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交流发言材料(10篇2.6万字,仅供学习,请勿抄袭)
VIP专免
2024-02-21
999+
713.6KB
5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1—
目 录
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 加快县域经济特色发展..........2
认真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 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 6
坚持“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建设经济强县..................... 12
聚焦提质增效 加快转型升级 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
发展.......................................................................................18
实施绿色崛起战略 建设民族生态强县......................... 24
践行“两山”理论 推动绿色发展 加快建设革命老区振
兴发展示范县...................................................................... 29
强化生态本底 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 35
践行“两山”理论 发挥生态优势 加快建设畅通活力幸
福美丽 X...............................................................................39
抓全域旅游 育产业支柱 走符合藏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
之路.......................................................................................45
勇担东进使命 做强主干支撑 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
发展.......................................................................................50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2—
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
加快县域经济特色发展
网络
县域经济 经验发言
X位于 X盆地东部,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面积
2018 平方公里,人口 150 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X深
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
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人活城”的思
路,加快构建“产城人”融合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县域经济特色发
展新路子。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75 亿元、增长 8.3%,主
要经济指标位居 35 个农产品主产区县前列,粮食产量连续 12 年
稳步增长。今年 1—6 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6%,城镇居
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8.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9.5%。
一、聚力做大园区,多业态推动“以产兴城”
认真落实 X书记关于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让产业“扛大旗、挑
大梁”的指示精神,把园区建设作为县域发展的主抓手,工业园
区和农业园区“双轮驱动”,精心培育智能制造、机械电子、服装
服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 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一是优化园区
定位。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倾力打造省级经开区、竹浆纸产业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3—
园、电力产业园、建材产业园“一区三园”,省级经开区面积拓展
到5000 亩,入驻企业 63 家,发展“乡村车间”31 家,实现主营业
务收入 230 亿元,其中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值达 70 亿元。投资
26 亿元的西部国际服饰产业城,已入驻“拉夏贝尔”等品牌服饰
21 家,成为 X东最大的服装服饰产业基地,三年内将实现产值
100 亿元。二是注重规模品质。累计建成规模以上农业园区 22
个,力争 2022 年建成国家级农业园区 1个、省级园区 4个,目
前已引进中顺洁柔、广东温氏、华西希望等“500 强”企业进园区,
带动全县建成“5+N”特色产业基地 100 万亩、现代畜牧养殖小区
590 个。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培育打造“賨前味”特色品牌,推出
3瓶酒、2朵花、1盒茶、1瓶醋、1桶油、1包盐。三是促进产
城融合。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和城镇科学合
理、协调有序发展。依托省级经开区提档升位,推进东城新区扩
容13 平方公里,带动直接就业 1.5 万人,其中农民转移就业 5000
余人,常住人口达 6万人,“产城一体”初具规模。
二、聚力做强县城,多维度推动“以城促产”
围绕建设“滨江名城诗文 X”,立足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服务
需求,抓好市政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增强县城综合承
载能力。一是统筹空间规划。编制完成“50 平方公里、50 万人口”
