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浙江省、贵州省等地学习考察的报告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2-24
999+
31.47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公文堂——海量公文资料,关注立即下载
关于赴浙江省、贵州省等地学习考察的报
告
来源: 州美丽湘西办
为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深入推进我州美丽湘西建设,7 月
25 日至 8 月 1 日,州委副秘书长、州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州
美丽湘西办主任祝期祥率队,8 县市和湘西经开区美丽湘西
办主任、州美丽湘西办相关工作人员赴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
湖州市安吉县,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湄潭县就美丽乡村建
设进行学习考察。考察组一行通过实地察看、阅读资料、观
看视频、与地方工作人员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三市美丽
乡村建设情况,7 月 31 日晚, 考察组一行就学习考察体会和
下步美丽湘西建设工作进行座谈, 通过学习考察,达到了开
拓视野、更新观念、增长见识、学习经验、促进工作的目的。
一、基本情况
浙江省杭州、湖州两市均按浙江省统一部署从 2003 年
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历时 10 余年, 经历了村庄整治建
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 2003 年至 2007 年,以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实
施 村庄整治建设。主要任务是整治村庄环境“脏、乱、差”,
改 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二阶段: 从 2008 年至 2010 年,
在
第一轮整治的基础上,将整治范围不断扩大, 力争区域范围
内绝大部分村庄环境得到较好的整治,并提出了“道路硬化、
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五大重点整治
目标。第三阶段: 从 2011 年至 2015 年,围绕“四美三宜两
园”(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
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 农民幸福生活家园、
市民休闲旅游乐园) 的总体要求, 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美丽
乡村,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6 年开始, 浙江省提出深化美
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两市全面开始美丽乡村建设新的进程。
贵州省遵义市于 2001 年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富在农家、学在
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 ·美
丽乡村”创建活动, 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农民综合
素质教育、农村基层文明创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
治, 广大农村逐步呈现出环境生态化、产业特色化、村庄景
区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态势, 走出了一条可供西部地区及
至全国借鉴的农村发展之路。截止目前,全市“四在农家 ·美
丽乡村”创建工作已覆盖全市 226 个乡镇 1700 多个村, 受
益人口占全市农民人口的 90%以上。 2013 年起,贵州省委、
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四在农家 · 美丽乡
村” 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
·美 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紧紧围
绕“富 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
美在农 家展新貌”,广泛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 全省
各地创建
活动再掀新的高潮。
此次考察的三市美丽乡村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
著成效,各考察点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 同时它们又具备
一 些共同的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 城乡处处美如画。 走进各考察点, 映入眼帘是
一 幅幅生动美丽的“画卷”,山峦秀美,溪河潺潺, 一间间
整齐 统一、富有地方特色的农舍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农
田象庄 园, 村庄象花园, 从大景观的整体塑造, 到道路庭
院的细节 布置, 处处精致、协调、美观, 村在林中、房在
花中、人在 景中, 移步即景, 步步皆景,让人感觉赏心悦目,
心旷神怡。
(二) 文化元素显特色。 各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都注
重 挖掘地方文化元素, 将其融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大到
村庄 建筑的规划布局, 小到各类标志标牌的设计制作都充
分展示 了当地特有的文化色彩, 乡村图书馆、博物馆、展
览室记载 着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古桥、古渡、古井、
古宅、牌 坊、祠堂处处彰显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村一景、
一村一韵,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 乡风文明村洁净。 考察中, 无论是沿途路过,
还 是实地走入, 考察点可视范围内都没有垃圾乱扔、污水
乱流 现象, 家家户户窗明几净, 大小村庄洁净如洗, 关于
爱国爱 家、勤俭自强、崇文尚礼、敬老尊贤的村规家训在
村中随处 可见, 处处一派和谐文明的美好景象。
(四) 产业兴旺民富足。 考察发现,各地都把美丽乡村
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入股等
方式建起规模农业产业园、生态精品农业园, 实行规模化种
植和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优美的田园风光、良好的自然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引吸
了 各地游客的目光, 各个乡村旅游景点游客如织, 以民宿、
民 宅为载体的农家乐、洋家乐、乡村酒店价格不菲,节假
日期 间甚至一房难求, 乡村休闲观光游成为这些农村新的
经济增 长点, 良好的生态环境变成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通
过与当地 工作人员交流和查阅相关资料, 我们发现,考察
点所在的乡 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
周边地区。
二、经验启示
(一) 规划设计高起点。 各考察点所在县市区都把规划
设计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聘请高规格的规划设计
单位, 以生态优先、景观优先、公建优先为准则,进行高起
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能够从自身实际和
优势出发, 注重打造个性特色, 推进美丽乡村特色化、品牌
化建设。桐庐县率先在浙江省提出全域景区化理念, 以景区
的理念规划全县, 以景点的要求建设乡村,先后委托中国规
划设计院、中国美院、同济规划院等名院名校编制一大批高
水准规划, 着力打造“山水如画、人间仙境、潇洒桐庐、秀
美乡村”品牌。安吉县县域控规覆盖率达 95% ,所有乡镇、
村编制生态乡镇、村庄建设规划, 坚持不规划不设计, 不
设 计不实施, 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做出与整体相适应、相协
调的
设计, 该县“浙北民居”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已更新至 8.0 版
本。湄潭县对全县 320 个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寨进行总体规划,
并按照“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
粉 墙、穿斗枋”七大核心要素设计 20 余套“黔北民居”建
设图 纸供群众选用, 同时,按聚散相宜、错落有致规划布局
新居, 使民居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确保了美丽乡村
建设科学 有序、特色鲜明。
(二) 示范创建重投入。 考察发现,各地基本采用示
范 创建、分批实施的模式,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推
进过 程中, 特别注重基础工作方面的投入, 确保美丽乡村
建设有 实质进展, 有实在效果。杭州市自 2011 年开始,
每年安排 3 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对于验收合格的精品
村,按优秀村 10 个、良好村 20 个、合格村 20 个三个档次,
各村分别补助 160 万元、 120 万元、 100 万元,另外,
重点整治村验收合 格后,每村安排以奖代补资金 10 万,按
上年度农村户籍人口 数每人每年 10 元的标准安排以奖代
补资金用于村庄长效保 洁。遵义市按每个示范创建村 100 万
的标准投入水、电、路、 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安排
8000 万。湄潭县对群众自建标 准化黔北民居按每户 7000
元的标准给予现金补助,并配套 3000 元用于示范点基础设
施建设。
(三) 注重生态美环境。 各地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环
境 卫生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着
力打 造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生态良好的美丽乡村综合形
象。安
标签: #学习考察
摘要:
展开>>
收起<<
公文堂——海量公文资料,关注立即下载关于赴浙江省、贵州省等地学习考察的报告来源:州美丽湘西办为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深入推进我州美丽湘西建设,7月25日至8月1日,州委副秘书长、州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州美丽湘西办主任祝期祥率队,8县市和湘西经开区美丽湘西办主任、州美丽湘西办相关工作人员赴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湖州市安吉县,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湄潭县就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学习考察。考察组一行通过实地察看、阅读资料、观看视频、与地方工作人员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三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7月31日晚,考察组一行就学习考察体会和下步美丽湘西建设工作进行座谈,通过学习考察,达到了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增长见识、学习经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