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义安区政府工作报告(20220105)
VIP专免
2024-02-24
999+
63.6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近五年义安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2 年 1 月 5 日在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议上
区政府区长: 姚贵平
各位代表:
现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7 年以来, 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
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
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共义安区委的坚
强领导下, 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 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
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区
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稳增长、调结构, 经济实力显著
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 126.3 亿元增至 182 亿元, 年均增长
5.5%。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 14.98 亿元增至 20.4 亿元,
增长 36.2%。旋力赛维拉、国展电子等 86 户企业相继入规,
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至 253 亿元、年均增长 18%。战略性
新
兴产业企业由 20 家增至 35 家,产值达 67.3 亿元、年均增长
32.6%。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42 家, 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9 个,均实现翻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677.8 亿元。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37.5 亿元增至 49.6 亿元,年均增长 9. 1%
。 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
8% 、 8.8%。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204 个,实际利用内资 636
亿元、 外资 3.57 亿美元;实施亿元以上项目 589 个,完成
投资 468.1 亿元。万元 GDP 能耗较五年前下降 18.2%。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深改革、促创新, 市场活力持续
激发。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政府工作部门优化调整为 26 个,
完成区行政区划调整以及教育、医疗体制改革。深化财政税
收制度改革, 减税降费 27 亿元,办理“税融通”12. 1 亿元、
“政 银担”36.3 亿元。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公务用车制度
改革。 圆满完成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获评全国 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第二批
全国农村集 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放管服”改革扎实推
进, “减证便 民”“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全面实施,“最多
跑一次”“不见面 审批”成效显著,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
化试点成效获国务 院领导肯定。质量工作获 2018 年省级真
抓实干表扬激励,获 评安徽省质量强区。积极倡导创新创业,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 拥有量由7.5 件提升至26.5 件,新增各类
市场主体 14284 个。 改制基层供销社 9 个, 53 个村级供销
社工商登记注册。顺安 镇入选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试点。义安经开区 敢为人先, 率先在全市开展薪酬制
改革, 获评国家循环化改
造重点支持园区、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入围 2021 年
度 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名单。农业科技园区锐意进取,获评
第五 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创新创业园区,入围第三
批国家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耀安集团厚积薄发,
获得 AA 级信用评级, 闯出地方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新路径。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打基础、美环境, 承载能力有效
提升。区行政中心顺利东迁,东部城区面积扩容至 6.61 平方
公里, 城镇化率达 51%,总投资 1.5 亿元的雨污分流项目、
总投资 10.78 亿元的 PPP 项目、总投资 11.56 亿元的城市
更 新项目稳步建设。五松城区雨污分流、玉带河治理全面完
成, 历史性实现“清水入江”。连续四年在全市棚改征收考
核中获 优秀等次,累计改造棚户区 4500 余户、农村危房
1200 余户, 整治提升华芳国际、伯乐花园等 11 个老旧小
区,惠及居民 7000 余户。新增农村公路建设里程 133 公里,
升级改造农村 公路 365 公里, 先后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示
范县、全国示范 县。开通城市公交班线 17 条,运营里程
647 公里,建制村客 车通达率 100%。更新改造老观圩老观站、
子胥圩子胥站, 全 区重点圩口防洪标准明显提高。荣获
2019 年省级河长制湖 长制激励县区称号, 顺安河成功创建
省级示范河湖。生态环 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连续
五年获市对县(区) 考核 优秀, 跻身全省绿色发展先行区
试点县。新增 4A 级旅游景 区 3 家、 3A 级旅游景区 4 家。
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 41 个, 打造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
2 条,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继
2013 年以来连续五次获评全省美
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区,顺安镇、钟鸣镇获评省千年古镇。顺
利通过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和两轮国家卫生城市“国
字号”复审测评验收, 蝉联第二届、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
入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第二批全国试点。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惠民生、构和谐, 发展合力全面
