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训班上的讲话
VIP专免
2024-02-23
999+
63KB
4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训班上的讲话
这是我们开办的第一期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的培训班,
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经过了非常认真充分的准备,体现了县
委对年轻干部的重视,对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视。这次培训
是开放式的,打破了很多固有的模式。从师资开始,从每
一节课开始,应该说设计得很精细。我们提出要请最好的
老师授课,是因为把大家集中起来,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如果课程安排不好,就是对各种资源的浪费。那么,既然
是花了时间和精力,就要按照最高的标准来办学,这是一
种理念的转变,也是党校培训模式转变的开始。
我刚才看了三位学员的笔记本,重点看了一下体会文
章,能够看出大家的态度很端正、很认真。我建议,心得
体会的文章用单独笔记本写,跟写日志一样每天一篇 800
字,标明年月日。刚才两位学员作了发言,我觉得讲得很
好,认识非常到位,语言非常简单质朴,已经有了一个非
常好的开端。按照这次培训要求,县委每个常委都要来讲
课或者是座谈,今天是安排我来给大家讲课。在党校这个
讲台上,我们不敢轻易说是讲课,跟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下。
我们为什么要花大精力办这样的培训班?这个问题要
从X发展现状来认识,X的发展不能只看 X自己的事情,
要把 X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范围内去看,这样才能够看准
自己的现状,才能够找准自己的方位,才能够明确自己的
方向。如果我们关在家里面自己看自己,永远都是满意的,
这里我用一组数据与大家一起看看 X的现状。一个地方的
经济发展,两个数据是核心指标,能够说明一个地方的发
展状况。第一个是地区生产总值,这是一个地方经济总量
的体现,规模、总量、结构都可以从地区生产总值中看出。
201X 年X的地区生产总值是 X亿元,荆州市是 X亿元,X
省是 X亿元,全国是 X万亿,准确说是 X亿元。把 X放在
全省全国的格局中看,我们是 X亿元,全国有 X多个县,
我们的经济总量却没有达到两千八百分之一;全省 X个县
市区,我们也没有占到百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总
量没有占到我们应该有的平均数。
看清X的现状,是不是为了让我们丧失信心呢?当然
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就是既不要自满也不要自卑,这就是我们的精神。我们自
满的有,自卑的也有,而自满和自卑都不可取,看清自己
就是要用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发展、对待我们的
工作。在当前这样的条件下,我们 X的方向是什么?我觉
得第一个是我们不要提不切实际的目标,必须脚踏实地一
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做起,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第二
个是一定要有符合 X实际发展的目标,一定要有目标而不
能没有目标。因为发展不够,所以我们才格外重视干部队
伍建设,一个地方事业的发展是干部完成的,是由干部队
伍决定的,我们的事业是干部队伍干出来的。征地拆迁没
有干部能征能拆吗?招商引资没有干部能招能引吗?项目
建设没有干部能建吗?一个地方的干部队伍具备什么样的
素养,决定一个地方的发展具备什么样的水平,工作具备
什么样的层次。干部队伍建设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干
部队伍是什么样的素养,这个地方一定是什么样的发展状
态、发展层次,二者是吻合的。如果说我们 X这个地方的
干部队伍思想观念都很前卫,那么就不会让领导操心解放
思想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干部知识都很丰富,那就不会让
领导操心能力不够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干部作风都很扎实,
那么就不会让领导操心所安排工作的执行问题。大家可以
想一想,一个地方的干部队伍,思想观念前卫、工作能力
很强、作风很扎实,这个地方的事业还会干不好?这就是
我们将花两三年时间系统化培训干部队伍的原因,就是要
打造这样一支队伍。或许有人说,我们的思想观念很先进
啊,知识水平也很高啊,能力也很强啊,作风也很扎实啊。
同志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支干部队伍的素养提高
是永恒的主题,还没有听说哪个地方的干部队伍素养已经
不需要提高了,何况是 X这种发展不够的地方。我们需要
一支什么样的年轻干部队伍呢?或者说这个时代需要什么
样的年轻干部队伍呢?这是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主要内容,
谈我的一些切身体会,因为我也是从年轻干部中走过来的,
我给大家讲六个“三”。
