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范文: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2-25
999+
21.72K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范文: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
从政
同志们:
按照相关要求,今天我为大家讲一节廉政党课。我所
讲的主题是“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主要讲四风方
面的内容:
一、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峻形
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
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要充分意识到中央反腐力
度持续增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制度笼子越扎越紧、
党的纪律严于国法的决心不会变。
(一)我党反腐的相关历史背景
1.当今社会,腐败常常成为一些国家政权更替、制度变
迁的重要因素,因其危害之巨而被成为“政治之癌”。凡致力
于政局稳定、民族强盛、社会发展的国家和政府,均把消
除这一“毒瘤”、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视为追求的目标。
2.1998 年政治风波后,党的威信、党的形象,乃至党
的执政都受到比较严峻的挑战时,邓小平就曾反复向新的
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扎扎实实做几件事情,体现出我们
是真正反腐败,不是假的”,“要做几件让群众满意的事情,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
紧惩治腐败。”
3.1990 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
强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制定一部《党内监
督条例》。
4.2004 年2月17 日和 18 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
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继颁布
实施。《监督条例》明确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各级领
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以
2004 年为标志,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在战略上出现了“三个
转向”,即:由被动防御为主转向主动进攻为主;由全力反
腐为主转向制度反腐为主;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
为主。
5.2007 年5月,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
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正式印发,加大
了对涉及权钱交易的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6.2010 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若干准则》正式发布实施。《廉政准则》在禁止“利用职权
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8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
部提出了 52 个“不准”,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
为,并充实完善了响应的实施与监督制度,是一部规范党
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
7.2015 年10 月,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
纪律处分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
化,把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中的纪律和要求,整合为政治
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
纪律;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去除与国家法律重复的
内容,实现纪法分开;把政治纪律细化、具体化,把落实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转化为纪律规范,体现作风建设
最新成果,使党的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全体党员的
行为底线。
8.2015 年《条例》印发后,党中央先后制定、修订了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
党内监督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党的十九大将党的纪律
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修改党章时充实完善了纪
律建设相关内容。
9.2018 年3月20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
法)。监察法除了对监察工作总则、职责、范围和管辖、
权限、程序、法律责任等规定外,还明确了国家监察委员
会在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中的督导地位,特别是对违
法所得没收程序作了新的规定和调整。
10. 近日,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
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决定从今年 10 月1日起
施行。党的十八大以来,要根据新形势把党的纪律建设的
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新修订的《条例》就是以党
规党纪形式固化下来。
(二)腐败现象剖析
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但也要看到,腐败因子还在滋生并未绝迹,甚至有个别领
导干部“甘于被围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思想意
识这个内在因素出了问题。如果领导干部的初心和公仆意
识趋于淡薄,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倾向逐渐占领了他们的
思想高地,意志不断受到蚕食、心理防线不断放松直至完
全失守,就会形成以下7种极易导致腐败的错误心理,值
得警惕!
1.享乐心理:在当下商业环境活跃开放的时代,“收入
—消费”成为被商业环境塑造出来的个体生活方式。有充分
的能力投身于消费活动,被标榜为“自我成就”“自我实现”乃
至“个人地位与身份”的象征。某些领导干部为了填补一己私
欲,用公款开豪车、住别墅,生活奢靡。近年来在对贪腐
案件的查处中,一些落马官员腐败行为的次数极少是只有
一次的,往往是屡犯多次,这表明贪图享乐的欲望像是无
底洞,欲壑难填的心理倾向会诱发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的
腐败行为。
2.异化心理:经济学上用“寻租”来解释对稀缺资源的不
合理分配导致非生产性利益的产生。领导干部手中握有的
公权力也是“稀缺资源”,它会吸引各方资本热切追逐,以谋
求公权力为自身资本的增殖提供便利。在这一过程中,有
些领导干部却产生了自我膨胀心理,这种心理与权力的异
化有关。一些领导干部身居高位、掌握权力的时间久了,
就把资本对公权力的追逐当成了对个人的追捧,违背了公
权力的本质,使权力发生异化。在这种异化心理的作用下,
他们把“权由民所赋”抛在脑后,罔顾公仆意识,不以谨小慎
微、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和使用权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对
待权力的错位心理。
3.失衡心理:有些领导干部在位时本来兢兢业业、克己
奉公,但当与他人的对比中可能会产生失衡心理,认为自
己身居高位,得到的物质财富却比身处机关之外的人少,
由此滋生出一种被“剥夺”的感受,这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范文: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 同志们: 按照相关要求,今天我为大家讲一节廉政党课。我所讲的主题是“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主要讲四风方面的内容: 一、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峻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要充分意识到中央反腐力度持续增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党的纪律严于国法的决心不会变。 (一)我党反腐的相关历史背景 1.当今社会,腐败常常成为一些国家政权更替、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因其危害之巨而被成为“政治之癌”。凡致力于政局稳定、民族强盛、社会发展的国家和政府,均把消除这一“毒瘤...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