的中等城市规划,布局东城新区为产城一体示范区,推动产业、
园区、生态环保“多规融合”。着力构建“一主两副四卫多点”城乡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4—
发展格局,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 30 平方公里、人口 32 万人。
二是完善城镇功能。坚持办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十件大事”,建
成X财富中心、紫天“宽窄巷”等商贸综合体,入驻国内一线品牌
50 余个;同步提升教育、医卫、康养等公共服务能力,吸引 20
余个企业总部回迁,共建共享“渠商家园”。在产城融合、棚户区
改造等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出“购房券+安居贷”模式,实现商住
房“零库存”。三是畅通内外通道。全力抓好成南达万高铁 X段、
渠江风洞子航运枢纽工程前期工作,着力构建高铁、高速、水运、
通航立体交通格局;加快县域“内循环”,完善县乡村三级路网,
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40 分钟交通圈”。四是做美城乡形态。打
造多彩的山、秀丽的水、宜居的城、厚重的文,建成“两江四岸”
生态滨江走廊 13 公里,人均公园绿地达 16 平方米;毗邻园区的
文峰山公园成为城市阳台和书房,年内将创建为 4A 级景区;城坝
遗址国家考古公园启动建设,神秘临巴等 30 余小镇各具特色,
中国古賨文化国际旅游特色小城镇进入全国前 20 强,全县基本
实现“一镇一业一品”。
三、聚力做优环境,多形式推动“以人活城”
紧扣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用最优的政策吸引人、最优的环
境凝聚人、最优的服务留住人,携手共建幸福 X。一是实施人才
新政。柔性引进省内外博士专家 60 名,建成院士工作站 9个、
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20 个。建成人才公寓 1100 套,连年开展“温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5—
暖回家路”大型招聘,将招工稳岗纳入目标绩效考核,确保各类
人才引得进、用得好。二是强化要素保障。设立 1亿元工业发展
基金,组建“恒基混改公司”,利用争取专项债券、搭建融资平台、
盘活存量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统筹解决资金、
土地等瓶颈制约,“水电气运”价格保持全市最低。三是提供优质
服务。出台工业强县 16 条、民营经济发展 26 条等 30 余个配套
政策,服务产城融合。深化“放管服”改革,有事马上办、无事不
打扰,“容缺预审、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审批模式在全市推广。
今年 1—6 月,新增市场主体 3400 家,返乡创业达 7000 余人,“大
众创业”成为渠城新风尚。
下一步,X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持走差异化特
色发展之路,加快推动“产城人”向“人产城”转变,努力走在全省
丘陵地区农业大县高质量发展前列。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6—
认真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
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网络
县域经济 经验发言
X县地处 X省西南角、X河与 X江交汇处,面积 2153 平方
公里,人口 23 万,素有“X 故里阳光 X”的美称,是全国现代农
业示范区、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和国家“南菜北运”基地。省委十
一届三次全会以来,X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X工作
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做好“钒
钛”“阳光”两篇文章,谋划推进“一城三区三基地”建设,阳光
X“美”的魅力充分彰显,产业发展“特”的品质更富内涵,人民群
众“好”的向往不断实现。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5.6 亿元、
增长 7.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7211 元、增长 9.1%,高出
全省平均水平 3880 元,被列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试点
县,连续 7年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今年 1—6 月,预
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2 亿元。
一、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着力打造阳光康养目的地
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坚持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统
一,按照“公园城市、花园县城”发展定位,对标 5A 级景区标准
建设管理县城,融合公园特点、生态元素、乡愁文化,构建城乡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7—
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城市规划体系。二是坚持高标准建
设。扎实推进“城市双修”和公园城市试点,高标准推进总投资
444 亿元的 50 个城市湿地公园、滨河景观、基础配套等重点项
目建设,打造 24 公里安宁河生态河堤、2公里滨河景观长廊、8
公里沿河健身绿道等城市精品工程,“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行
在绿中、居在园中”的城市品牌更具魅力。三是坚持精细化管理。
实施“白天花园、夜晚光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化”提升
工程,打造花道、花街、花园、花海“四花”景观,全面形成“一
街一景”的靓丽市容。建成“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
程可控”的全响应服务治理应急指挥中心,实现数字城管向智慧
城管转变。推行市场化运营、网格化管理、均等化服务的城市管
理模式,打造基层党建与社区物业管理相结合的“红色物业”服务
品牌。
