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717-《习近平在浙江》学习心得体会-12篇
VIP专免
2024-02-21
999+
23.17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习近平在浙江》学习体会 1
《学习时报》上连载的《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甫一
出炉就引起了理论界的极大关注。我初步学习已经发布的几篇
实录后,最强烈的感受,是习近平总书记求真的精神、务实的
作风。
第一,四副春联,蕴含深刻的求真务实的方法论
2004 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
习会上,习近平同志向中心组成员分享了他撰写的四副春联,
分别是“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深化理论武
装求真谛,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
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坚持为民谋
利出实招”,横批都是“求真务实”。他谦逊地说是“与同志
们共勉互励”,实际上这是他对浙江各级干部的期待,也是他
自身长期以来坚持的工作作风,还是他十分推崇的一种综合性
的工作方法论。学习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可以发现,
求“真”和务“实”,是他一直强调要求的。比如,在 2004
年底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在
讲话中要求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真”“情”“实”“意”。
解释说这里的“真”,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情”,就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满激情;“实”,就是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意”,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党的十
八大以来,他反复告诫各级干部,“不要搞那些急功近利,虚
假政绩的东西”。这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给我们树立了楷
模、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第二,求真务实,重重落子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上
习近平同志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时时刻刻关心和关注老
百姓的生活,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中。他曾提出,“为民办
实事应该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而不仅仅是做一两件事。”于是,
2004 年 10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建
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重点涉及就业、社
保等十大领域。这一机制,在浙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最迫
切的民生难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习近平总书记“求真务
实”工作作风的引领下,浙江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持
续着力在构建长效化、制度化的民生工作框架体系上下工夫,
形成了包括以加强民情反映、民主决策、责任落实、投入保障、
督查考评五大机制在内的,有浙江特色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
在制度设计上突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之以恒,不断在发
展中改善民生,使得浙江成为地区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
距最小的省区。这是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
也是今天浙江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共享发展”,展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之一。
第三,为民办实事,紧紧扣住群众“三感”
今天的浙江,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事业、生态文
明建设等多方面都领先全国,老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
感比较强。这与习近平同志和历界浙江省委,牢固树立和贯彻
正确的政绩观有很大的关系。访谈实录讲到一个细节,习书记
曾对 一 位 市里 的 主 要 领导 同 志 讲 “ 有 的 干 部 特别 重 视
GDP,GDP
搞上去了,好像很有成就感,但老百姓不这么看。群众关
注更多的是,他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安全不安全,环境好不好。
我们要 注重社会 的 协调发展, 这是关系 长 远发展的根本大
事。”这段谈话就是一个政绩观的阐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
作期间,“大量时间都在基层,和老百姓在一起”,他推行为
民办实事,就从当时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直接的呼声、最现
实的利益出发,去找问题、想办法、列举措。这些理念与实践,
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
人民”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脉相承,是求真务实
作风、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习近平在浙江》访谈实录,
高端、生动、深刻,蕴含着丰富的执政理念、人生哲理,值得
深入学习、反复品读、认真研究。
《习近平在浙江》学习体会 2
近几天,《学习时报》上连载的《习近平在浙江》,反映
的主要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担任主要领导的工作历程。对于作
为浙江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我来说,可谓如获至宝,像
追剧一样期待后续的访谈实录。初步学习以后,我有以下几点
体会: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善于透过纷繁复杂
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并自觉把浙江放到全国、
全世界考虑谋划,仅用 9 个月时间就提出“八八战略”,对浙
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这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情怀。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在浙江
省领导干部会议上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
人民群众,就没有我们的一切。”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始终心系
人民、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突出位置,特别重视上访的困难群
众,重申领导主动下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求变群
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他还格外牵挂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的
农民,常和他们话家常、交朋友。
三是理论创新与实践改革相统一。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将
工作作为研究的课题和素材,力求深得要领、把握规律,不断
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他撰写的《之江新语》蕴含许多新
思想新观点,至今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成为诸多公职人
员及社会各届人士的“必读书”,可谓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的
见证。
摘要:
展开>>
收起<<
《习近平在浙江》学习体会1《学习时报》上连载的《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甫一出炉就引起了理论界的极大关注。我初步学习已经发布的几篇实录后,最强烈的感受,是习近平总书记求真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第一,四副春联,蕴含深刻的求真务实的方法论2004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习近平同志向中心组成员分享了他撰写的四副春联,分别是“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横批都是“求真务实”。他谦逊地说是“与同志们共勉互励”,实际上这是他对浙江各级干部的期...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