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心得体会汇编8篇
VIP专免
2024-02-21
999+
316.33KB
4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习《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
迹》心得体会汇编 8篇
目录
1.《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学习心得........................................................1
2.《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读后感........................................................5
3.《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有感.........................................................16
4.《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学悟行 1....................................................18
5.《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学悟行 2....................................................22
6.《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学悟行 3....................................................25
7.《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学悟行 4....................................................28
8.《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学悟行 5....................................................32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学习
心得
通过阅读学习一书,我初步了解了总书记上世纪八十年代
初期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与当地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
干”的奋斗历程,深刻感悟到他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一切都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真挚为民情怀。我感到,只有
不断增强“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加牢固树
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真正体现办公室工作的价值,
才能服务党委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下面,结合办公室工作实际,
汇报交流几点学习体会。
一、助谋为民良策,不断增进民生情怀。
习近平同志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央机关工作,北京的生活
条件、工作待遇远远好于正定,之所以主动选择到地方上工作,
就是“渴望尽自己的微薄力量,亲手为他们做一点实在事情”。在
正定期间,他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说一件干一件,
干一件成一件”,使正定摘掉“高产穷县”的帽子,走出一条“半城
郊型”经济发展新路,充分体现了亲民、爱民、为民的崇高精神
境界。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
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我
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虽然党办的“三服务”职
能是服务领导、服务机关、服务基层,但归根到底是服务人民
群众,这与我们党的宗旨也是一致的、相通的。党办工作虽然
没有全过程、面对面的服务群众,但参与起草的每一篇文稿、
制定的每一项政策、出台的每一个文件、推行的每一项改革、
开展的每一次督查,都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
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坚守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在提出建议、起草文稿、制定
政策时,主动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出主意、办事情,使
参谋服务符合实际情况、契合群众利益,不断彰显党办工作的
民生底色。
二、严督利民实事,及时回应民生关切。
在正定工作三年多时间,习近平同志时刻把百姓的事放在
心上,积极争取减少征购定额,解决当地农民留下口粮不足的
问题;千方百计推动荣国府景区项目,拉动了旅游产业发展,
也为当地群众留下一笔文化财富;编制“人才九条”,广泛吸引人
才,助力经济腾飞;因为小学校舍翻修久拖未果,头一次发了
大脾气;对养牛户卖奶难、菜农卖菜难这样涉及群众个人的小
事,尽心尽力为其协调解决等等,推动解决了一桩桩、一件件
群众关注的实事、难事、烦心事。当前,岳阳在加快建设名副
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进程中,民生领域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
节,很多“急难愁盼”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党办在服务全市中心
大局的过程中,公文堂出。品,要对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岳
阳的落地情况,对市委常委会会议、书记专题会议决定事项的
推进情况,对市委主要领导批示交办事项的办理进度等,一项
一项制定清单,一件一件督查督办,以钉钉子精神持续跟踪推
进,确保不折不扣执行到位。特别是要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
兴有效衔接、生态环境保护、居民自建房排查整治、村级集体
经济“消薄清零”、违建墓地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城
区交通综合整治、基层公共服务等等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
敢于真督实查、较真碰硬,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摸实情、
查实况、出实招,切实发挥好督查“利剑”作用,全力服务和推动
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真正办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三、力推惠民改革,推进破解民生难题。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适逢改革开放大潮涌起。一开
始,很多人认为,宁可不改革也不能犯错误,但他说,“没有现
成的模式可循就自己探索,没有前人铺平的道路就自己开拓”“改
革者的责任,正是率先冲锋陷阵,带领群众前进”。他推动大包
干全面推广,对县里国营企业实施“一包三改”,“青中选优”选用
青年干部调整基层班子,为正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
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
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当前,岳阳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
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也面临结
构调整的巨大压力。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习近平同志解
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从
群众的视角思考改革、以群众的期盼设计改革、让群众的力量
参与改革,使各项改革举措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拿起来就能
干、干起来就见效,以改革破难题促发展、以改革的开拓创新
之举更好服务中心大局。加大全年重点改革任务的推进力度,
突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三资”运作改革、事权下
放改革“后半篇”文章等,持续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落细。
组织对重点改革事项进行总结评估,及时调整完善优化改革政
策,让改革红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深化改革的实
际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读
后感
1982 年3月至 1985 年5月,习近平同志先后担任河北正
定县委副书记、书记。《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
迹》用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一幕幕亲切感人的场景,真切
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和正定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奋斗
历程,生动展示了他在“从政起步”期间的思考实践、高尚风范与
人格魅力,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实践范本。阅
读学习这本生动鲜活的教材,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
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都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真挚为
民情怀,能够使我们更加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植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
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奋斗姿态,交出不负时代和人民的合
格答卷。
1、“造福一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不懈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
而奋斗”。在正定的 3年多工作时间里,他把“为官一任,造福一
方”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说一件干
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使正定摘掉“高产穷县”的帽子,走出一
条“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新路,充分体现了亲民、爱民、为民的崇
高精神境界。
勇于担当实干,在履职尽责中坚守人民立场。在结束陕北
梁家河村7年的知青生活后,习近平同志先到清华大学学习,
毕业后到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北京的生活条
