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局局长韩永生:在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VIP专免
2024-02-23
999+
35.17KB
2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聚力监管服务奋勇争先进位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局局长 韩永生
(2022 年1月12 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市场监管
工作会议及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精神,总结 2021 年工作,分析面临
形势,部署 2022 年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聚力监管服务,奋
勇争先进位,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清宪省长作出批示;昨天
下午,曙光副省长出席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并讲话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批示、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代表省局党组讲四点意见。
一、忠诚履职尽责,“十四五”市场监管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伟大建党精神
的感召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的领导下,全省市场监管系统
改革创新当先锋,监管服务争一流,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十四
五”市场监管工作实现良好开局,有力服务了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发展大局。省局连续三年在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
次。
——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有力稳固了经济基本盘。全年新登记各类
市场主体 113.62 万户,同比增长 8.46%;其中,企业 40.15 万户,同
比增长 14.77% 。截至 2021 年12 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
660.87 万户,同比增长 12.43%;其中,企业 192.77 万户,同比增长
14.49%。市场主体的壮大与发展,为我省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奠定
了坚实基础。
——市场安全稳定向好,有力助推了“平安安徽”建设。全力保障
庆祝建党 100 周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重大活动期
间市场安全。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
全事故。食品安全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考核 A级等次,安全生产工
作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先进。省局在省委依法治省暨平安安徽建设工作会
议上作交流发言。
——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有力优化了营商环境。打击侵权假冒工作
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考核优秀等次,“扫黄打非”工作获评全国及全省先
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获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及全省先进单位。省
局先后在国家四部委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会、国家五部委农村假冒伪
劣食品集中销毁行动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条线业务在全国系统会议上
交流发言29 次。
——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有力促进了创新创造。我省每万人口
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19.6 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
1747 件。在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我省荣获2项金奖 2项银奖
26 项优秀奖,创历史最好成绩。
——质量品牌工作扎实推进,有力推动了质量强省建设。省级政府
质量工作考核首次获评国家 A级等次,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在中国质量
(杭州)大会上分享,创建“食安安徽”品牌单位150 家、“皖美品牌
示范企业”167 家。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
分别达到 341 件、200 件和84 个。获批 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
——“双招双引”成果丰硕,有力服务了经济“第一战场”。围绕十
大新兴产业,组建专班、高位推动、顶格推进,积极打造6个“双招双
引”平台,促成合作意向、签约及落地项目计50 个,受到清宪省长多次
批示肯定。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对中央及
地方层面528 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实施改革,有效破解了“准营
难”。制定企业开办“六个一”和企业登记智能审批服务地方标准,推
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申报承诺+清单管理登记”,试行商事主体登记确
认制改革,22 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或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
务的群众满意率达 100%。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实施,
联合抽查事项占比达36%,企业对监管措施和现场检查的满意度达
99.4%。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全面推开,差异化抽查应用率达 67.1%。在
全国率先出台“互联网+监管”风险预警信息处置办法,“智慧化+信用
化+网格化”监管试点有序推进,“三位一体”闭环管理模式初见成效。
信用监管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简报专刊介绍,得到清宪省长等省领
导批示肯定。建立省级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促
进平台经济、民营经济发展举措,联合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
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活动,帮助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建
立“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1203 个,省市县三级“小个专”综合党委
实现全覆盖。省局连续三年在省“四送一服”考核中获得优秀。
各地主动探索,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安徽样本”。淮北率先探索歇
业制为企纾困,铜陵实施信用“唤醒”服务助企发展,芜湖发出全省首
张“一业一证一码”营业执照,明光市开展“小个专”“增信助企”活
动,黟县统筹构建智慧监管平台和网格化监管机制。登记准入制度改革
成为社会最认可、企业最有获得感的改革之一。
二是坚决守牢市场安全底线。修订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全
面压实食品安全各级责任。开展食品安全“雷霆”行动、校园食品安全
和网络餐饮督查等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违法食品案件 3.04 万件,数量居
全国第 4。制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和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办
法,粮食加工品等重点食品整治成效显著,培育食品生产示范企业 202
家、示范小作坊639 家。督促931 家学校食堂建立安全认证管理体系,
分级评定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130 家。报备进口冷链食品 12.2
万吨,排查经营主体 60 余万家(次),及时处置 17 起核酸涉阳事件,
守住了不发生“由物传人”的底线。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集中治理行
动,移送公安机关违法食品案件 160 件。创新实施婴配乳粉生产企业关
键控制点可视化监管,培育特殊食品专区专柜经营示范单位5300 家。完
成食品抽检任务 27.06 万批次,封存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 150.51 吨,
在全国率先开展抽检合格备份样品捐赠活动。疫苗生产监管和批签发能
力实现双突破,开展药品安全“春风”等整治提升行动,办理药械化违
法案件 4388 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对 4.07 万家单
位实施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查扣违法设备1088 台(套)。推进“安心乘
梯守护行动”“黑气瓶”整治铁拳行动,试点推进电梯按需维保和检验
检测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首次演练
