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80篇
VIP专免
2024-02-21
999+
38.43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 80 篇
信仰类(10 个)
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斗争时期,弱小的红
军偏隅深山一角,在国民党军的四面包围之中,有人对中
国革命的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的疑问。毛泽东写出《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
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两篇光辉著作,以辩证的思维、宽
广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一扫人们心中
的阴霾。古田会议结束,毛泽东又写了《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一文,使红军在艰难困苦中仿佛看见“光芒四射喷薄
欲出的一轮朝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亡国论有之,速胜论
也有之。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提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
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科学论断,深深折服人心,坚定了
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2.【三个牺牲】毛泽东同志 1938 年4月9日出席抗大第
四期开学典礼时对学员说,你们若想在抗大站住,首先要
下定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
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
的决心”“没有最后的决心是不够的,更要有为四万万五千万
同胞牺牲自己贡献生命的决心”。
3.【小石头打破大水缸】1927 年秋收起义失败后,站在
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的操场上,毛泽东向着仅剩的千余人
队伍,用浓重的湖南乡音满怀信心地讲道,我们现在好比
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咬
紧牙,挺过这一关,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
会打烂那口大水缸!说完,毛泽东带领部队一头扎进深山
密林。半年之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两年之后,红
军武装已达 10 万余人,红色根据地遍及南方数省;22 年后,
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大江南北,国民党反动派
这口“大水缸”应声破碎。
4.【信仰的味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
把墨汁当成红糖水蘸粽子吃下,品出了信仰的甘甜。长征
时,红军在进入草地不久就陷入断粮境地,红军战士周广
才怀着革命信仰和必胜信念,忍饥挨饿,将吃剩下的半截
皮带留了下来,准备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留下了“半截
皮带”的佳话。
5.【始终不忘本】“革命就是为了使全国人民不再过苦
日子,要过上好的生活。应该下山,应该进城。但是正如
老根据地的同志所说的那样,下了山不应该忘了山,进了
城不应该忘了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周总理在一次联
欢会上的一番话,诠释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人民就是
靠山,人民就是江山。“人民”二字,是共产党人最坚强的支
撑、最深厚的底气,其重何止千钧,其高岂止万丈!
6.【彭湃跟党走】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
出生于一个大地主家庭,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他投身
革命,并不为从党的“锅里”舀米吃。相反,为了救国救民,
他当众烧掉田契,舍弃万贯家产,毅然决然走出豪门之家
与周恩来等一起,参加和领导了南昌起义。他在给家人的
信中写道:“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
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7.【组织的力量】80 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夜晚,茫茫草
原深处燃起了一堆篝火。29 名负伤掉队的红军战士围坐在
一起,某部三连副连长李玉胜建议:大家虽然不是一个连
队的,但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我们组建一
个临时党支部,带领大家走出草地。他的建议得到全体同
志的一致响应,并推举李玉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有了党
组织,29 名伤员就有了“主心骨”,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草地,回到了党中央、毛主席
身边。
8.【坚定不移跟党走】有“农运大王”之称的彭湃出身于
大地主家庭,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为了革命,他将自
家田契当众焚烧,将田产还给农民。1938 年,贺龙填写了
一份党员登记表,他在表中“动产、不动产、现金各多少”一
栏中写道:“我什么都没有了。”当年许多先辈投身革命,抛
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抛弃高官厚禄,都是奔着理想而去,
奔着信仰而去,奔着光明而去。
9.【“拽着马尾”走长征】1934 年10 月,57 岁的徐特立
踏上了红军战略大转移征程,成为了长征中年龄最大的老
兵。这位后来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的教育家之所以能“拽
着马尾”走完长征,是因为他羸弱的身躯内有着为民族谋解
放的崇高理想。当时很多人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和徐
老在一起,就感到对未来充满信心。
10. 【一生牢记信仰的典范】开国上将李聚奎临终前把
儿女们叫到床前,颤颤巍巍交给5个孩子的遗产清单,竟然
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老将军用行动表明了什么是纯粹的
信仰。
勤奋类(20 个)
1.【“10 年规则”的“大师效应”】上世纪 90 年代,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赫伯特·西蒙和心理学家安德
斯·埃里克森提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10 年
的艰苦努力。牛顿从1679 年重新回到力学研究中到 1688 年
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爱因斯坦从1905 年提
出狭义相对论到 1916 年完成长篇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
础》,杨振宁从1948 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到1957 年
与他人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诺贝尔奖,用时差不
多都是10 年。
2. 【“一万小时定律”的持续努力】美国作家马尔科姆·
格拉威德尔提出:“人们眼中的天才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
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个小时的锤
炼是任何人从平凡者成为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卓越不
能靠走捷径,非凡的人不苟且。“时代楷模”钟扬推崇并力行
“一万小时定律”,视事业重于生命,一生心系西藏、情系植
物学研究,即使病倒了,想的还是工作。他用53 岁的人生,
做了一般人100 岁都做不完的事情。这说明,锲而不舍是做
事之本,坚持不懈是成功之母。
3.【“辛苦定律”】谈及牛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提出
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开创的“力学三大定律”。殊不知,牛顿
还有这样一句名言:“假使你要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
要得到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要得到快乐,你也该下苦功
