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心得体会发言稿、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四篇文)
VIP专免
2024-02-25
999+
22.41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心得体会发言稿、心得
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四篇文)
[ 目 录 ]
2023
年 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心得体会发言 稿
1440
字范文
2023
年在专题学习四下基层学习心得体会
5810
字范文
在深入学习践行
2023
年四下基层的研讨材料
1410
字范文
2023
年 “四下基层”与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发言材料
1080
字范文
2023 年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心得体会发言稿 1440
字范文
1988 年底,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首创“四下基层”
制度,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
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三十多年来,“四下基层”制度的内涵不断丰
富提升,焕发着时代气息和巨大生命力。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关键
是要细细体悟习近平同志倡导这项制度的初衷,真正在下基层中积
极贴近群众,走稳“群众路线”。
信访接待下基层,为群众解“心结”。习近平同志历来高度重视群
众信访工作。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他曾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群众
意见建议,发放问卷调查表;1988 年12 月20 日,习近平同志带
头下基层接访,推动形成了宁德地区三级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的常
态化制度设计,从此每月 20 日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连心节”。信访
接待下基层,是检验党政机关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试金石”,党员干
部切不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信访群众,把信访当“负担”,把矛盾当
“皮球”。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真正用心、用情、用力,
方能打开信访人“心扉”、解开信访人“心结”,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
解”,在这个考验干部能力作风的考场上交出群众满意的答卷,不断
厚植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
现场办公下基层,为一线解“难忧”。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去得最
多的地方。1989 年7月19 日,习近平同志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
风尘仆仆下基层,乘坐中巴车在崎岖山路上颠簸两个多小时后,他
们一手拿着柴刀于荆棘杂草中开出道路,一手拄着棍子翻山越岭,
来到当时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
场所的“五无乡”下党乡。乡政府没有办公场所,习近平同志就在廊桥
上现场办公,当场梳理问题、列出清单,向各部门交办解决该乡办
公设施、干部基本食宿、通水通电等难题。现场办公下基层,就是
要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带着任务、带着问题深入一线,与基层干
群面对面沟通交流,现场集中“会诊”,以“销号清账”“马上就办”的决
心及时为基层一线排忧解难。
调查研究下基层,为发展解“密钥”。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习近平同志初到宁德任职的一个多月内就将宁德下辖9个县全部跑
遍,每到一地均组织座谈、调阅县志、走访企业和群众,找准各地
的文化资源优势及发展问题瓶颈,形成了《弱鸟如何先飞——闽东
九县调查随感》,迅速吹响了宁德地区思想大解放的号角。习近平
同志强调,提高领导水平,要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
营养、获得真知。调查研究下基层,党员干部不可走马观花、蜻蜓
点水,要以“一竿子插到底”的蹲点式调研,掏出自己的“心窝子”,打
开群众的“话匣子”,吸纳基层的“金点子”,力求掌握一手素材和客观
规律,并在“解剖麻雀”中将各项原始素材转化为打通政策堵点、破解
治理难点、解决群众痛点的发展“密钥”。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为思想解“扣子”。习近平同志在系统
闻述“四下基层”时,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摆在了突出位置,
指出要结合下基层调查研究、信访接待、现场办公,把党的方针政
策送到千家万户。当前很多基层干部时有感慨,群众宣传思想工作
越来越难做,干部上门宣传政策、落实政策有种“费力不讨好”的感觉。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要精准把握好广大群众的政策需求,少
些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多些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乡土话”,提供
好政策、法律、信息服务,为群众解疑释惑。要大力宣传党的各项
惠农政策,深入浅出讲好党史故事,发出理论“好声音”,号召群众、
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扣子”,把党的正确主张变
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2023 年在专题学习四下基层学习心得体会 5810
字范文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
指导思想上对党的历史的总结,也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对他担任梁家
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以来思想发展过程的总结。其中,担任中共宁德
地委书记的两年是习近平同志思想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节点。正是
在这个节点上,习近平同志形成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
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四下基
层”的优良作风,并在工作中大力倡导、身体力行,形成工作方法和
工作制度。“四下基层”体现了“两个结合”的基本要素。
一、“四下基层”从密切联系群众上体现了历史唯物论与民本观的
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首先体现在对人民的认识
和态度上,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本观的结合上。
“四下基层”,是要让地处闽东的宁德摆脱贫困,让宁德人民过
上好日子,贯穿其中的一个根本要求是干部要练好密切联系群众的
基本功。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习近平同志指出:党
的领导是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干部是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
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联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
更好的贯彻。”对于调查研究下基层,习近平同志指出:“规律性的东
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因此,要提高领导水平,就要
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对于信访接
待下基层,要求变被动为主动,“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
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进普
通群众的家庭”。对于现场办公下基层,要求干部到基层现场着力解
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我们不能还是习惯于过去”台上讲,台下
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应当是深入家家户户,把思想工作做到
每一个农民的心坎上”
“四下基层”,强调“干部苦练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以解决
宁德摆脱贫困的组织领导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为人民服务
的党性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延安,毛
泽东和黄炎培有一个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对话,毛泽东认为以民主、
走群众路线的新路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习近平同志引用他们的对话
后指出:“毛泽东同志高度概括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提
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庄严而伟大的号召,并把它作为我党
的唯一宗旨写进党章之中。可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由我们党的性
质和使命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并坚持的党
的优良传统作风。”周恩来在《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
务》中阐明抗日战争依靠的是民众。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周恩
来同志早在50 年前就告诫过全党:不怕战争失利,最怕战争失了
人心!失掉民众,这是万劫不复的。”习近平同志根据马克思、毛泽
东、周恩来的人民性理论,阐明密切联系群众是解决宁德贫困问题
的根本力量和有效办法,也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四下基层”,密切联系群,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闽东文化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有
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弘扬地方的传统文化。从整个国家来说,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闽
东的文化建设也具有同样的意义。我们有一个明确目标:通过文化
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不仅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外界
对闽东的信心。”习近平同志谈密切联系群众时,总要结合以民为本
的传统观念进行阐述。在《干部的基本功一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中,习近平同志就结合《老子》中的“以百姓心为心”,《管子》中的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苏辙《上皇帝书》中的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等,来阐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问题。孟
子是中国古代民本观念的突出代表。习近平同志对《孟子?离娄
上》中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尤为重视,在《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心得体会发言稿、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四篇文)[目录]2023年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心得体会发言稿1440字范文2023年在专题学习四下基层学习心得体会5810字范文在深入学习践行2023年四下基层的研讨材料1410字范文2023年“四下基层”与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发言材料1080字范文2023年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心得体会发言稿1440字范文1988年底,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首创“四下基层”制度,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三十多年来,“四下基层”制度的内涵不断丰富提升,焕发着时代气息和巨大...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