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在苏北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VIP专免
2024-02-23
999+
33.01KB
2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苏北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强
这次座谈会,主要是和大家作一些交流。刚才五位同
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上午看了宿迁的几个点,之前我也到
苏北其它地方走了走、看了看,总的来讲,还是很受启发
的。特别是苏北这几年的发展,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今天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讲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不是说不要发展,恰恰相反,更注重发展,只是发
展方式、发展路径要作些调整,主要围绕这样的定位和考
虑。今天五个苏北市的发言也不是全面都讲的,大家紧扣
这次座谈会的主题,专门讲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把自己
的一些做法和工作当中的成效作了些介绍,相互之间也是
很有启发、很有帮助的。我下面想讲几点意见,和大家一
起讨论。
一、苏北不能再做传统老路的跟随者,要做发展新路
的探索者
省委、省政府对苏北地区发展高度重视,从历史来看,
无论哪一届党委政府换届以后,都会对苏北的工作作出特
殊的安排、提出特别的要求,都会有发展苏北的针对性工
作思路、工作举措。前段时间,省政府办公厅、苏北办还
有省政府研究室几家联合派人对苏北地区的发展进行了调
研,专门就苏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写了个调研报告,昨
天我大概看了一下,报告写得非常好。首先我觉得确实应
该充分肯定苏北这么多年来,尤其是最近十来年发展取得
的巨大成就,无论是经济总量、老百姓生活改善、区域综
合实力,还是现在的发展动能转换、城乡面貌、生态环境
包括老百姓的致富,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特别是苏南对
苏北的对口帮扶,做得很扎实,今天魏国强同志给我们安
排的第一个点实际上就是苏南来的,位于苏宿工业园区,
长电科技是在无锡江阴,一个项目带来的效益还是非常大
的。苏北这几年从几个统计数据反映来看,也产生了巨大
变化,经济总量最近五年增长了 1.68 倍,这也是比苏南发
展速度要高的一个发展水平,其他几个数据也非常好,但
苏北原来的基础比较差,再加上这一轮发展当中,以高铁
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还不是很快,导致苏北在这轮
发展当中呈现出来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调查报告当中
写的几条非常好: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走老路
的思想还比较严重。也不是说苏北的干部都想走老路,就
是新路很难走。现在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对经济社会发展
长远影响和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后要解决起来可能要花很
大的代价。比如讲排放的问题,为什么我到哪里都讲环境
讲生态,我觉得排放不可忽视,单位工业增加值苏北的废
水排放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0%,固定废弃物排放量高于
全省平均水平 30%,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0%,氮氧化物排放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0%。像宿迁这
样一个各方面生态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去年的 PM2.5 指数好
像也是在 50 以上,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地方治理了就能降下
来的,大气是流动的,这是个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问题。
还有产业结构,苏北五个市的三产总值加起来还不到苏州
的四分之三,它还是偏重于二产,一产的比重也比较大,
三产比重还相对比较低,这就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比
较粗放。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在加剧而不是在舒缓。这对苏
北来讲,需要引起高度的警醒。苏北地区地处所有流域的
尾巴上,它不是源头,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在苏北地区是
多发易发的,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在苏北也都面临一些新
的挑战,农业生产者大多数习惯于过去高投入、高消耗、
高产出的发展方式,相对来讲对生态保护的这种认识还不
是很到位,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的解决在苏北地区任重道
远。我也让他们查了一组数据,苏北地区水质低于五类的
比例大概是 7.2%,这是什么概念呢?高于苏南地区 4.7 个
百分点,苏南、苏北从环境约束的角度来看,我们过去一
直认为好像苏南更紧迫,实际上是苏北一点不能放松,仅
仅水环境的问题就有这么大的差距。另外,苏北五个市水
功能区达标率是63.8%,我们原来提出来到 2020 年全省
达标率是82%,这两者差距非常大,苏北任务更重,水功
能区达标率对苏北来讲是个硬约束。另外,苏北从发展来
看,我一直觉得城市面积扩张太快,很多苏北的城市都做
得很大,一方面是希望集聚更多的人口,另一方面开发强
度按照现在的来看,问题还是非常大的,耕地、林地、草
地包括水域,这种生态用地如果大量被城市占用,以后会
带来生态资源大面积的减少,湿地、湖泊这些面积减少以
后,生态功能就急剧下降,以后带来的问题就非常大。三
是区域创新功能不足的问题在苏北表现比较突出。这在现
阶段是比较难避免的,因为科教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苏南
苏北地区相对好一点也就是徐州,徐州有几所大学,相对
好一点,其它地方像宿迁,就一个宿迁学院,还是几家拼
起来的,现在还是属于民办的,其它也有几个职业技术学
院,但也不是特别有影响,不能在创新发展中起到关键作
用,这些确实差距很大。四是富民增收任务在苏北非常艰
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聚焦富民的问题,更重
要的是聚焦苏北的富民,去年苏北地区人均GDP 也就 6万
多一点,这大概只有全省的 63%,但我觉得 GDP 不是最
主要的问题,关键是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是
22200 元,我们全省是 32100 元,相差近1万元,这不
是小数目。与全国相比,苏北地区的平均居民收入还低于
全国水平,去年全国平均是23800 元,苏北只有 22200
元,所以富民增收这个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全省设的帮扶
重点县全在苏北,我们原来定的人均6000 元以下的帮扶对
象,95%在苏北,苏南即便是统计数在 6000 元以下,但