部署防疫物资、电线电缆、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对 35 种工业产品
实施风险监测,处置质量安 全 隐 患 92 起。 省 级监督抽查合格 率 为
93.59%。
各地积极创新手段加强安全监管。六安市委市政府开展食品安全
“四项创建”,马鞍山率先设立食品药品安全检查中心,滁州创成全国
首批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宣城建成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六项机制信息
化系统,亳州、蚌埠、芜湖积极探索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分级分类监管,
黄山创新实施“一十百千”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工程,来安县直播校园
食堂执法检查。各地严监管、保安全的积极成效,体现了上下同心、勇
于担当、服务大局的良好作风。
三是切实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加强反垄断执法,立案及在查垄
断案件 11 起,办结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 4起。开展重点行
业和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查办案件 422 件,居全国第 6。
创建无传销社区(村)1.19 万个、网络平台94 个,成功举办全国打击
传销规范直销普法大讲堂活动,受到总局表扬。加大违规涉企收费治理
和民生商品价格监管力度,实施经济制裁8985 万元,退还转供电多收价
款5258 万元。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取得成效。开展“护苗助老”等广
告专项行动,查处案件 2233 件。首次开展电商平台“大体检”,整改问
题121 个。出台送餐员权益维护和监管意见。“铁拳”“网剑”“皖
剑”、长江禁渔、整治非法经营成品油、整治砂石市场等专项执法强力
推进,查处各类违法案件 5.45 万件,总量居全国第 6;联手查获6起货
值数千万元大案,5起入选总局典型案例;1379 个非法加油站点和 856
辆非法流动加油车彻底整改清零。放心满意消费创建工作高位推进,发
展参创经营户1.72 万户、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7416 户,退货金额
1.25 亿元。全省 12315 处理投诉举报咨询 106.4 万件,挽回经济损失
1.86 亿元,解决了一批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各地狠抓大要案查办。池州查办的重大假冒茅台酒等2起案件被公
安部通报表扬,铜陵查办的有毒有害食品案先后被人民日报、央视《每
周质量报告》和中纪委网站报道,淮南查办的特大跨省制售假药案抓获
犯罪嫌疑人27 名。通过办大案,起到了查办一案、警示一片的良好效果。
四是全面打通知识产权全链条。省委省政府先后3次听取知识产权
保护专题汇报,首次召开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会议,清宪省长出席会
议并讲话。发布实施《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出台《安徽省知识
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办法》,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考核
体系。开展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助力中
小企业创新发展,全省授权专利达13.38 万件、同比增长 25.5%,有效
发明专利和注册商标拥有量分别达 11.98 万件和102.67 万件。全省知
识产权质押融资60.49 亿元。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
(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16 个分中心、8个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
员会全部建成运行。建立知识产权行刑司法衔接机制,开展知识产权保
护系列专项行动,办理案件 5243 件、专利纠纷案件 1495 件。我省获批
全国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工作试点,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
公共服务网点3家。认定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23 家。与中行安
徽省分行签署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知识产
权发展与保护论坛。
各地聚焦市场主体创新需求,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
管理和服务水平。安庆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增幅居全省首位,马鞍山查处注册商标侵权案入选总局知识产权执法行
动十大典型案例,合肥成功发行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黄山在全省
率先建立消费和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入推进
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良好创新环境。
五是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召开全省质量大会,栅洁书记作出批
示,清宪省长、总局田世宏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质量工作考核“指
挥棒”作用有效发挥,81 个县(市、区)设立政府质量奖,县级政府普
遍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8个县(市、区)被命名质量强县。持续推进
省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和质量提升“五大示范”行动,深入开展 16
个重点行业、112 个产业集聚区的质量提升行动,创造经济效益18.55
亿元。召回缺陷消费品85.3 万件。2个组织1名个人荣获中国质量奖提
名奖,11 家组织3名个人新获省政府质量奖和提名奖。与合肥工业大学
共建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与中国计量院、中科院合肥院签署四方合作协
议,推进质量、计量科学研究。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批筹建芜湖机器
人及智能装备、合肥生物医药省级产业计量中心。全省建成社会公用计
量标准3523 项、最高计量标准152 项,满足社会 95%以上量传溯源需
求。完成省重点研发计划标准化专项39 项立项、首届省标准创新贡献奖
评选,科大讯飞等获批筹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检验检测高技
术服务业集聚区年收入突破75 亿元。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电动
汽车充换电设施)获批建设,国家高分子材料质检中心获批成立,省级
质检中心建设管理得到加强。62 个市县区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
服务试点。开展产品质量帮扶“巡回问诊”活动,为企业开出质量问题
“诊断书”236 份、解决质量问题 584 个。
各地聚焦市场主体质量需求,加大制度供给和技术帮扶。芜湖市政
府设立质量专项资金每年10 个亿以上,马鞍山博望区“一站式”服务成
为我省唯一入选总局的案例,滁州缺陷产品召回量连续 4年居全省第一,
宣城、宿州、合肥精准帮扶解决产品质量问题,阜阳发布放心消费创建
领域全省首个标准,省质检院“质检惠企行动”入选全国优秀案例,省
食药院积极支持我省疫情防控医用物资质量提升。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
六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省局成立专班,开展对标学习借
鉴沪苏浙活动,“七个一”提升行动取得显著成效。32 项合作事项年度
任务全部完成。全面实现了长三角地区电子营业执照“一次验证、全网
通用”,建成应用三省一市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和长三角地区案件协作共
享平台。建立长三角地区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互查机制并开展交叉检
查。牵头召开长三角地区特殊食品安全首次会商交流会,联合公布长三
角地区食品抽检核查处置“双十佳案例”,深入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信息
互联共享。开展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联合规范管理,对口罩、电动自行
车充电器等5种重点产品实施联动抽查。启动首批20 个长三角质量提升
示范试点建设,开展苏浙皖赣沪全国质量月系列宣传活动。牵头编制首
摘要:
展开>>
收起<<
聚力监管服务奋勇争先进位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省局局长韩永生(2022年1月12日)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及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部署2022年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聚力监管服务,奋勇争先进位,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清宪省长作出批示;昨天下午,曙光副省长出席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并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批示、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抓...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