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事不避难,敢于担当
VIP专免
2024-02-24
999+
28.56KB
2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专题党课事不避难,敢于担当
同志们:
根据工作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在讲课之前,先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手下有两个重臣,一个是
晏婴,齐国的相国,主持政务;一个是穰苴,齐国的大司马,也就是当
时的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主持军务。一天,齐景公在宫中喝酒无
聊,安排侍从拿着酒具,到晏婴家去接着喝。晏婴接到通知后,身
穿朝服,手拿笏牌,等在门外,一见齐景公就问:“诸侯得无有故乎?
国家得无有故乎?”就是问“诸侯难道有什么变故吗?国家难道出事了
吗?"齐景公说“不是,就是想找你喝点”。晏婴说:安国家定诸侯的事,
臣请谋之,我来办。至于陪您喝酒的事,您左右有的是人,我不敢
这么做。齐景公讨了个没趣,就改到穰苴家去。不料到门口一看,
这位大司马身穿盔甲,手执长矛,全副武装,劈头就问:“诸侯得无
有兵乎?大臣得无有叛者乎?”就是说“诸侯难道有战事吗?大臣难道有
叛乱的吗?”当齐景公说明只是想喝几杯时,被穰苴以同样的理由拒
绝了。这是《晏子春秋》里面“景公夜饮”的故事,为什么给大家讲这
个故事?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不管身处哪个岗位,都要学习晏婴和
穰苴的这种精神,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换句话说,
就是要忠诚履职,敢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
总书记讲“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
才能干多大事业”,“要有担当意识,勇于承担责任”,“要在大是大非
面前敢于担当、坚持原则”,“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
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党员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等
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习总书记关于敢于担当的重要论述,对于
促进干部成长、营造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推动全县
经济社会科学赶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就以《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为题目,与大家共同探
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敢于担当的基本内涵;第二,敢于担当的
五种表现、五种境界、三个层次;第三,提升敢于担当的本领,第
四,为敢于担当者担当。
一、敢于担当的基本内涵
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一种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
的精神,是一种迎着风险上、顶着压力干、克服困难冲的大无畏气
魄。敢于担当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勇于
担责、敢于负责、忠诚履责的写照,表现的是一种工作状态,是敢
抓敢管、敢闯敢干、干事创业的优良作风;彰显的是一种人文情怀,
是无私无畏、克已奉公、乐于奉献的意志品质。具体来说,可以从
三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数不清的仁
人志士“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延续和光大了中华文明的五千年辉
煌。顾炎武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为天下担当;林则徐讲“苟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为国担当;孟子讲“穷则独善
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为民担当;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经常
讲“一人做事一人当”,这是个人的担当。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
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里所说的“脊梁”就是敢于担
当的人。翻开历史,敢于担当的事例举不胜举,大禹治水“三过家门
而不入”,屈原为国操劳“虽九死犹未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祖逖为收复中原“闻鸡起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粉身
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谭嗣同自请为变法流血牺牲,孙中
山“勇往直前,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鲁迅“我以我血荐轩
辕”等等,彰显的都是中华民族敢于担当的传统美德,生动诠释了中
华民族敢于担当的内在禀赋,成为引领和激励我们担当使命、勇挑
重担的共同价值追求。
(二)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先进
性和纯洁性的具体体现。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担当起争取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
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接力奋斗,生动诠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责
任担当。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
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
开放精神等,无不闪烁着敢于担当的靓丽音符。历代党的领导人以
实际行动倡树敢于担当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毛泽东同志在
《民众大联合》一文中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
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邓小平
同志勇担“文革”之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重任,他说,“我出来工
