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培训讲稿:如何提升文字概括能力
VIP专免
2024-02-22
999+
20.32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公文写作培训讲稿:如何提升文字概括能力
公文写作中的“概括”,是指运用相关概念,通过归纳、总结
等抽象的、高级的概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提炼出观点 、
思路、政策、措施等,从而使公文体现准确性、鲜明性、生动
性。如果说“概念”是一个词,那么“概括”就是一句话,或几句话,
甚至可能是一段话。
一、用对概括,就能写好公文
写作公文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就是概括的过程。概
括对于公文写作来说,其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要炼成公
文高手,先要修炼概括力。
(一)人类思想精华来自于概括。概括是逻辑,是抽象,
是哲学。概括是从小范围的认识上升到大范围的认识,从某一
领域的认识扩展到另一领域的认识,从具体的琐碎的感性认识
升级为抽象的本质的理性认识。概括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
现的重要方法。古今中外思想家的思想精华都是从直接实践或
间接认识中概括升华出来的。举几个精采的概括:1、中国古代
思想家孔子在《论语》中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五者就是恭、
宽、信、敏、五者的作用是不侮、得众、人任、有功、足以使
人。这就是很好的概括。2、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概括的名
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
人都已经不同。”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中的概括:“凡
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
的”。
(二)我们党十分重视概括。我们党的领导人都是善于概
括的高手。如毛泽东同志概括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的“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
是好猫”、“发展是硬道理”;习近平同志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都是精彩
的概括。
(三)概括好不好事关公文质量高不高。公文的最基本目
的是说明观点,是要人相信这个观点。这就需要善于概括、精
准概括出文章的观点。会不会概括,体现公文的思想高度高不
高,体现公文的观点鲜明不鲜明。无论那一类公文都要用到概
括。例1、某市委办公室起草一个会议通知,在会议对象中初稿
是这样写的:“参加人员:某海洋大学、某大学海洋学院、某国
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某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
领导提笔改为:“在某市高等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这一修改就
是概括,比初稿精炼得多了。例2、某企业为经理起草了一个讲
话稿,稿子引用了一幅漫画的故事,画的内容是一个挖井找水
的人,挖了好几口井,都没有找到水,结果便扬长而去,稿子
以此故事概括出“没有恒心,市场开拓就干不成”的观点。经理在
修改稿子时改为:漫画清清楚楚地画着每口没有挖到底的井下
面都有水,而挖井的人所以没有坚持到底,根本原因是他认为
“这里没有水”。所以经理把观点修改为“不了解情况、没有恒心,
市场开拓就干不成”。这样的概括,使观点更全面、更精准、更
深刻。
公文中的概括不但关系到公文的内容,还关系到公文的谋
篇布局,精准的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讲,确立了文章的提纲、结
构。做普通公务员要修炼概括力,当领导要修炼概括力,炼成
公文高手更要修炼概括力。我们经常听到领导开会时说“下面我
概括起来讲四个方面内容。”、“我把今年的工作成效概括起来讲
是“快、好、稳、清“四个字”。这“四个方面”、“四个字”是通过概
括得来的,讲话稿的结构就是这样确立的。
二、公文写作中概括的分类
学会概括、善于概括、精准概括,需要我们从不同的维度
认识公文写作中概括的种类。
(一)根据公文写作时对事物性质的概括,可以分为描述
性概括、评价性概括和指令性概括
描述性概括是对事物状态的概括。在公文中一般多为对事
情性质、工作意义等作出概括,描述事物的情况和现象本身。
句式平铺直叙,一般为:主语+谓语(是)+宾语。如邓小平
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如习近平同志对“一带一路”的概括: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
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
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上述两类概括就是对事物性质的描述。
评价性概括是对事物是非的概括。在公文中一般多为对事
物是非、对错、好坏等作出概括。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
节话。一句话的评价性概括,一般为:主语+谓语(有)+宾
语,例:“这个城市很有历史感”。或主语+谓语(形容词),例:
“港岛大桥的设计和建设都很好”。也可以是一节话,在公文中一
般是对工作做法和成绩的概括。例:“长三角一体化已进入新的
历史阶段:一是已在国际上逐步形成影响力。二是已成为全国
经济重要增长极。三是已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四是已率先转变
发展方式迈向高质量发展。”或是对存在问题、不足、困难的概
括。例: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讲话中从无数案例中概
括出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问题。
指令性概括是对事物应有的状态或人应采取怎样的行动的
概括。在公文中一般多为对事物发展方向或对工作举措、要求
作出概括。例2003 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
体(扩大)会议,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概括提出“八八战略”。
八八战略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指出浙江发展的战略方向,
至今仍指导着浙江的发展。
(二)根据公文写作时所依据材料的多少,可以分为整体
性概括、外推性概括和典型性概括
整体性概括是在对某类事物所有个体情况完全掌握情况下
对其共同点进行概括,一般运用“完全归纳法”。例:某市统计局
针对今年一季度某市船舶修造业增加值率约 28%,电力生产供
应业增加值率约 28%,石油化工业增加值率约 13%,水产加工
业增加值率约 9%,粮油加工业增加值率约 6%,全市规上工业
增加值率约 23%,概括出全市“规上工业增速回升”的结论。此
类概括就是整体性概括。
摘要:
展开>>
收起<<
公文写作培训讲稿:如何提升文字概括能力公文写作中的“概括”,是指运用相关概念,通过归纳、总结等抽象的、高级的概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提炼出观点、思路、政策、措施等,从而使公文体现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如果说“概念”是一个词,那么“概括”就是一句话,或几句话,甚至可能是一段话。一、用对概括,就能写好公文写作公文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就是概括的过程。概括对于公文写作来说,其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要炼成公文高手,先要修炼概括力。(一)人类思想精华来自于概括。概括是逻辑,是抽象,是哲学。概括是从小范围的认识上升到大范围的认识,从某一领域的认识扩展到另一领域的认识,从具体的琐碎的感性认识升级为...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