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网络舆情工作培训会上的党课辅导报告
VIP专免
2024-02-24
999+
22.41KB
2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全市网络舆情工作培训会上的党课辅导报告
同志们: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
决议》指出,在革命斗争中,党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
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党的 XX 大报告强调,要“弘扬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同时,
在第三个历史决议中还指出,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领
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
和社会舆论环境。对此,党中央明确提出,过不了互联网
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
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党的 XX 大报告
明确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
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现
如今,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面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我们必
须做好党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充分运用好互联网来弘扬
伟大建党精神。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
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亟须互联网赋能增效
(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融入网络虚拟空间。从
诞生之初,互联网就逐步呈现出媒体属性、社交属性、意
识形态属性等特点。现如今,网络虚拟空间日益成为意识
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和最前沿,也已成为中国共产
党凝聚社会共识的新空间和汇聚社会正能量的新场域。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
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新时代要弘扬伟
大建党精神,就必须主动融入网络虚拟空间,将伟大建党
精神融入加强网络的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和唱响
主旋律,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
络空间。一方面,要注重加强革命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塑造,
将历史英雄人物及历史事件转换到网络空间,充分运用现
代科技手段,要利用鲜活的史料、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以及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突出亮点、增加看点,具象
化呈现伟大建党精神,提高展示水平如 VR 技术展示红色文
化。另一方面,要注重虚拟纪念空间建设,利用先进的互
联网技术,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广泛传播,多种形式满足
人们的精神需求。
(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创新网络传播方式。马
克思曾经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
说服
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先进的思想观念如果不用生
动活泼的形式来表达,广大干部群众就会难以掌握,广大
群众就会望而却步。作为先进理论思想观念的伟大建党精
神,必须采用贴近实际的方法和先进手段传播,从而不断
增强政治优势。当务之急,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必须根据
网络信息呈现出的智能化、移动化、交互化、可视化和即
时化等特点来创新传播方式。一方面,在借助传统的广播、
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介同时,要不断发挥融媒体的作用,
充分运用主流媒体客户端、自媒体客户端、个性化推送平
台、交互性社交平台等新通道,如微博、微信、抖音和小
红书等,从而积极引导网民正确探讨党内的历史伟人以及
与伟大建党精神有关的各种社会热点话题,让网民从网络
叙事中了解历史任务,从而从内心深层形成对伟大建党精
神的敬畏感和尊崇感。另一方面,要善于接地气,了解网
民尤其是青年网民群体的心理特点,如求真、求快、求短、
求新、求近等心理特征,针对特点就要努力推进伟大建党
精神创新传播形式,善用网民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切实
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升
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播效果。
(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
良好的舆论环境能对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起到积极作用。“灭
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在网络空间上,一些人虚构历史、
歪曲历史、丑化党的领袖玷污革命英雄、突破道德底
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会误导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这些
现象从深层次反映出价值观的缺失与精神信仰的迷失。究
其原因,其背后既有资本逐利的助推,也有流量思维的因
素,还有网络舆论环境自身的因素。为此,在弘扬伟大建
党精神时,需要更加注重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还原历史
事件的真实性,营造红色文化传播的良好网络舆论环境。
一方面,网络媒体及从业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政治
鉴别力,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传播红色历史事
件等方面的内容要把好关,确保政治性、真实性和正面性,
从而积极引领网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物观。另一方面,
动员全社会齐心协力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针对一些不
良网络媒体散布的一些谣言舆情要及时举报并打击,防止
其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以此来助推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设,
营造好的网络舆论氛围,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和传播创
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
二、伟大建党精神对新时代党的网络舆论引导提出新
要求
(一)“坚持党的领导”: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的政治导
向。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根本
政治导向,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整个网络舆论引导工
作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长期
执政
的政治高度,明确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
是领导一切的”。同样,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网络舆论
引导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存在“党
的网络舆论引导”这一行为。首先,要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
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
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
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正如习
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
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重点要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的问
题。”其次,各级党员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
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
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再次,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善于站在政治的高度来透过现
象看本质,分清社会的主流与支流、真理与谬误,做到“见
微知著”,及时察觉那些处于端倪、萌芽状态,但可能发展
为影响全局的某种严重事态的现象问题,从而实现对重大
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防患。
(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的
价值取向。真理指引航向,理想照耀征途。坚持真理、坚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全市网络舆情工作培训会上的党课辅导报告同志们:《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在革命斗争中,党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党的XX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同时,在第三个历史决议中还指出,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对此,党中央明确提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党的XX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