二、加快建设 X 流域农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着力打造国家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融入安宁河流域农文旅产
业融合发展大格局,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一是着力做强现
代特色农业。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建设,
建成稻菜轮作粮经复合基地 10 万亩、早春枇杷基地 3万亩、晚
熟芒果基地 10 万亩、优质核桃基地 20 万亩、优质烤烟基地 7万
亩、标准化畜牧养殖场 178 个,形成了安宁河谷稻菜轮作、二半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8—
山区特色水果、中高山区优质林果“三大产业带”,早春蔬菜、特
色水果、林业产业、优质烤烟、标准化养殖“五大农业基地”。今
年1—6 月,全县早春蔬菜、特色水果产量分别达 34.4 万吨、1.8
万吨,主导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比达 62.5%。二是着力做响
“阳光 X”品牌。坚持“绿色、生态、有机、安全”标准,建立种
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实名制和全程可追溯管理体系,加强
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控,全域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积极
争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
县,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5个、“三品一标”66 个,创建农产品
出口备案基地 5个,“阳光 X”获评全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品牌。
三是着力推动高质量脱贫。在2017 年全县 25 个贫困村、12914
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提出到 2020 年脱贫人口收
入再翻一番,生活质量和生活保障再提升、致富能力和致富水平
再提升的“一翻番两提升”目标,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去
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增长 8.6%。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脱
贫标准,突出抓好 1036 户5164 人凉山籍自发搬迁贫困群众精准
扶贫精准脱贫,着力补齐产业发展、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
短板,确保今年计划减贫的 429 户2163 人家庭人均纯收入达 4000
元以上。持续开展“感恩奋进”教育,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正在 X成
为现实。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9—
三、加快建设钒钛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着力打造全国纳米
和新能源储能材料产业基地
全力做好“钒钛”文章,高标准推进白马工业园区规划建设,
完善基础配套,引导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钒钛
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一是加快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抢抓钒钛采选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机遇,着
力提升钒钛产业优势,发展全流程钒钛和新材料、含钒钛机械制
造等产业,鼓励安宁铁钛、东方钛业等重点企业创新研发直接提
钒、特种钛合金等优势项目和钒钛高端产品,完善全流程钒钛资
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推动钒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共培
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3 家,总产值达 104.7 亿元。二是推动新
兴产业集聚发展。瞄准产业发展前沿,推进磷酸铁、碳酸锂等钒
钛优势项目集群成链发展,着力形成“储能材料—储能电池—新
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七星光电、一美能源科技磷酸铁产能达
6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 40%以上,磷酸铁、碳酸锂等新型储
能材料年产值突破 30 亿元。上海英佛曼先进表面功能性纳米材
料项目加快建设,预计到 2020 年产量将达 1000 吨以上,产品可
填补国内空白。三是着力强化服务保障。制定实施重大工业项目
招商投资建设办法,打好产业招商、科技招商、政策招商“三张
王牌”,签约重点工业产业项目 15 个、投资 46 亿元。实施“最多
跑一次”改革,推行重大项目“经理式代办”“保姆式服务”“容缺审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10 —
查”,审批时间压缩达 30%。建成专家楼、人才公寓 240 余套,
吸引各类专业人才 1500 余名。
四、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着力打造国际阳光康养
旅游基地
持续做好“阳光”文章,大力发展以“环境养身、文化养心、
事业养智”为核心的“康养+”产业,加快推动省委“推进安宁河流
域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阳光生态经济走廊”的决策部署在 X落
地落实。一是着力培育康养经济业态。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在安
宁河流域相继建成占全国市场 80%、年产名贵鱼类种苗 20 亿尾
的鱼米阳光康养度假基地,以“太阳文化+花山果海+康养医院”
为核心的东方太阳谷,以产业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一二三产
融合为核心的时光田园综合体,以千亩精品兰花繁育观光为核心
的攀西国际兰花谷,以万亩枇杷标准化生产、观光体验为核心的