件、工作待遇要远远好于正定。之所以下定决心主动选择到正
定,就是“渴望尽自己的微薄力量,亲手为他们做一点实在事情”,
为了“在人民中间来寻找我的价值”。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
志明确提出,“一定要树立求实精神,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
枪干一场”,强调领导干部要“既有老黄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马的
气势;既是一个有胆有识的战略家,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
家”。他解放思想抓大事,提出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大力发展
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善抓机遇促好事,多方筹资建起荣国府、
修复隆兴寺,创下旅游业的“正定模式”;招贤引智办实事,亲自
主持编制“人才九条”,为正定发展破局,助力经济腾飞。只有真
抓才能攻坚克难,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
的魄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诺言打
赢脱贫攻坚战,以“为千秋万代计”的历史担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强大勇气管党治党,以“天下一
家”的共同体理念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把人民幸福镌刻在通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里程碑上。
坚持改革创新,在与时俱进中增进人民福祉。习近平总书
记深刻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
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
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他在正定工作时,适逢波澜壮阔的改
革开放大潮涌起。一开始,很多人认为,宁可不改革也不能犯
错误。但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就自己探索,
没有前人铺平的道路就自己开拓”,“改革者的责任,正是率先冲
锋陷阵,带领群众前进”。在其他地区还在观望犹豫时,他勇开
河北大包干先河,吹响了正定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国营企业缺
乏活力山穷水尽时,他率先为企业松绑放权,用改革创新来破
解企业发展难题;在一些改革“弄潮儿”蒙受无端指责时,他为那
些在改革中有担当、敢负责的干部撑腰打伞,亲自撰文呼吁要
“开一派支持改革者的新风”。改革开放事业前无古人,面对新情
况、新问题、新挑战,必须不断开拓创新。习近平同志大刀阔
斧推进改革,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在一件件工作中彰显着他的
改革勇气、改革担当和改革智慧,凭的是“只是想扎扎实实做几
件于国有益、于民有利的事情”的真挚情怀,凭的是“始终把实现
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的坚定立场。
力行扩大开放,在合作共赢中实现人民利益。习近平同志
在正定工作时,主张构建开放型经济格局,带团赴美国实地考
察,探索学习农业精准高效发展之路。在他的大力推动下,正
定打开封闭的大门,拆掉思想的围墙,开启对外开放的时代新
篇。习近平同志带领正定人民扩大开放的探索和实践,生动诠
释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开放是当
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
极融入世界经济,对外开放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
果,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拓展,正在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
情交织影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
志都不会动摇。”我们要始终践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
会越开越大”的庄严承诺,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更加积
极有为的行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
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
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世界经济
稳定增长与和平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2、“时刻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生
动体现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
民,无限热爱人民,时刻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帮助解决了一
桩桩、一件件实事、难事、烦心事。
贴心交心倾听人民呼声。到正定赴任之初,了解到当地农
民因征购任务过高,留下的口粮不够填饱肚子的问题,习近平
同志不顾“先进县”形象和个人政治得失,坚持向上级反映真实情
况,争取减少了征购定额;因为小学校舍翻修久拖未果,他少
有的发了火;正定试点改造连茅圈工作中,他顶住“一刀切”压力,
把领导干部统一思想、抓好试点示范效应、做好群众工作摆在
前面,紧盯老百姓都想要净化、美化的环境,都愿意吃好些、
住好些、文化生活丰富些的共同心理诉求,把精神文明建设工
作做成受老百姓欢迎的“实在事”。无论是恪守“群众想什么、我
们就干什么”的宗旨理念,还是践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奋斗
目标,皆蕴藏一个道理:唯有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
民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务实作风
和“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才能把涉及人民利益的“操心事”变成
“放心事”;唯有真正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才能准确回
应人民期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念兹在兹彰显赤子情怀。在习近平同志心里,为群众办实
事解难题不分时间、不论大小。减征购、整治环境的大事要抓,
涉及人民群众个人的小事听说了也要管,见到了也要帮。“群众
刚开始搞多种经营,办法不多,路子不广,不能让老百姓为这
种事犯难。”不经意间的情感流露,映照的是一往情深的赤子情
怀。“人民”二字已经铭刻在心底深处,在体验群众疾苦中增进人
民情怀,在“准备入‘苦海’”的承诺中筑牢为民谋利的价值追求。
共产党人天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必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
第一位,把人民给我们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只有我们把群
众的“小事”“琐事”装在心里,才能赢得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
和拥护。
全心全意践行根本宗旨。在正定,习近平同志把对人民的
深厚感情倾注到工作中去,全心全意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
为老百姓干事,以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了群众认可和信任。中
国共产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
利益。百年党史,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
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
斗之中的铮铮誓言。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会枝荣。民之所望,
政之所向。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
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就能团
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通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3、“六项规定”:持之以恒抓党风建设信心决心的充分彰
显
党 的 作 风是 党 的 形 象 ,党 风的 好 坏,决定 人 心的 向背。
2012 年12 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
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上率
下抓作风建设,刀刃向内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这份魄力,源于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实践源头则是他在
正定当县委书记时主持制定的“六项规定”。
“切入口”从制度入手。廓清政治生态需要突破,治理软懒散
需要突破。而突破,则必须从作风抓起,从制度入手。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
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随着改革不断推进,
正定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但也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了贪图
安逸、纪律松弛、精神不振等不正之风。习近平同志对此十分
反对,并表示“刹住新的不正之风没有气势不行”。1983 年下半
年,他亲自主持制定了《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
项规定》,一共六条内容,被称为“六项规定”。可以说,“六项
规定”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 30 多年前对管党治党的理论思考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心得体会汇编8篇目录1.《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学习心得........................................................12.《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读后感........................................................53.《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有感.........................................................164.《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学悟行1...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