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于“三观”问题,一般都是哲学研究的范围,我们常讲
这个观那个观,其实归结成一句话就是:如何看待某某问
题,就叫“某某观”。这种看待是内心深处的自觉认识,不是
人云亦云,更不是一时的观点或看法,这样它才能上升到
“观”的层面。
我们作为党的干部,作为新时期的年轻干部,我们的
“三观”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一,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我们如何看待世界。
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呢,我觉得马克思主义为我们
做出了非常全面的诠释,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历
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教给我们的世界观。大家不要认为
这个是很“高大上”的经典哲学,其实我们从高中开始学辩证
唯物主义,上大学、参加工作一直都有这方面的学习,它
是人类看待世界的基本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是“物质决定论”不是
“意识决定论”;物质是运动的、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
西,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的变化是有
规律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所有事物的规律都是可以被
人所认识的,是“可知论”而非“不可知论”,只要我们去研究
和把握,它就可以被认识,有些东西现在没有认识到,并
不标志着它不能被人类所认识。这些是人类看待世界的基
本观点。
任何事物都充满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
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主要矛盾决
定的,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对我们的工作有哪
些启示呢?把矛盾的观点延伸到我们的工作当中就叫“重点
论”,要能够抓重点,抓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而非眉
毛胡子一把抓。还有,我们要有一种辩证的观点,要辩证
地去看待事物。什么是辩证的观点?就是考量任何一件事
物,不能片面地认为它只是好或者坏,不要片面地认为它
有利或者没有利。这样的辩证观点用在我们的工作中,就
是“两点论”。如怎样面对困难,如果我们面对困难马上退却,
就是缺乏辩证思维,因为你只看到困难中难的一面,而没
看到困难也包含有利的一面;只看到困难给我们带来的挑
战,而没看到困难带给我们的机遇。
关于历史由谁创造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
义回答得非常清晰:人民创造了历史。这里面的一个经典
问题是,英雄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没有英雄,
历史可能会改写。那只是表面层次的问题,的确很有可能,
但哪怕是改写历史,历史仍然是靠人民创造的。这个问题
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怎样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关系,
怎样处理和基层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我一个人就可以把所
有的事情完成?是不是我一个人就可以决定所有事情的发
展方向?不是。它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用
现代管理学的观点叫“团队意识”,因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不是某个人创造的。所以,要学会尊重领导、团结同事,
和大家一道工作,这也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离我们
的工作生活并不遥远。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考察人与物的区别
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当然
还有劳动),主观能动性是人和其他动物间最大的区别。
所谓主观能动性,就是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
我们常讲,事物的发展变化受内因和外因的双重影响,内
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起辅助和推动作用,但二者都受物
质条件所影响,物质条件是决定因素。那为什么又讲主观
能动性呢?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和调
整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或状态,就是平常所说的“跳起来