枇杷生态园。投入 3亿元打造颛顼龙洞、杜鹃花海、X傈僳梯田、
海塔世外桃源、普威绿野花乡等精品旅游线路,建成旅游新村 6
个、乡村酒店 108 家,加快培育观光体验、运动健身、森林康养、
养生度假等新业态。二是着力打造全时全龄全域阳光康养旅游品
牌。在全国各地持续开展“清凉度假在 X”“深呼吸在 X”系列推介
活动,配套推出集物业管理、旅游服务、民宿推荐、房屋租赁等
功能为一体的“住这家”APP 服务平台,X康养度假周期由 10 月
至次年 4月延长为 7月至次年 4月。去年共接待游客 532 万人次,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11 —
实现旅游收入 63 亿元,分别增长 24%、36.9%,其中居住一个
月以上的冬季康养游客超过 3万人次。
下一步,X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继续做好“钒
钛”“阳光”两篇文章,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
省同步全面小康、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 X贡献。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12 —
坚持“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建设经济强县
网络
县域经济 经验发言
X县是特级英雄 X的故乡,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面积 2200
平方公里,人口 140 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X县深入贯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
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农业固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开
放兴县”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去年,实现地
区生产总值 390 亿元、增长 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3%,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3.6%。今年 1—6 月,预计地区生
产总值增长 8.5%。
一、聚焦农业固本,在夯实发展基础上下功夫
(一)坚持规模化发展。围绕优质粮油和现代畜牧两大农业
优势产业、道地中药材和优质蚕桑两大农业特色产业,构建“2
+2”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产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积极探索创
新土地“菜单式”托管、“全过程”托管、“收益型”托管三种托管模
式,有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41.7 万亩。设立农业发展专项扶持
资金,建立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创新信贷贴息和
保费补贴政策,扶持县内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经营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13 —
主体发展壮大,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9 家(其中
省级 7家、国家级 1家)、农民合作社 857 个、家庭农场 60 个。
(二)坚持链条化发展。做实精深加工链,依托雄健实业、
年丰食品、逢春制药等龙头企业,立足本地优质特色资源,形成
了初级加工在乡镇、精深加工在园区的生产加工链,农产品加工
率达 55%,实现产值 140.4 亿元,获得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
做实农旅融合链,打造 5条农旅融合带,建成太安桃花谷、荷韵
南山、普兴 X盆底等优质项目,形成“全季化布项、差异化布点、
全域化布线”发展格局,去年接待游客 680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
56 亿元。做实现代流通链,成立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支持经营
主体与大型商场超市建立产销合作关系,全面拓展线下流通渠
道。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新业态,建成“1+2+N”线上物流
体系,即 1个电商物流中心、2个农特产品网销展馆、650 个农
村电商服务站,畅通线上流通渠道,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
综合示范县。
(三)坚持品牌化发展。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
我特”原则,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构建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包
装品牌形象、传播品牌故事、丰富品牌内涵,确保品牌立得住、
记得牢、走得远。全县拥有 X丹参、X白芍、X挂面 3件地理
标志证明商标和“逢春及图”“雄健丰田 习近FT”2 件全国驰名商标,
64 个单品完成溯源身份认证,打造了以 X挂面为代表的一批特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14 —
色品牌。
二、聚焦工业转型,在壮大发展支柱上下功夫
(一)狠抓凯州新城开发建设。围绕“成渝走廊新支点、成
德同城新通道、德阳经济新极核”战略定位,秉持“以园兴产、以
产兴城、以城助产、产城融合”发展理念,聚焦智能制造、电子
信息等支柱产业,由德阳市、德阳经开区、X县按照 4∶4∶2出
资比例共建凯州新城,推进与简州新城、空港新城、淮州新城产
业错链互补、相向协同联动,全力打造产城示范区。建成区面积
11.8 平方公里,聚集规模以上企业达 43 家,聚集人口 11 万人,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12 亿元。
(二)狠抓主导产业升级增效。深入实施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计划和新兴产业培育倍增计划,加快产业补链、产品换代、生产
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步伐,做大做强电子信息、食品医药、
