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资深主任的文稿起草公开课范文
VIP专免
2024-02-22
999+
29.88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叶圣陶曾说过,写文章和说话是一回事儿。他说,用嘴表达叫说话,用笔
表达叫写文章。嘴里发出的是声音,笔下发出的是文字。这多年来,我越来越
深刻地意识到,写材料就是学说话。因此,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把最恰当的
文字放在最恰当的地方》,主要讲五句话。G
第一句话:马凭四条腿,官凭一张嘴,干工作离不开一支笔G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干部、干工作,离不开动员群
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而实现这些职能,就要起草文稿、发表讲话。怎样
把上级的决策部署传达下去,如何把上级的会议精神贯彻下去,如何把工作推
动下去、落实下去?材料、讲话非常关键。每次活动,比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方案制定、动
员讲话、简报通报,到心得体会、对照检查、总结汇报,等等,哪个不是材料?
哪个不需要材料?每个干部,特别是机关干部,提高综合文稿起草水平意义十
分重大。G
一是材料工作关系领导形象和领导威信。领导的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
通过他的讲话水平、文字水平体现出来的。也有人认为,有些地方和单位会风
不好,开会的时候下面总是打瞌睡、看报纸、发短信、来回走动、交头接耳,
很大原因是领导打官腔、说空话,照本宣科,不能调动人、激励人、鼓舞人。
好的讲话,应该使人知、使人信、使人动、使人激、使人奋、使人乐。使人知,
就是让人知道什么、明白什么;使人信,就是听了让人相信、让人信服;使人
动,就是听后让人动起来,让人去做、去干、去落实,不动不行,不干不行;
使人激、使人奋,就是听了你的讲话激动人心,振奋人心;使人乐,就是在一
些轻松愉快的场合,能让气氛活跃,让人喜欢听。不论是革命年代还是社会主
义建设、改革时期,好的动员部署讲话一定使人精神抖擞、热血沸腾。当一名
领导,要让同志们服从,首先得让同志们服气。在某种程度上,讲话水平、材
料水平就是领导的水平。G
二是材料水平就是工作水平。日常做人,要说话办事;机关工作,要办文
办会。文章考验官员两个能力,一是政治思考力,二是艺术表达力。就拿工作
总结来说,总结的是工作、也是思想,是经验、也是教训,很难想象一个人对
自己的工作都不会归纳和梳理,能把工作干得多么出色。同时,也只有是自己
一点一滴做出来的,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感受才能深刻,思考才能深入,经验
才会真切,体会才能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作干得好和总结写得好同样重
要。去年的《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梁衡的文章《当干部与写文章》。文章说,
不会写文章的干部不可能是个有水平的干部。一个有水平的干部,如果他真的
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真的想为社会、为百姓干一点事,真的想探寻真理,研
究规律,那他最后必定是一位政治家、专家、学者、思想家和文章家。诸葛亮
的《出师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毛主席那
些大气深刻的文章,都是文随事出,情随理现,既是文章的经典,更是工作实
践的结晶。G
第二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抄得好不如抄得妙G
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文章也一样,就像画画的学描红,练习书法的
学临帖。写材料就是要在抄的过程中模仿、总结和提升。特别是对上级的大政
方针、主要精神、根本原则、规范性提法,以及一些对形势的判断等,你必须
跟紧上级精神。因为公文的内容反映的是组织的意志,是“代人立言”,特别
是作为地方组织的公文一般是以落实上级精神为主,在精神上必须同上级保持
一致,这必然要体现在语言文字载体上的统一,必要的内容,必要的语言,不
能改变。因此,天下文章一大抄,关键看会抄不会抄。会抄的轻车熟路,不会
抄的原形毕露;会抄的锦上添花,不会抄的伸手被抓。有人总结了一个“简明
抄典”,我把它归结为为四条:G
一要坚持学习借鉴、模仿创新。决不能照搬照抄,全盘抄袭。你可以学习
人家的选题立意,借鉴人家的谋篇布局,模仿人家的行文风格,然后创新自己
的写作方法,绝不能奉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文体可
采用张三的形式,结构可融汇李四的骨架,内容可涉及王五的涵盖,语言可借
鉴赵六的精彩,然后进行优化组合,进行创新创造,总之是一条:参考要广泛,
引用不单一,摹仿看不见。G
二要做到相互结合。具体说,就是上级精神地方化、外地经验本土化、过
去的东西时尚化。学习借鉴上级的材料要以与本地本部门结合为主,学习外地
的材料要以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结合为主,学习之前的材料要以与当前的新
形势、新提法,新常态、新理念结合为主,归纳起来就是上下结合,内外结合,
古今结合。干工作、写材料,会结合,不仅是方法,也是能力。怎么结合呢?