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牛顿一生和时间赛跑,工作
起来经常灯火不熄、彻夜不眠,用自己的刻苦勤奋证明了
这一“辛苦定律”。
4.【古今中外的奋斗典范】白居易读书20 多年间,“昼
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
手肘成胝”,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作。爱迪生一生勤学苦钻,
大约每 15 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说:“所谓天才是假话,艰
苦的工作才是实在的。”姚雪垠一生走过 89 个春秋,从事创
作达70 余年,撰写了 650 万字的文学作品,他说:“耐得寂
寞的人,就能勤学苦练,从而做出成绩来。人们也就会承
认他、记住他。”安徒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也是“一个人
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的生活,才会有些成就”。
5.【金一南的成长】许多人熟知的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
从地方一名烧制阿司匹林药片瓶子的“好学徒”,到当兵入伍
成为通信团的“好技师”,再从国防大学图书馆的“好馆员”,
到走上国防大学讲台,成为广受官兵欢迎的“好教员”,可以
说,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干得很出色,取得了成绩。但据
他后来讲,在每一个岗位工作之初,他都经历了许多考验
与磨难,回想起来,正是经历过的挫折才造就了他日后的
成就。
6.【大师的付出】司马迁历时多年写就《史记》,李时
珍用了 27 年著成《本草纲目》,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才有了《红楼梦》的诞生。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
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 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
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
7【只做一件事的专注】数学大师陈省身常对人说,自
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研究数学。他要求自己“一生做好一
件事”,把尘世中的浮嚣之声摒绝于外,把生命能量在数学
研究领域发挥到了极致。2017 年1月8日,80 岁的中国工
程院院士王泽山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说:“我一辈子
做一件事,就是火炸药的研究,这是国家给我的使命,我
必须完成好。”南仁东是我国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这项工程从论证立项到选
址建设历时22 年。他说,20 多年自己只做了这一件事。这
位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天眼巨匠”,为科学事业奋斗到生命
最后一刻。
8.【阿里的“最后一个回合”】拳王阿里曾多次被对手击
倒,但总是顽强地站起来继续迎战,结果笑到最后的总是
他。辉煌战绩使阿里成为拳坛传奇人物,谈到成功之道,
他说:“一个拳击手,前边不论被击倒多少次都不要紧,关
键是要胜在最后一个回合。”
9.【关键在最后】刘项争霸,刘邦一直在打败仗,被项
羽打得丢盔弃甲,但最后一仗他却在垓下给了项羽致命一
击,夺得天下。拿破仑在欧洲所向无敌,百战百胜,可最
后一战却惨败于滑铁卢,退出历史舞台。他的对手惠灵顿
此前虽一输再输,却在这一仗尽雪前耻,一战成名。他们
都胜在最后一个回合,成了历史的创造者。
10.【“逆境出人才”】“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
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
《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所列举的这些人杰伟业,
无一不是逆境逼迫的结果。成功往往与磨难相伴,来自于
磨难的砥砺。
11.【《巴黎圣母院》诞生记】1830 年,法国作家雨果
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雨果把
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了湖里,彻底断
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埋头写作,文学巨著《巴
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
12.【板凳要坐十年冷,耐住寂寞方有成】75 岁高龄登
上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的赵忠贤,他“坐得住、钻得
进、研得深”,50 年如一日从事超导研究。在漫长而曲折的
研究之路上,他“热的时候坚持,冷的时候也坚持”,一辈子
就干一件事,终于取得震惊世界的成就。他常对年轻人说
“你们别像穆桂英一样,身上插好多旗子,做事情要集中一
点,不要精力太分散,不要选太多,这个也干那个也干”“要
选一个坚持十年,扎下根去,才能枝繁叶茂”。
13.【悟道在潜心】孔子深知《易经》微言精义,便愈
探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韦编三绝足见其功;西晋著
名文学家左思为写《三都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用
十年的努力书写了“洛阳纸贵”的辉煌;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
张载,按照范仲淹对其“儒者自有名教”的建议,苦读《中
庸》,遍读佛学、道家之书,经过多年“悟道”,自成一家。
14.【终生学习的领导人】毛泽东同志把读书作为最大
爱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
不读”;周恩来总理告诫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
老”;陈毅元帅留下名言,“要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15.【活到老,学到老】写下名篇《周总理,你在哪
里》的诗人柯岩,晚年还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汲取营养
寻找灵感。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经济学家于光远86 岁开始
学用电脑,91 岁时学开博客当“博主”。104 岁的共产党员吴
可兴介绍长寿之道时说:“不断的学习,是我保持年轻的秘
诀!”
16.【专注的力量】《困学纪闻》一书记载,北宋时期
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以圆木为警枕,少睡则枕转而觉,
乃起读书”。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他花了19 年时间,主持写
出巨著《资治通鉴》。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一生沉醉于研究
《红楼梦》,被誉为新中国研究红学第一人。晚年的周汝
昌双目几近失明,在右眼仅有 0.01 视力的情况下,他每天
趴在一张旧的简易方桌上,把自己的思考写在纸上。就在
95 岁临终前,他口述的《红楼新境》《寿芹新稿》相继出
版。
17.【壮举的背后是付出】科学家黄大年归国七年中争
分夺秒,拼命工作,在为国家强大的奋斗中,让人生发光
中国“天眼”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22 年里带领
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完成这一震惊世界的壮举;贵
摘要:
展开>>
收起<<
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80篇信仰类(10个)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斗争时期,弱小的红军偏隅深山一角,在国民党军的四面包围之中,有人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写出《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两篇光辉著作,以辩证的思维、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一扫人们心中的阴霾。古田会议结束,毛泽东又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使红军在艰难困苦中仿佛看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亡国论有之,速胜论也有之。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提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科学论断,深深折服人心,坚定了中...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