摘桃子”。桃子结在树上,伸手够不着,从物质条件上讲是
办不到的,但是跳起来就能够拿到,这就发挥了主观能动
性。大家都是年轻干部,你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发挥自己的
主观能动性了吗?你有没有千方百计想方法解决问题、克
服困难,没有付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就不要说“不可能”,
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不能有“不”这个字的存在。红金龙香烟
的广告词“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李宁的广告词
“一切皆有可能”,阿迪达斯的广告词“没有什么不可能”,毛
主席说“人定胜天”,这些都是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理
念。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成了唯心主义呢?答案当然是否
定的,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一定是围绕客观物质条件来开展
的。同样的物质条件,不同的主观能动性,会产生不同的
结果。有的人用100 块钱只能买80 块钱的东西,有的人
用100 块钱能买100 块钱的东西,有的人用100 块钱却可
以买1万块钱的东西,这就是区别,不是量的区别,而是
质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由物质决定的而
不是由意识决定的。那我们应不应该相信算命呢?应不应
该信鬼神呢?应不应该去庙里拜菩萨呢?应不应该信“大师”
王林呢?如果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你会信吗?会被它
诱骗上当吗?断然不会。
第二,人生观。所谓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态度和看
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不是与生俱来或者
一成不变的,人生观随着人的经历、阅历的增长会逐渐调
整和完善,人生观在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受到正面的引导。
我们讲,人生是什么?人生为什么?怎样度过有意义的人
生?这就是人生观的具体化。研究这个问题的哲学家中,
培根有本专著叫《论人生》,叔本华有本专著叫《人生究
竟有何不同》,罗素有本专著叫《什么是快乐的人生》,
这些都是比较经典的论著,大家可以读一读。
对于我们这些国家公职人员来讲,是“人生在世,吃穿
二字”还是“人生在世,贡献二字”呢?它不是抽象的问题,
它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仍然是紧密联系的。有什么样的人
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生行
为,就会凝结什么样的人生结果。假如说我们的领导干部
心目中的人生观是追求钱、权、利,那就一定会以为非作
歹的方式来行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以黯然谢幕而收场。
我们看犯案的官员写的忏悔录,有的人讲“是被金钱一时迷
住了双眼”,我看到这句话后觉得不对,什么叫被金钱一时
迷住了双眼?犯那么严重错误的人绝对不会是被金钱一时
迷住了双眼,他是始终被金钱迷住了双眼。他追求的是钱、
权、利,所以就会收别人的钱,就搞钱权交易,违法乱纪,
最终自食其果。因此,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有什么样的
人生行为,有什么样的人生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结局。
其实人生很短暂,就那么短短的几十年,如果用工龄算,
22 岁左右参加工作,60 岁退休,总共就只有 38 年工作时
间,可谓弹指一挥间。怎样让我们短暂的38 年更有意义、
更有价值,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既然走上了国家公务
员的发展道路,我们的人生追求就不应该是钱、权、利。
如果你追求的是钱,现在改行还来得及,你可以去办企业、
去创业、去私营企业打工都比当公务员赚的钱多。公务员
是一种职业,职业背后折射的是人生价值取向,如果你的
价值取向不是为了社会大众生活得更好,为社会做贡献,
就会导致你要么工作得很痛苦,要么会走向歧途。最近网
上老是在说工资低,公务员工资低不低呢?也确实低,如
果嫌工资低而要追求高工资,可以选择不当公务员,为什
么又要当公务员又嫌工资低呢?这是我一向的观点,再者
说工资其实也不低,我们的科级干部每个月也有三千多了。
我去 XX 村走访贫困户,有一户人家,他的儿子得了白血病,
家庭原本条件非常不错,去年一年各种医疗、看护等费用
花了近62 万元,他们这户人家因此成了贫困户,而且连累
他的舅舅、姑妈也跟着成了贫困户。假如是我们生病躺在
床上,则是另外一种结果,他们躺在床上,不仅要花医疗
费而且立马就没有收入了,他们靠天天参加体力劳动才能
够有收入,可我们要是躺在病床上,工资不会停发。因此,
大家要珍惜,不要让对公务员职业叫苦叫难的情绪弥漫在
我们的身上,弥漫在X的大地上。
人生追求什么呢?我的人生观是追求三个方面。第一
个,自由。为什么要自由?没有自由活着将毫无意义。我