今年年初总局的工作会议上,梅克保局长在总结讲话中有三句话,叫“找准切
入点”“抓住结合点”“明确着力点”,三个点一抓住,就结合成功了。G
三要拓宽思路。这个思路就是要做到“三通”,即嫁接变通、触类旁通、
融会贯通。G
——嫁接变通。主要是利用别人的,借鉴别人的,改造别人的,最后形成
自己的。就好比杨树始终是杨树,不会成为银杏,更不会结出苹果或山楂。但
学会嫁接,则一切皆有可能。清代有个学者叫袁枚,他说“蚕食桑而所吐丝者,
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蜜者,非花也。”“嫁接”的关键是“变通”。要结合
实际,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地而变、因人而异,灵活变通,为我所用。通
过嫁接变通,让观点闪光,让材料出彩。G
——触类旁通。如果说嫁接变通的关键是“技术改造”,那么,触类旁通
的关键则是“技术引进”。精彩的文章处处闪光,我们可以从中引进文路,引
进布局,引进技巧,引进创新。很多文章内容不同,但格式相通;很多事情做
法不同,但道理相通;很多故事情节不一样,但是反映的意义一样。“触类旁
通”的关键是“触”,要通过学习别人的文章,触发自己的灵感,开发自己的
潜能,启迪自己的思路,然后发现共同点,找到共振点,抓住结合点,明确着
力点,这样就会让思路豁然开朗,让文章顺理成章。G
——融汇贯通。所谓融会贯通,就是广览博收、融为一体,“尽百家之美,
以成一人之奇”。融会贯通的关键是“融”,就是结合、综合、揉和、耦合。
融合就像和面一样,小麦不是面条,面粉不是面条,水也不是面条,但放在一
起进行融合、揉和,再通过擀面杖,就成了面条。你这个手擀面劲道不劲道、
吃着美不美,就看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创
造能力怎么样。有人说,参考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抄袭,参考三篇文章写一
篇文章是模仿,参考十篇文章写一篇文章就是创造。能参考更多的文章,然后
融会贯通,再来创新一篇文章,那就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水平。G
四要注意方式方法。我把它称之为“六句真言”,即明确意图,把握高度,
理清思路,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准确表述。G
——明确意图。写材料首先要明确意图。开个会议,写个讲话,准备材料,
首先要弄明白这个会是干什么的,要解决什么问题,是讲给谁听的,写给谁看
的,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这些东西弄不明白,心里就没有
底。写材料前首先要弄明白,你这个会议、这个材料是动员会还是总结会,是
座谈会还是汇报会,是宣传教育还是总结表彰,是调查研究还是请示汇报,等
等等等,意图首先要搞清楚。有人曾总结了起草讲话要弄清 10 个问题:谁来讲?
以什么身份讲?什么时候讲?为什么讲?领导自己想咋讲?会议要求该咋讲?
与会同志想听啥?等等,如果这些都搞不清楚,那还写个什么啊?G
——把握高度。你起草一个文件,不是你一个处室、一个科室的东西,而
是代表整个单位、甚至是全市、全省的东西。因此必须站位全局、把握大局,
写出全局的高度,领导的高度,战略的高度,理论的高度等。任何一个材料,
都要把握高度。要善于从思想和理论深度上把握高度,从高处、大处、远处、
深处来审视和考察、从对领导的战略意图和对全局的把握上体现高度,从大背
景、大战略、大进程之中来把握高度。有了高度,文章的站位问题就解决了,
材料的分量就出来了。G
——理清思路。思路就是思维的路线。思路决定出路。干什么都要有个先
来后到,有个先后顺序。一个材料、一篇文章,首先思路要清,准备写什么,
写哪几个部分,安排几个段落等,都必须思路清晰。思路不仅体现在整个框架,
也体现在每一部分、每一段落、每一层次。G
——层次清楚。写文章要注意层次感和逻辑思维。一个文章整体是这样,
每个部分、每个段落也是这样。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要讲逻辑关
系,要有先后顺序,这样才会层次分明。否则就会层次不清,语无伦次,杂乱
无章。某局长讲话,讲了三大部分:一要把思路理清,二要把风气搞正,三要
把工作做实。在讲到把风气搞正时,他讲了三大段:第一段是领导带头树形象;
第二段是从严治局正风气;第三段是选好干部树导向。第一段里面领导带头树
形象,树什么样的形象呢?他又讲了三层:一要树立起对人民负责的形象;二
要树立起推动工作的形象;三要树立起清正廉洁的形象。这样一环套一环,环
环相扣;一层深一层,层层推进。这就是层次。G
——重点突出。哪些应该详细论述,哪些应该轻描淡写,哪些应该一笔带
过,要做到胸中有数、心中有底。如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
读了以后、听了以后就会主次不清,方向不明。整篇文章大的方面,重点是什
么,主题要鲜明,每一部分里面准备重点写哪几段,每一段里面准备重点写哪
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里面准备重点写哪几句话等,都要摆布清楚。写文章讲
究详略得当,而只有重点突出,才能详略得当。G
——准确表述。就是文章的观点要准确、材料要准确、语言要准确、用词
用语要准确、标点符号要准确,等等。写文章、写讲话,介绍情况,都要力求
准确,也就是如何把最恰当的文字、最恰当的话、最恰当的词语用在最恰当的
地方。《菜根谭》中有句话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
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恰好,就是恰到好处,就是准确精当。G
我个人的体会,只要做到了这六点,文章基本上得个 90 分以上没有问题。
这六点不仅整篇文章是这样,一个材料的每一部分、每一段落都是这样!这六
点不仅是写材料的要求,也是欣赏材料、判别材料好坏的标准之一。G
第三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万事皆可入文法G
摘要:
展开>>
收起<<
叶圣陶曾说过,写文章和说话是一回事儿。他说,用嘴表达叫说话,用笔表达叫写文章。嘴里发出的是声音,笔下发出的是文字。这多年来,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写材料就是学说话。因此,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把最恰当的文字放在最恰当的地方》,主要讲五句话。G第一句话:马凭四条腿,官凭一张嘴,干工作离不开一支笔G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干部、干工作,离不开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而实现这些职能,就要起草文稿、发表讲话。怎样把上级的决策部署传达下去,如何把上级的会议精神贯彻下去,如何把工作推动下去、落实下去?材料、讲话非常关键。每次活动,比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