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课讲稿:聚焦“五个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专题党课讲稿:抓好基层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两篇文】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2-24
999+
21.24KB
1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党课讲稿:聚焦“五个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与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专题党课讲稿:
抓好基层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两篇文】
2023
年 党课讲稿:聚焦“五个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
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
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
进程、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制
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表明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更加深刻、战略上更加成熟、实践上更加完善。
我们要深入领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富
意蕴,坚持不懈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今天,
我以“聚焦‘五个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从以下几个
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一、要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意义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作出
的重大论断。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
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
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要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
界意义三个层面加以深刻把握。
(一)从理论意义层面讲,党的理论创新达到了新境界。不断谱
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
史责任。百余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不懈推进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将长期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总结、升华为理论。党的二十大关于中
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等的重要论述,是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和
发展了现代化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时代
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结晶,标志着我们党对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我
们党依靠理论创新走到今天,也必将依靠理论创新走向未来。随着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必将取得
更多新的突破与创新。
(二)从实践意义层面讲,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
践达到了新高度。党的百年奋斗成就是我们独立自主打拼出来的,
中国式现代化也不是从教科书里搬来的,而是党始终立足国情谋发
展,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通过艰辛实践、付出巨大牺牲、顶住内
外部多重风险挑战才成功走出来的。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极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深化现代化建设的规
律性认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了
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创新突破,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
国特色、本质要求等重大内容,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指明前进道路。党的二十大确定“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
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明确了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
期,提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等,必将推动中
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式现代化来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必将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伟大实践不断走向新的高度。
(三)从世界意义层面讲,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
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当现代化首先以工业革命的方式向世界呈
现时,人们更多关注生产力发展,更多关注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
了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生态危机、对外扩张掠夺等制约人类
社会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总结西方现代化道
路存在的客观问题、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提
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固有观念和思维束缚,
摒弃了西方现代化对外扩张、两极分化、物质主义等老路,找到了
规避西方现代化在环境危机、社会危机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克服了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固有弊端,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中心
论”所认为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是唯一成功和正确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让现代化不再“定于一尊”。中国式现代化借鉴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成果
与经验,同时也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必将对破解人
类社会发展难题、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二、要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
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
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规模长
期位居世界首位,14 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
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因此,中
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
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从中国基
本国情出发,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走出一条
属于自己的道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为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
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
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
现。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
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
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党坚持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振奋了
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
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
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
能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
“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到 2035 年生态环境根本
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探索和实现
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进行
资源控制、资本积累和商品倾销,设置形形色色的壁垒限制后发国
家发展,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始终坚持走和
平发展道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倡
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
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
发展。
三、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党课讲稿:聚焦“五个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专题党课讲稿:抓好基层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两篇文】2023年党课讲稿:聚焦“五个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制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表明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更加深刻、战略上更加成熟、实践上更加...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