凝聚。区本级累计投入 30 亿元滚动实施民生工程 165 项,
财政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 83.2%。城镇累
计新增就业 2 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基
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大病保
险、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 特困人员供养、城乡低保标准连
续五年提标。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新建学校 2 所、
幼儿园 4 所, 改扩建学校 57 所、幼儿园 12 所,铜陵中学、
市六中等 12 所学校划转承接,获评省级教育强区。基本公
共 卫生服务“两卡制”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义安模式”
在全 省推广,获评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新一轮
国家级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建成城乡养老服务三级
中心 54 个, 养老服务软硬件水平持续改善。全国农村社会
治理试验 区通过省级专项验收。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 通过验收, 获评全国首批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
范单位、全国 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引导公众传承节水传统
美德,获评全国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区政府
门户网站连续 4 年 跻身全国县区政府网站 50 强。全力做好
脱贫攻坚结对帮扶, 累计投入 4088 万元帮助枞阳县汤沟镇、
浮山镇建成帮扶项 目 30 个。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化开展,
打掉黑恶势力犯罪集
团 1 个、犯罪团伙 3 个。大力实施“ 安全生产攻坚行
动”“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连续三年获评市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全面深化食品药品安全领
域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态势稳中向好。积极妥善化解信访积
案和矛盾纠纷,千方百计解决群众诉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水平有效提升,双拥工作成效明显。高质量完成第四次全国
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等。成功打赢防汛抗洪“保
卫 战”,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五年,我们在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政府
自身建设也不断加强。依法规范政府决策机制和行政执法行
为, 切实做到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过程
监督, 区、乡镇、村三级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获评全国“七
五”普法中期先进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
协民主监督, 办结人大代表议案 2 件、建议 502 件和政协提
案 482 件。扎实开展政府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不忘
初 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讲看齐、见
行动” 学习讨论活动、“讲重作”“讲严立”“三个以案”系列警
示教育 等, 扎实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细落实, 严格
执行中央 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委实施细则, 强化审
计监督和层 级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四风”
和腐败问题, 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 2021 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
作 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 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扎实 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发展态势持续
向好,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既为本届政府画上了圆满句号, 又实现
了“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2 亿
元,增长 9%;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4 亿元,增长
28.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10 亿元,增长 12.7%; 外
贸进出口总 额 1.96 亿美元,增长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 49.6 亿元, 增长 15.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分别达 43050 元、 29120 元, 增长 9%、 10%,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 况在全市位居前列,时隔三年再次荣获
“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 10 快区”称号。一年来,我们主要开
展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 作:
第一, 全神贯注扩大有效投资。紧盯双招双引, 全区
9 大产业链、 24 个产业链招商局、 48 家责任单位深入挖
潜信 息、精准招引对接, 开展各类访商邀商活动 1550 批次,
全年 新签约铜勤表面处理产业园、装配式 PC 构件生产基
地等亿 元以上项目 60 个, 到位内资 150 亿元、利用外资
9248 万美 元, 分别增长 12%、7%。与江苏省溧阳市结对
共建,加速融 入长三角一体化。认真贯彻落实市“产业人才
8 条”政策, 引 进急需人才 19 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3
个,落实区级扶 持资金 900 万元。紧扣项目攻坚, 持续
推进“重大项目攻坚 年”、开工项目“4 个月滚动计划”,全年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60 个、竣工 36 个, 完成投资 106.6
亿元, 增长 15.2%。紧抓 向上争取, 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
金 11.5 亿元,发行政府专项 债券 8 个、募集到位资金 8.44
亿元。
第二, 全力以赴加速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协调并进, 坚
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主攻方向,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 54.8 亿
元、增长 33%,完成技改投资 23 亿元、增长 30%,完成战
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67.3 亿元、增长 82%。梯度培育层次分明,