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既然
当共产党人,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
择。”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要“肩负起历史责任”、“担当起历史责
任”。2012 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总书记
就庄严提出了“三个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
任,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博大胸怀。2014 年习总书记参加索契
运动会期间,曾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强调“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
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浅显平实的话语,
表达了强烈的担当意识。
(三)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时代责任。担当精神体现着党员干
部的党性和觉悟,体现着党员干部的胸襟和勇气,也决定着党员干
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贡献的大小。当前,我县干部队伍总
体上是好的,但也确有一些人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比
如,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见矛盾就躲,见问题就推,这种干部,
老百姓形象地称为“没有肩膀的干部”,为什么没有肩膀,因为他没责
任、没担当,挑不了担子。还有的干部,对全县改革发展稳定中的
紧迫任务、紧急事项,火烧眉毛仍然不急不躁、不紧不慢,四平八
稳、一拖再拖,这种不落实、慢落实,其实是最大的不负责任,最
大的不担当。这样的干部尽管可能没奢没贪,但这种“不作为”“为官
不为”是一种十分可怕的“软腐败”。腐败有两种,一种是“硬腐败”,就
是你贪污了受贿了;一种是“软腐败”,不作为就是“软腐败”,它对我们
党的肌体来讲,就像“慢性病”,不是马上致命,而是逐步消耗,危害
极大。再比如,有的干部奉行“好人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
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
步子不大年年走,贡献不大年年有,不争第一你别嫉妒我,不是最差你
问责不了我;有的整天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门心思盼着提拔,提
拔不了便混天度日,对工作极不负责;有的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
拣瘦,有功劳抢先一步,出了问题上推下卸,还有的以八项规定为
挡箭牌,宁可不千事,不愿千出事,为了不出事,干脆不干事,等
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会误了发展,伤了民心,破坏了千群关
系,损害了党的形象。“为官避事平生耻。”大家一定要牢固树立不愿
担当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当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当就不能当干
部的观念,不管党和组织把我们放在哪个位置上,都要守岗有责、
守岗尽责,遇到事情就要担责、负责。
二、敢于担当的五种表现、五种境界、三个层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
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
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
气敢于坚决斗争。这是对担当精神的科学阐释,指明了在什么情况
下要敢于担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
该认真领会、自觉践行。下面,我就结合总书记指出的“五个面对”,
讲一下敢于担当的五种表现、五种境界和三个层次。
(一)敢于担当的五种表现
一是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衡量一个党员干部有没有担当
精神,很重要的是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没有正确立场和鲜明态
度。现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正在深入推进,大家要结
合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
识“四个意识”,特别是面对各种政治谣言,面对抹黑英雄人物、否定
党的领导等错误观点,一定要站稳立场,敢于发声,亮明态度,给
予有理有据有力的正面回应,绝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比如,当
今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网上声音鱼目混杂、良莠不齐,一些人不
负责任的散布有损我县声誉和形象的舆论。面对这种微观不真实的
虚假报道,面对专盯阴暗面的宏观不真实的恶意宣传,我们就要挺
身而出,理直气壮地进行坚决斗争,讲述好 XX 的故事,传播好XX
的声音,维护好XX 的形象,增添社会正能量。
二是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矛盾问题面前,最能考验党员
干部的担当精神。习近平X 小岗村原第一书记 XX,是 XX 省财政厅的
选派干部,当时小岗村虽然是中国改革第一村,但发展仍非常滞
后。面对重重困难和矛盾,沈浩扑下身子和村民一道吃苦,艰苦奋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党课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同志们:根据工作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在讲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手下有两个重臣,一个是晏婴,齐国的相国,主持政务;一个是穰苴,齐国的大司马,也就是当时的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主持军务。一天,齐景公在宫中喝酒无聊,安排侍从拿着酒具,到晏婴家去接着喝。晏婴接到通知后,身穿朝服,手拿笏牌,等在门外,一见齐景公就问:“诸侯得无有故乎?国家得无有故乎?”就是问“诸侯难道有什么变故吗?国家难道出事了吗?"齐景公说“不是,就是想找你喝点”。晏婴说:安国家定诸侯的事,臣请谋之,我来办。至于陪您喝酒的事,您左右有的是人,我不敢这么做。齐景公讨了个没趣,就改...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