们多少革命前辈为了自由而牺牲,为了得到自由,他们甚
至连生命都可以不要。在当前这么好的形势下,贪污受贿
的人是自己将自由葬送了。我看过黑龙江检察院的一位副
检察长写的一篇文章,他当时参加胡长清案子的办理。文
章讲到,书法家副省长胡长清最后跟组织提了三点要求:
第一条,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让灯光照着我的眼睛;第二
条,放风的时候让我随着太阳一起走;第三条,上厕所的
时候不要让两个武警跟着我。就提了这三条要求,大家可
以想一下,这三条要求对于我们来讲是要求吗?你如果这
个时候受不了的话可以出去吹一阵风了再进来,谁都不会
说你,但是对于他来讲,就成了奢求,为什么?他丧失了
自由。第二个,健康。徒有自由,行动是自由的,思想是
自由的,但你却躺在病床上,那也是很痛苦的,所以要健
康。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对公务员来
讲,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领导把你批评了一顿,你就恨
不得去跳楼,是心理上的不健康;同事做了点让你不高兴
的事,就耿耿于怀,是心理上的不健康;总是有很多超越
于自己客观条件的要求,也是心理上的不健康。第三个,
有所作为。在一个岗位上,无论这个岗位是大或小、能做
大事还是小事,都理应无可非议地有所作为,这就是有意
义的人生。人生最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看结
果,我们就会逐渐迷失自我。比如企业家,把是什么量级
的富翁当做结果的话,那么终有一天他会无所适从。我绝
不是危言耸听,有很多这样的典型例子,开始追求十万,
十万之后追求百万,百万之后追求千万,千万之后追求亿,
亿之后呢?对于他来讲已经没追求了,所以他觉得活着没
意义。为什么有的企业家身价十亿百亿甚至千亿,依然能
够做得很好?因为他始终没有或者逐渐没有把钱当做追求,
而是把办企业当做他的事业。对公务员也是如此,如果我
们追求当科级领导,然后当县级领导,然后又追求当个厅
级领导,这是没有止境的。为什么有的人四五十岁的时候
容易犯错误呢?中央处理的那些高官要员,有不少是属于
跑官、买官、卖官,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把当官当作了他
的目的,他当了这个官还想当更大的官,而自身又不具备
那样的条件,所以就去找关系、花钱,政治生态遭到严重
破坏。他本身就不具备那样的能力和素养,也不具备那样
的资格,通过非正常手段达到目的,他的人生下场注定是
悲惨的。如果我们把过程看得更重要,大家想一想,会不
会花钱去买?会不会去找关系?会不会天天把酒喝得很难
受?不会,只会扎扎实实做事,大家应该要有这方面的思
考,不要被社会上的错误观念所左右。
关于人生观的探究,中国的古典哲学,尤其是春秋战
国时期的哲学,建议大家多看一些。比如道家的“黄老哲学”,
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不要简单地认为知道“道可道,非常
道”就可以了,能背诵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关键是要领悟。
道者,规律也,道家遵循的道,就是顺应规律、顺其自然。
道家讲“无为而治”,不要认为是消极被动,如果你认为道家
讲的这些是消极被动,那么说明你对道家、“黄老哲学”不懂。
还有儒家,以孔孟为代表,特别强调人的修炼,“格物致知,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层次像楼梯一样一层层
往上爬,你的内修达不到,外在格局也肯定不行。还有法
家,以韩非为代表,讲法治,是中国历史上主张法治第一
人。我给大家推荐一套小说,叫《大秦帝国》,讲的是从
春秋战国到秦统一天下,直至秦二世灭亡的大秦兴衰史。
里面有几个典型人物:商鞅,堪称中国改革派第一人;张
仪、苏秦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讲究合纵连横,实际上就
是我们现在的外交抱团现象,东盟、欧盟、上合组织、“金
砖五国”是一样的道理。常说的“三教九流”,“儒、释、道”就
是三教,儒家、道家、纵横家、墨家(主张“非攻兼爱”)、
名家(名家就是以空谈为主的辩论,“白马非马论”是经典论
断)、阴阳家、法家、杂家、农家就是“九流”。那时候的学
术充满了哲理,我们都要认真去学习。
第三,价值观。所谓价值观,就是探究生命的价值、
人的价值、自我价值是什么的问题。我觉得,人不能白活
着,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以外,还要能够给他人创造价值;
除了满足自家的需求以外,还要给社会创造价值,这样的
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如果借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来讲,就是一个人一定要有剩余价值,你不能认为人只是
为了让自己活着,满足了自身需要就是价值。没有剩余价
值是不够的,如果奉献的剩余价值越多,那就标志着我们
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越大。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解放
全人类,这是《共产党宣言》里写的目标。这个“解放”不是
过去所讲被地主压迫的农民翻身得解放,不是这个意思。
共产党员的价值观要求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分