全年规模工业企业新增 26 家,净增 22 家、增长 22.9%,
完 成产值 253 亿元、增长 38%;净增高新技术企业 16 家;
培 育 IPO 后备企业 10 家、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 9 家,
富乐 德科技 IPO 申报材料获深交所受理。中车长江铜陵有
限公司 被评为省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首批“两业”融合试点
企业。全 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85.5 亿元、增长 7.5%。永
泉忆江南小 镇、犁桥水镇二期、凤凰山景区等重点文旅项
目稳步推进, 梧桐花谷获评 4A 级景区,梦思康百合庄园、
城山农夫园获 评 3A 级景区,钟鸣镇获评安徽省首批特色
旅游名镇。全年 累计接待游客 350 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
合收入 22 亿元。
第三, 持之以恒创优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联
系企业制度,扎实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 有效落实首问
负责制、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机制,持续创优“四
最” 营商环境,省“四送一服”平台收集涉企问题办结率超
90%。 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全年减税降费 7.2 亿元,兑
付奖补 资金 5 亿元、 “税融通”贷款 4.1 亿元、过桥资金 5.2
亿元。制 定“要素跟着项目走”实施细则,全年完成征收土地
4242 亩、 房屋 17.1 万平方米, 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 139
亩,清理处 置闲置土地 4057 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深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压缩办件“申请材料数”和“承诺
时限”,全程网 办率、服务好评率均为 100%。深入推进行政
审批制度、商事
制度改革,项目审备服务持续优化,企业登记注册更加便利。
第四, 锲而不舍强化平台建设。深入推进义安经济开发
区“多评合一”“承诺即开工”“标准地”改革, 全程跑办、中介
超 市等多种服务手段更加成熟, 完成“四上”企业主营业务
收入 325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29 亿元,分别增长 19.6%
、20% 。 富乐德年产 180 万枚半导体晶圆再生项目获评国
家级产业转 型示范项目,受到国家四部委真抓实干成效明
显通报表扬。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市级
食品科技产业园 初具雏形, 产业融合(一期) EPC 总承包
项目加快建设,完 成产值 23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11.5 亿元,
分别增长 15.1%、 35.3%。耀安集团聚焦“4+N”业务板块,
抓牢国有资产运营和 监管, 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实现营业
收入 18.8 亿元, 上缴 各类税金 4400 万元。
第五,精雕细琢提升城市品质。全力实施“退二进三”产
城融合有机更新项目,启动金山工业园搬迁工作。东部城区
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工程开工建设, 东部城区 PPP 和 EPC 基
础设施项目稳步实施。完成城北农贸市场、城北片区排水升
级改造,铜胥路地下管廊工程、城北换乘中心加快建设。房
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现“全覆盖”,累计排查房屋 12 万余
户, 完成天使小区、观湖东苑二期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
垃圾分类工作, 强力开展“两薄”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巩固提
升顺安、五松城区整顿治理成效。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复审验收。
第六, 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守好“米袋子”“菜篮
子” ,1.3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面开工,稳定粮食播种
面积 30 万亩、粮食产量 11 万吨,新增各类农业品牌 12 个,
新增家庭农场 24 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 38 亿元、增长
8%,完成农业总产值 24.5 亿元、增长 10.5%。铜雀二乔、凤
丹科技、新梦想等企业被认定为第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
产加工供应基地,天门镇天门村入列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
品” 示范村名单, 铜陵白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入列第七批农
业产 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梦思康百合庄园入列省级
休闲 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名单。基础设施全面夯实, 改
造农 村危房 90 户,新建改造农村公路联网道路 51 公里,
实施村 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30 公里, 总投资 3.3 亿元的顺
安联圩、 老洲、工商殿等泵站改造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
6600 万元的 28 处水毁水利工程建成使用。发展活力不断激
发,党建引领 信用村建设持续深化,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超
50 万元的经 济强村达 14 个。人居环境更加靓丽,深入推进
农村环境“三 大革命”,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提升行动,
完成农村改 厕 1131 户,建成胥坝乡长杨村等 12 个美丽乡村
省级中心村。 西联镇犁桥村获批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天门镇金塔 村入选 2021 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第七, 久久为功厚植生态底色。坚决落实中央生态环
境 保护督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省
生态 环境保护督察等 12 类重点环境问题整改,年度整改
任务见 底清零。扎实推行生态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度和河
(湖)长制、 林长制、山长制、田长制等,深入开展“蓝天”
“碧水”“净土”三
标签: #工作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近五年义安区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5日在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区政府区长:姚贵平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2017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共义安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五年来,我们始终...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