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政课讲稿:一路追梦,跑出青年学子多彩人生
VIP专免
2024-02-22
999+
21.91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校思政课讲稿:一路追梦,跑出青年学子多彩人生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根据市委安排,
今天由我在这里给大家上一堂思政课,讲课的主题是:一路追梦,
跑出青年学子多彩人生。希望能对大家今后的人生有所启发。
在去年的文综高考试卷中,就有这样一道题:在党的七届二中
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
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
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 年3月23 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
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
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
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
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
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
人。我们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带领人
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不断“赶
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就青年如何在人生考试中交出合格答卷提
出看法。
如果说,一个政党、一个团体的“赶考”是为了一群人,那么个人
作为个体,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赶考”的过程,不同时代赋予赶考精神
不同的涵义,国家、社会、个人,都需要赶考精神,而每个人的一
生,就是一条赶考路,没有标准的答案,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亲身
经历,需要自己去凝聚各种各样的色彩,来描绘属于自己的精彩人
生。今天,我用“红、绿、蓝”三原色和“金、银、铜”奖牌色以及党史
中的动人故事照鉴和比喻我们同学们的多彩人生,准确答好人生长
河中的关键考卷。
首先,我们要答好理想信念之卷,照鉴自己的红色人生。红色
为基色—铸魂,是我们抗争的颜色,是广大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
的颜色,也是我们党的基本色调。它象征着我们广大爱国人士的革
命意志和远大理想,是铸魂的必备色。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1910 年春,十二岁的周恩来,随
伯父从祖籍淮安来到东北,先在铁岭银州镇银冈书院读书半年。到
秋季,又插班考进奉天(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东关模范学校是
一所新式学校,既教经书,也教数理、外文等西方资产阶级的“新学”。
有一天,学校姓魏的校长给同学们上修身课。当讲到“立命”这一节时,
老校长突然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啊?”有的学生回答:“为明礼而读
书!”也有的回答:“为做官而读书!”还有的回答:“为家父而读书!”
一些家境贫穷的学生则回答:为挣钱,为吃穿,为改换门庭、不受
欺侮而读书,等等。老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连连摇头。最后
问到周恩来:“你是怎样想的呢?”周恩来肃然起立,一板一眼地答道:
“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铿锵有力、不同凡响的回答,使老校长
为之一震。他万万没有料到十几岁的周恩来,竟有如此宏图大志,
高兴地称赞不已:“好,好哇!为中华之崛起!为中华之崛起!”接着,
他又慷慨激昂地对全班同学说:“诸生们,听见了吗?有志者,当效
周生啊!”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学生,我想,我们应该向敬爱的周总
理学习,从小立志。立志就是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然后,为
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
样一生才有意义。
1919 年2月,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我的马克思主
义观》,第一次向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特别是详尽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于改造世界的革命性作用,
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他充满热情地向世人宣示,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现在世界改造的机运,已经从俄、德诸国
闪出了一道曙光”。一个“以劳动为本位,以劳动者为本位”的社会主
义社会必然代替“以资本为本位,以资本家为本位”的资本主义社会。
李大钊作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
人之一,成为那个时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1927 年4
月28 日,时年 38 岁的李大钊被反动派残酷杀害。站在绞刑架下,
李大钊发出了他最后的遗言:“你们可以绞死我李大钊,但绝绞不死
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我坚信,未来之中国必是赤旗之世界!”22
年后的 1949 年10 月1日,在被李大钊等无数革命先烈鲜血浸染的
土地上,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真的迎来了“风展红旗如画”的革命胜利!
百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
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
坚贞。每位学子走入校门时,都带着各自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渴望
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获得事业的发展。而伟大的新时代,也正在
呼唤乘风破浪的弄潮儿。要想做一名优秀的青年学生,就必须胸怀
理想、坚定信念,认真过好赶考路上的每一天。值得骄傲的是,我
们这一代青年人,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承担着伟大
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相信我们定能把人生的“赶
考”和国家的“赶考”融为一体,坚定理想信念,在人生最美好的时期
实现自己的价值。
其次,要答好强身健体之卷,照鉴自己的绿色人生。绿色为运
动色—健体,代表活力,代表健康。放眼神州,随着全民健身政策
举措越来越完善、健身途径越来越便捷、健身环境越来越优越,健
康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健身运动蔚然成风,国人的健康生活品质得
到不断提升,全民健身、人人参与的实践热潮正在中华大地涌动不
息。2015 年4月,习近平就南京青奥会成功举办作出重要指示:
“要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
神,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
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大家应该深刻认识到,身体健康是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
的重要基础。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由于身体不支造成半途而废,
甚至英年早逝而抱恨九泉。杜甫曾为诸葛亮慨叹:“出师未捷身先死,
常使英雄泪满襟。”强健的体魄是担当大任的资本。为了实现远大的
目标志向,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非常重视体格的锻炼,认为身
体是“知识之载,道德之寓”。毛泽东还曾于1917 年撰写了《体育之
研究》这篇长达7000 字的论文,由杨昌济推荐,发表在陈独秀主
编的《新青年》杂志上。该文详尽阐述了身体对于学问与事业的重
要性。他认为,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就怕没有强健的身体。身
体健康、精力充沛、有思想、有学问,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呢?所以
毛泽东一直没有放松过对身体的锻炼。他进行体育锻炼的第一种方
法是冷水浴,此外还有风浴、雨浴、雪浴、太阳浴。但毛泽东一生
中最喜欢也十分擅长,并由童年保持到少年、青年、中年直到晚年
的运动是游泳。郭沫若说“毛主席是少年游池塘,青年游湘江,老年
游长江”。毛泽东从 1956 年到 1966 年的十年间,从 63 岁到73 岁,
曾18 次畅游长江,18 次中,不仅有风平浪静,也有浊浪排空。体
育锻炼使毛泽东身高 1.83 米的伟岸身躯更加强壮,精力、体力愈加
过人。毛泽东之所以能担当历史大任,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除了
他超群的才华和坚强的意志,还得益于他强健的体魄。强健的体魄
是毛泽东的又一成功之道。我们都知道大家都在攻读,很辛苦,基
本上都是夜以继日、苦学苦读,准备在高考奋力一搏,但我要提醒
大家的是,苦学苦读是必须的,但锻炼身体也是必须的,要同时进
行,这样才能读的更稳更深。
第三,要答好博学广识之卷,照鉴自己的蓝色人生。蓝色为广
色—增智,是天空的颜色,是大海的颜色,寓意着无穷无尽,就像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校思政课讲稿:一路追梦,跑出青年学子多彩人生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根据市委安排,今天由我在这里给大家上一堂思政课,讲课的主题是:一路追梦,跑出青年学子多彩人生。希望能对大家今后的人生有所启发。在去年的文综高考试卷中,就有这样一道题: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必’”的教...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