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2-24
999+
18.07KB
1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
话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创造了全市 50%以上的 GDP、60%左右的税收、70%以
上规上企业研发投入、80%以上新增就业、90%以上的市
场主体,已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推动发展的生力军
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面临经营成本较高、产业结构不优、
企业创新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亟待精准施策、重点突破
要着力推动民营企业提振信心、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一、民营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民营经济是强市富民、富有活力的经济,民营企业是推
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的重要主体,在全市加快建设全省构建新发展格局先
行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一是规模总量稳步增长。我市民营经济经受住了新冠疫
情 等 多 种 因 素 考 验 , 牢 牢 支 撑 起 全 市 经 济 “ 半 壁 江 山 ” 。
2022 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 9100 亿元,同比增长
5.1%,占 GDP 比重 54.2%,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
军。二是市
场主体加速成长。全市民营市场主体由 2012 年底的
23.59 万户增至 2022 年的 72.1 万户,2022 年全年新登
记民营市场主体 14.4 万户,均创历年新高。三是民营工业
支撑有力。截至 2023 年9月末,全市民营规上工业企业
16124 户,同比增长 4.9%,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比重提
升至 93.05%,高于上年同期 2.05 个百分点,成为全市工
业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四是进出口贸易活力增强。全
市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态势强劲,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
2022 年,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 390.4 亿元,增长
20.1%,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额的 63.4%。
(二)骨干企业成长加速。一是大型骨干民营企业快速
成长。2022 年,全市有 5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较上年新增 3家,数量居全省第 7位、中部第 1位;
营收总额达到 917 亿元,创造历史最好成绩。二是百强民
营企业引领作用逐步增强。2022 年,全市民营企业 100
强入围门槛为 39.1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5%。其中,营
收总额超过 100 亿元的企业有 38 家,营收总额在 50 亿元
至100 亿元的企业有 47 家。三是民营企业纳税贡献持续
增加。2022 年,从纳税总额来看,全市民营企业 100 强
纳税总额为 535.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8.3%。从纳税结构
来看,纳税总额在 20 亿元以上的企业有 7家,纳税总额在
10 亿元至 20 亿元的企业有 13 家。
(三)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是企业创新主体表现突出。
2022 年,全市有 56 家企业入围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
巨人”名单,新入围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六、中部第一;15
家企业获批第三批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增数量
位居全省第三。二是企业创新氛围更加浓厚。一大批民营
科技型企业迅速崛起,全市高技术企业超 200 家,民营企
业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小米、科大讯飞等60 余家数
字经济头部企业在鄂设立第二总部,其中百亿级企业 9家。
三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全市上云工业企业 4.02 万家,
建成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5 个,国家顶级节点(累计服
务企业超 260 家,云平台服务中小企业超 7万家。
(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
关键抓手,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
动,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二是政务环境持续优化。全市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5
条”、服务业“45 条”等系列惠企纾困政策,在全省较早出台
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 133 项举措,持续开展清理涉企保证
金、清理转供电违法违规加价等专项行动,着力营造良好
发展环境。三是融资环境不断改善。全市制定实施《关于
加强金融助企纾困工作若干措施》,2022 年安排 5000 亿
元专项信贷资金,单列 300
标签: #经济发展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创造了全市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税收、70%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投入、80%以上新增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已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推动发展的生力军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面临经营成本较高、产业结构不优、企业创新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亟待精准施策、重点突破要着力推动民营企业提振信心、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一、民营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经济是强市富民、富有活力的经济,民营企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