忧、为民解难,这是我们应有的价值观。一个人,在单位
也好,在家里也好,多一点对人生的思考,就不会计较小
事、计较眼前、计较名利,就会活得潇洒自如,就会有更
广阔的人生舞台。要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现
在有人专门研究情商,我看了一些研究情商的书,最后归
纳成一句话:情商就是一个人考虑别人感受的灵敏度的能
力。我这个人情商比较低,批评人不讲场合,没有考虑别
人的感受。所以说,多一些这样的人生思考,是有好处的。
三念:信念、观念、理念
第一,信念。所谓信念,就是心中有坚定的目标,盯
着目标不放手就是信念。信念可大可小,可抽象也可具体,
对于共产党员来讲,理想信念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坚定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我
们的具体工作当中,这件事情不完成誓不罢休,那件事情
不完成誓不罢休,这些都叫信念。在体育运动中,定的目
标是绕着400 米的操场跑 20 圈,20 圈不跑完就不停下来
就是信念。不要以为信念很抽象、不可捉摸,它也是很具
体的,这一次培训学习,当优秀学员也是信念。信念对人
生是一种精神支撑,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支撑我们的意志,
激发我们的斗志。一个人如果信念坚定,他就会坚如磐石、
稳如泰山。
第二,观念。对于观念,大家都太熟悉了,就是对事
物认识的外在表现,它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问题,就是你
怎么看问题,它不光有理论特色,也有实践特色。观念问
题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我们年轻干部,观念陈旧、观念
保守、观念落后、观念封闭都是我们的天敌,既是事业发
展的天敌,也是人生发展的天敌。观念的核心是开放,就
是内心不要受固定模式的主宰,要永不停息地接纳新东西、
发现新东西。比如说有一种城市开发投资的模式,叫做“土
地开发权融资模式”,X没有搞过。而且听说哪个地方搞过
但出现了问题,所以认为不能搞,这就是封闭观念,而不
是开放观念。试想,如果只有过去搞过的事情才能搞,人
类社会还能进步吗?我们的祖宗是原始人,从进化论来讲,
从类人猿站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是干啥?是把树叶摘下来围
在身上,如果我们不改变,只有过去做过的事情才能做,
那我们现在不也只能穿树叶吗?这个道理很简单。在开会
讨论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这样一种观点“我们过去怎么
搞的,现在怎么搞”,这是极为落后的观念,你不敢创造,
还不敢用别人创造的东西,这个地方是不会进步的。
有个成语叫“老气横秋”,二三十岁的人老气横秋,就是
思想上长了霉,观念封闭了,没有接受新东西。观念和精
神状态密切相关,观念落后、封闭,精神状态就差,总是
为自己的懒惰和无所作为找借口,总认为这个事情搞不成
那个事情搞不成,根子在哪里?在观念,需要调整,这个
东西很致命。再比如说民主,我们讨论问题,民主一点,
多一些民主环节,有一种观点“管他同不同意,先搞”,这个
观念也是落后的,如果决策不走民主程序,那么执行起来
就会很艰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新一代的干部要有这
些观念。民主真正的目的是过程,它让大家心情舒畅,它
让大家畅所欲言,这些都是观念。还有我经常说的发文件,
一个十几页的文件发出去,谁看呢?我们上面很多写文件
的人,心血白费了都不知道,在办公室一写几个月才把那
一二十页写完,最后发下来大家只看标题,有什么意义呢?
我跟 XX 交代过的,县委发的文件,除了比较正式的非长不
可的以外,一般都两三页、三四页完成。是不是每个文件
的第一条都要写指导思想呢?不一定。有人会说,你这个
话是政治上不成熟,我觉得恰恰是政治上成熟,不要以为
人云亦云像传声筒一样就是政治上成熟。是不是每个文件
都要写指导思想?是不是每个文件都要写三大块?是不是
每个文件都要写重要性、紧迫性、责任感、使命感?不是,
这些都是观念。干部要出去观摩学习,有的说这方面现在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训班上的讲话这是我们开办的第一期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的培训班,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经过了非常认真充分的准备,体现了县委对年轻干部的重视,对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视。这次培训是开放式的,打破了很多固有的模式。从师资开始,从每一节课开始,应该说设计得很精细。我们提出要请最好的老师授课,是因为把大家集中起来,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如果课程安排不好,就是对各种资源的浪费。那么,既然是花了时间和精力,就要按照最高的标准来办学,这是一种理念的转变,也是党校培训模式转变的开始。我刚才看了三位学员的笔记本,重点看了一下体会文章,能够看出大家的态度很端正、很认真。我建议,心得体会的文章用单独笔记本写,跟写...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