展社
会生产力,国内生产总值由 1978 年的 3645 亿元迅速跃升至 2012
年的 518942 亿元,年均增长 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只
有2.8%,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
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经过改革
开放,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
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
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成功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的历史性跨越。
二是在政治建设上,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日
益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更加有力,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
固,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气吞山河的强大力量。
三是在文化建设上,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
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
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
鲜明的精神标识。
四是在社会建设上,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
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
居、弱有所扶。2012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 元,比
1978 年增长 71 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 元,比1978 年增
长58 倍。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较好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
才的需求。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基本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
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大局长期稳定,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困扰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忍
饥挨饿、缺吃少穿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四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生态文
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取得重
大进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
强,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人民生于斯、长
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
五是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上,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积极应对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风险考验,努力保
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探索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开
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持续推进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
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为新征程上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指明方向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党
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坚持以伟大的历史主动
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破藩篱、革积弊、去沉疴,
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专题党课讲稿:新时代高校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四个着力点【两篇文】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进程中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理论自觉的生动体现,更是新时代的背景下进一步释放改革的巨大活力,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