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心得: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VIP专免
2024-02-21
999+
21.44KB
2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
编》心得: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
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
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
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
位,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近期出版的
《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
编》)一书,分 8个专题,集中收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
论述 240 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
对于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
在自己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对我们这样一个有十
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
真理。《摘编》第一专题,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
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深谋远虑和战略擘画。
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洪范八政,
食为政首。”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
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对粮食生产,习近平总书记
一直都很关注,基层调研时也经常到田间地头看一看。在
2013 年、2017 年、2020 年和 2022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以及在湖南、广西等地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无论社会
现代化程度有多高,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
头等大事。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
的重要基础。如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出了问题,谁都
不可能救我们。曾几何时,吃饭问题始终是困扰我们的一
件头等难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
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虽然我国粮食
生产连年丰收,但这就是一个紧平衡,而且紧平衡很可能
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我国耕地就那么多,潜力就
那么大,在粮食问题上不可能长期出现高枕无忧的局面。
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
求量将呈刚性增长趋势。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
增加,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
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粮食生产年年要
抓紧,面积、产量不能掉下来,供给、市场不能出问题。
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头。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立足国内基本解
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
我们一以贯之的大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对粮
食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
一点、远一点。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
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是从战略上考虑
的。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如果口粮依赖进口
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们的立足点、着眼点是,
绝不能买饭吃、讨饭吃,饭碗里必须主要装我们自己生产
的粮食。这些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
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
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经过艰苦
努力,我国以占世界百分之九的耕地、百分之六的淡水资
源,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从当年四亿人吃不饱
到今天十四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
题。这就是自力更生,我们自己养活自己。这一成绩来之
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总体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
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
过关了。怎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端
自己的饭碗、装自己的粮食是底线。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
全的工作重点,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
重要的保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提升粮
食产能仍然是首要任务。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
八年保持在一万三千亿斤高平台上,越往前走难度越大。
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
案,把任务落实下去。
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粮食
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这一
幕在古今中外反复上演。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
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
个大局。长期以来,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解决
了吃饭问题,为中国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只要粮食不出
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应对新冠疫情,粮食和重要
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功不可没,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农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极端重
要的国家安全。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
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当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我国粮食
供求紧平衡的格局长期不会改变。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
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
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如果我们端
不稳自己的饭碗,就会受制于人。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
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
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
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
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
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二、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安全,要害是种子和耕
地。这就要求我们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
把农田水利搞上去,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
平提上来,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藏粮于
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摘编》第二、三专题集中
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
重要论述。
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
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
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十八亿亩耕地红
线。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
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
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
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
稳产高产旱涝保收农田面积,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食,果树苗木
尽量上山上坡,蔬菜园艺更多靠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种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
量上的。搞占补平衡不能把好地都占了,用劣地、坡地、
生地来滥竽充数,最终账面上是平衡了,但耕地质量是大
大亏空了。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
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
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十八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
心不痛”!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心得: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近期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分8个专题,集中收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240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对于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