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依托宏发电声、湧德电子,构
建“龙头企业+关联配套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
企业同步壮大,凯粤电子成为华为手机零部件供应商。以恒达灯
具、星光钢构等为龙头组建德阳通信设施制造产业联盟,加快推
进装配式建筑成型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去年全县
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 396 亿元。
(三)狠抓优质企业扩能提质。坚持市场主导、分类扶持、
因企施策,实行一个目标企业、一位联系领导、一套工作专班、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15 —
一套定制政策“四个一”针对帮扶机制,倾力协调解决企业各类难
题,支持企业扩能提质。培育产值过亿企业 25 家,其中过 10 亿
元企业 4家。逢春制药、年丰食品入围全省制造企业 100 强、宏
发电声入围 X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 100 强。
三、聚焦城乡统筹,在提升发展能级上下功夫
(一)优化城镇布局。抢抓成德同城化、X“东进”战略机遇,
立足阶段性发展特征,科学确立“一主一副一区多点”发展布局,
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主城区引领带动、副中心突破崛起、凯州新
城支撑有力、重点镇多点共兴的发展态势,实现与 X都市圈产
业发展同谋共兴、城市建设同品共荣、城乡一体同频共振。县城
建成区面积突破 30 平方公里、人口突破 30 万,升级成德工业园
打造凯州新城,集凤镇、辑庆镇入选全国重点镇,仓山镇入选省
级特色小城镇,龙台镇等 7个镇入选“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
(二)提升城市品质。按照 50 平方公里、50 万人口中等城
市规模,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县城。夯实硬件基础,实施“6 字环”
提升改造工程、伍城大道主干道扩建工程,“一纵、两横、两环、
十放射”城市骨架基本形成。升级城市景观,按照“一江一格、一
山一景、乐水亲山”的思路,倾力打造“三江六岸”景观,新建成
南渡口公园等城市公园,形成沿河步骑休闲带 20 公里。涵养文
化底蕴,利用“铜山三苏”“五庙南北塔”等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多
种形式、多元价值、多重功能开发,分类打造黄继光文化园、南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16 —
塔公园、北塔公园等文化休闲公园,保留历史记忆,传承文化血
脉。
(三)完善城镇功能。突出教育优先,按照公办民办并举思
路,引进江苏新星教育等优质资源,持续提升教育供给能力,更
好满足群众高质量教育需求。突出医卫服务,与华西医院等建立
医联体关系,引入德康医院、惠民中西结合医院等专业资源,有
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突出消费升级,按照“一
心二街四地”布局,打造洋洋百货中心商务区,“猫儿嘴”美食街、
小东街夜市夜间经济核心区,金典凯信商业广场、华诚广场、祥
瑞国际、凯瑞酒店城市商业综合体,完善商业服务功能,全方位、
全天候提升消费体验。
四、聚焦环境优化,在汇聚发展要素上下功夫
(一)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坚持交通先行,依托独特区位优
势,加快建设对外综合交通网络,深度融入 X1 小时经济圈,吸
引带动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向 X聚集。按照“五高八快三轨”
交通规划,全力推进 X经济区环线高速、遂中高速、德中快通、
X至X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努力打造南接 X新区、简阳空港,
北通德阳、X高端产业重镇,西连龙泉汽车城、青白江国际铁路
港,东达遂宁、重庆的区域交通枢纽。
(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出台领军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
引进、人才回引等政策,完善创新人才激励和人才交流机制,主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17 —
动赴 X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招才引智,统筹做好高层次人才
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服务工作,打造引得进、留得住、
发展好的良好人才环境。去年,引进领军人才 1名、高层次人才
3名、其他各类人才 73 名。
(三)优化营商政策环境。全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持
续推广“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业主承诺容缺受理,
联合踏勘、联合会审、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的“四减一容四联”
模式,确保民营企业、个体经营业主等审批事项“零超时”。去年,
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 251 亿元、增长 9.4%,占地区生产总
值的比重达 64.5%。
下一步,X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再接再厉、创
新举措,始终保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战略定力,加快建设全省
丘区经济强县。
摘要:
展开>>
收起<<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1—目录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加快县域经济特色发展..........2认真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6坚持“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建设经济强县.....................12聚焦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