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竹龙村村情调研报告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2-24
999+
34.73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平陵街道竹龙村
村情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生到村任职期
间有关工作的通知》(粤组函〔 2021 〕83 号)、市委组织部《惠州
市选调生到村任职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及县委组织部《关于
做好到村任职选调生国情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笔者到平
陵街道竹龙村任职村书记助理。在竹龙村任职以来,本人通过查
阅资料、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村干部、走访村民及自己的所见所
闻完成了此份调研报告,并认真研究分析,尝试提出破解难题的
对策和建议。
(一) 乡村振兴, 总体发展初见新格局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竹龙村土地总面积 15000 亩,其中耕地
1700.19 亩。矿产资源主要为石灰石, 村里有多座石山供当地水
泥厂开采,但为了环境保护, 目前已经严格控制开采活动。另外
还有乾隆时期的荔枝作为当地的特色资源,荔枝古树保护生态园
位于竹龙村牛尾村民小组,种植于乾隆嘉庆年间,距今有 220 多
年, 占地面积 80 亩, 现有古荔枝树 331 颗, 品种为淮荔。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日趋完善)。本村生产道路共 8.56 公里,
其中硬化路面 6.56 公里;生活道路共 14.05 公里,其中硬化路面
12.05 公里。有一座面积 50 亩的小型水库— 九陂水库,可灌溉村
中耕地面积 1521 亩。竹龙村水、电、通讯网络信号、宽带网络
和有线电视全覆盖。村中的小店有 POS 机提供基本金融服务,
主要是提供消费刷卡和中老年人提现等服务。有路灯 200 盏,全
部为太阳能路灯。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占地面积 3132 平方米。
人口结构可见一斑。全村共有 649 户3003 人,平均年龄
33.96 岁。其中: 男性 1535 人, 女性 1468 人; 60 岁以上 359
人, 75 岁以上的 98 人, 80 岁以上 56 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
占人口总 数的 11.95%,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老龄化农村。如果
不算常年外 出的青壮劳动力, 留在村庄里的 60 岁以上老年人
的比例还会上 升到 17.12%, 老龄化程度更高。
竹龙村在村村民有 359 户 1373 人, 平均年龄 37.79 岁。
18 至 60 周岁人口中,县内从业人员 1201 人,县外从业人员 606
人。 这说明和大多数行政村一样, 许多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
工。
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徐氏为竹龙村第一
大姓氏, 占 25%;第二为胡氏, 占 12%;第三为梁氏, 占
10%; 第四为张氏, 占 9%, 第五为刘氏, 占 7%。
教育医疗初见成效。 本村有初中及以下学历 2379 人, 高中
或相当学历 418 人,大专及以上学历 206 人,其中在校大专及以
上学生 85 人。经过了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九年义务教育,
村民整体文化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
保人数 2012 人,参保率达 100%,实现了应保尽保 ,降低了村民
的医疗费用负担。
民俗文化韵味长存。村中每年主要举办两种习俗,分别是正
月十二的“上灯”和正月十四的“做棚”,都是一年一次。“做
棚” 主要是邀请亲朋好友做客,吃流水席;“上灯”主要是本村
家有
男丁出生的村民, 在祠堂放鞭炮请吃席并挂灯笼祭拜祖先。
配套建设逐步推进。 目前竹龙村已通过“拆旧复垦”整理土
地 97 亩, 耗费资金 32.5 万元。现有桥梁 4 座, 总建设费用
120 万元; 变压器 9 台, 总功率 195 千瓦; 生活排污管道 500 米,
主 要在林屋村民小组, 铺设费用 50 万元, 街道办已计划今年
在另 外三个村民小组做生活排污管道, 目前正在施工。已铺设
灌溉管 道 210 千米,主要在双盛菜场铺设, 总费用达 120 万元,
灌溉土 地面积 300 亩。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竹龙村主导产业为水稻种植业,种植面
积 1200 亩, 亩产 400 公斤左右, 种植户 462 户, 一年两造,
但
因早造产量较低,许多农户只种晚造,且目前有不少农田丢荒。
村中还有蔬菜种植和荔枝种植, 蔬菜种植主要为双盛菜场, 从
2004 年开始发展,种植面积约 300 亩,亩产 1000 公斤; 荔枝种
植较为分散,其中一片主要集中在牛尾村民小组的乾隆荔枝园,
有 331 棵;近年来许多农户还兴起种植黄皮,喜欢在自家门外的
一亩三分地里种植,总体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各主干道的两旁。
此外还有鸡、鸭养殖业, 共有 4 户人, 年末存栏约 7.9 万只, 全
年出栏约 16.5 万只, 占地面积 110 亩, 总投资 200 万元, 年净
收益约 60 万元, 没有生猪养殖。
(三) 生态宜居, 乡村环境展开新画卷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竹龙村有垃圾集中处理点 17 个, 街
道 家宝公司雇有两名员工每天开车负责运输垃圾处理点的垃圾。
经 过“厕所革命”,村中已没有旱厕, 并有 2 个公厕, 其中在
老围 村民小组新修建一个公厕,耗资 45 万元。村中现有保洁员 7
名, 月工资 2300 元。经过了人居环境整治、泥砖房清拆、拆旧
复垦、 三清三拆等专项行动,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变,在最
新的人居 环境满意度调查中,“满意”达 92%,“比较满意”
8%。
(四) 乡风文明, 移风易俗弘扬新正气
村风民风喜换新颜。 竹龙村于 2018 年修订新的村规民约,
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均实行“四议两公开”,并每年召开一次“禁
毒禁赌”会议。村中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并在疫情防控中发挥
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喜事、丧事从简, 户均费用 2 万元, 礼金
收 入 2 万元。竹龙村通过以示范引领带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深
入实 施, 让文明乡风在这里落地生根。
(五) 治理有效, 党建引领推动新模式
基层党建焕然一新。竹龙村设有 1 个党总支,下辖 4 个党支
部, 全村党员 62 人, 其中在村党员 45 人, 党员平均年龄
53.05 岁,女性党员 9 人,30 岁以下党员 10 人,60 岁以上党员
25 人, 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 12 人,退役军人党员 16 人,流动党
员 7 人。 近 3 年发展党员 2 人,现有入党积极分子 1 人。村党
组织严格落 实“三会一课”制度,街道党工委和县级党委每年
至少有一次分 别对全体党员和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培训。经过村
级换届选举,竹 龙村基层党组织焕然一新, 目前村党组织书记、
村民委员会主任 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代表已实现“一肩挑”,
新任村书记 52 岁, 大专学历, 为经商返乡人员,也是本村的致
富能手。现任村 党组织委员 6 人, 其中: 女性 1 人。班子成员
平均年龄 38 岁, 交叉任职率达 100%,村“两委”班子中有 3
名 35 岁以下的年轻 干部。
驻村队伍充实壮大。 目前街道驻竹龙村队伍有 7 人,并有
市 金融局派遣“第 一书记”到村里,43 岁,研究生学历,每月
补贴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平陵街道竹龙村村情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生到村任职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粤组函〔2021〕83号)、市委组织部《惠州市选调生到村任职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及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到村任职选调生国情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笔者到平陵街道竹龙村任职村书记助理。在竹龙村任职以来,本人通过查阅资料、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村干部、走访村民及自己的所见所闻完成了此份调研报告,并认真研究分析,尝试提出破解难题的对策和建议。(一)乡村振兴,总体发展初见新格局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竹龙村土地总面积15000亩,其中耕地1700.19亩。矿产资源主要为石灰石,村里有多座石山供当...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