有很多也是收入统计不全,或者有的也是五保户之类的,
是可以政策兜底的。五是基础设施相对还比较落后。特别
是铁路,苏北五市的铁路密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0%,
只有苏南的 40%,铁路人均里程数不到全国平均数的一半。
尤其是高铁,过了长江,除了徐州有高铁,这还是因为国
家的大动脉路过徐州,然后到安徽去了,其它的所有过了
长江的城市都没有高铁,这项任务很重。去年,我跟石省
长专门到铁总去,做了些努力,这一段时间来,无论是铁
路办,还是发改委,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同志,也不
断跟有关部门沟通,就是希望苏北的高铁抓紧审核。我最
近去看了一些地方,资源条件、人文条件,干部的思路,
老百姓发展的愿望,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好,高铁能够带来
地域经济的巨大变化,对这些地方的发展会产生很重要的
影响。即便现在同意你今年把前期做好、明年开工,建设
期都要 4、5年,这个不知道有多少个机会就过去了,这确
实是我们觉得很揪心的一件事。安徽这么大一个省,也只
有两个市没有高铁,浙江11 个设区市,也只有舟山没有高
铁,福建都是山区,全部通高铁。我们跟周边比比,他们
能通,为什么我们不能,我们财力应该比他们还要好一点
现在,我们就要奋起直追、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把这么
一种工作状态用在高铁上。公路在苏北密度也是相对比较
低的。2015 年苏北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里程数是 1810 公里,
单位土地面积拥有高速公路每平方公里是33 米,只有全省
的77%、苏南的一半。按理讲,苏北建路相对也不太难的,
可能河流多一点,建桥费用高一点,但是征地要比苏南容
易多了,苏南征地是很难的。因为这些基础设施会影响今
后的发展。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不正视这些矛盾,怎么
发展?不可能发展。苏北存在的这些问题,就是要针对这
些问题,在当前要找出一条路子来,从长远上定好自己的
位置,研究到底怎么样来发展。这次苏北发展座谈会,首
先是发展,但是发展的方式、发展的目的大有讲究。省第
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前,省委专门作了大量的调研,我和石
省长等都到苏北去,听了不少的意见和建议,我看苏北广
大干部群众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发展愿望,但是都提出来,
发展不要把我们原来很有优势的生态破坏掉。我看一些老
干部在这些问题上都看得比较准确。特别是苏北个别地方
搞化工园区带来的这种企业与周边群众的矛盾,带来的老
百姓对生活环境、空气质量、生活品质的担忧。因此,省
委在研究区域发展定位的时候,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
了两句话,就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省委的角度来讲
为什么这么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发展阶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决定了传
统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发展的历程,最初是发展乡镇企业,然后发展外向型
经济,大量引进外资项目,实现了经济腾飞。那个时候我
们刚从短缺经济当中走出来,发展要素成本低,土地、环
境约束小,苏南在这个时候先行了一步,抓住了时间窗口
苏北当时起步晚了一些,苏北的底子就比苏南的底子差一
些,但是从苏北晚起步的路子来看,走的差不多是一个路
径。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的成绩也很大程度解决了苏北发
展不充分的问题。但是到现在来看这个问题,时至今日,
苏北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过去完全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这一
轮当中,很难再沿着原来的路子走下去,甚至说想走也走
不下去了。不是老百姓答应不答应,不管省委、省政府对
你的定位有没有发生变化,想走也走不下去,为什么这样
说?我们讲大一点,从国际上看,许多发达国家都在搞“再
工业化”,促进制造业回流,加之经济逆全球化暗流涌动,
三十年前那种资本大量流入我国的情况很难再现。那时候
我们苏南的开放,我们在政策上,在要素资源上,只要稍
微放宽一点,那确实吸引力非常大,现在再放宽也不行了
全世界都在争项目,都在走制造业的回归、工业的振兴,
大家都朝这个方向,我们也朝这个方向,我们争得过争不
过人家?另外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复存
在了,即使在苏北,一般工人的月工资也都是在 2500-
4000 元左右了,上午我们去考察三台山森林公园,给我们
开电瓶车的这些小姑娘,是本村里的“地主”,她的土地流转
给了公园,她就在这里开车打打工,我问的这个开车姑娘
她一个月也就 2000 多块钱收入。如果在工厂里,工资又要
高一点,这个工资水平,在世界上去比较,我们优势就没
有。在东南亚,像孟加拉现在工人的工资折合人民币也就
每月四五百元,越南原来四五百、五六百,现在也就是
1000 元左右,现在越南、柬埔寨也都是 1000 元以下。成
本优势特别是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我们没有了。从国内看,
产能过剩的情况比较普遍,我们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进行
大规模的工业布局。特别是我们的土地、安全、环保各方
面的要求,无论是政策要求,民众的需求,还是法律的要
求都越来越严,确实现在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很多县委书
记、县长跟我讲,要发展工业,要提供一些政策的优惠,
到处是高压线,这里不行、那里不行,这些都是问题。苏
北的同志也反映,引进一个项目,苏北的代价要数倍于苏
南的代价。苏北除了土地的空间资源还有一定的优势,其
他的肯定是越靠近大城市、越靠近产业集聚的地方越好。
我们要让企业来,它就要让苏北给出更大的代价,即便是
这样,到苏北来办工厂的企业层次也不是太高,除非搞集
聚型的,不是集聚型的层次都不高。层次不高,国家一整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苏北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李强这次座谈会,主要是和大家作一些交流。刚才五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上午看了宿迁的几个点,之前我也到苏北其它地方走了走、看了看,总的来讲,还是很受启发的。特别是苏北这几年的发展,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今天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是说不要发展,恰恰相反,更注重发展,只是发展方式、发展路径要作些调整,主要围绕这样的定位和考虑。今天五个苏北市的发言也不是全面都讲的,大家紧扣这次座谈会的主题,专门讲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工作当中的成效作了些介绍,相互之间也是很有启发、很有帮助的。我下面想讲几点意见,和大家一起讨论。一、苏北不能再做传...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