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点睛 点“风”成金——评析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推介会致辞_1
VIP专免
2024-02-21
999+
16.59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画“风”点睛 点“风”成金——评析一篇让人耳目一
新的推介会致辞
机关工作具有重复性、周期性和规律性。由于形势任务的需要,不
可避免地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讲同一主题。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
水是地上之文章。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
语言的笼子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重复性的文稿如何与时
俱进地写出新意?近日,笔者在大理州人民政府网看到的题为《大
理州江西省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致辞》的文章(以下简称例文),
从生活的热点中创设独特观点,可以说达到了走神、走心之境界,
笔者认为可用画“风”点“睛”、点“风”成“金”来概括。例文为我们给出
一个出彩、出新的答案,以下三个独到之处可资学习借鉴。
一、切热点,引出“风”题
借势热点,借力发力,是例文的一大特色。以大理为拍摄取景地的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在湖南卫视播出后,在全平台收获多榜热
搜热议,并获得海内外权威盛赞,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
体的高度评价。该剧热播后,让国内外观众多角度认识了大理,爱
上了大理,并以“风”牵引、凭“风”启程、因“风”相逢,让大理成为全
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一部剧带火了一座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
效应和经济效应。热点自带流量。例文跟进这一热点,讲到“好风
凭借力,送我到赣江”“以‘风’为题
、以‘风’做媒,在这里介绍大理、推介大理、宣传大理”,自然而然
引出了“风”字,乘风破浪,别开生面,独抒新见,沾着露珠、冒着
热气,既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又增强了说理的条理性、
深刻性,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可以看出,例文善于结合热点,
巧设文眼,以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炼语作为艺术构思的焦点,并
以之贯穿全文,让人耳目一新,令人眼前一亮。
二、切时机,道出“招”势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例文切热点引出“风”字后,紧
接着切时机,用“风”字组词:风向、风口、风情、风光、风度,并
把“风”字融入标题,提炼出五个独出机杼的分论点,道出“招”势,
即大理有“风向”,各类政策红利叠加;大理有“风口”,绿色产业方
兴未艾;大理有“风情”,有一种生活叫大理;大理有“风光”,绿色
能源取之不尽;大理有“风度”,期待大家携手同行。等“风”来,不
如追“风”云。五个分论点,“招”向未来,在主题上是有机整体,在
形式上又结构相似,让致辞既主题统一,又层次分明,韵味悠长、
摇曳生姿,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听觉冲击力,使表达更集中、
更强烈、更鲜明,有力有效地介绍了大理、推介了大理、宣传了大
理。同时,又把招商引资的优势讲得淋漓尽致,讲得言之灼灼、语
之殷殷。例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从生活热点中寻找生动鲜活的语言,
可增强讲话的魅力——语言生动了,道理就生动了;语言鲜活了,
思想就鲜活了。
三、切人心,指出“益”情
有人说,要说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为他着想,让他也能从中受益。
例文首段和末段是尽礼仪,文短而礼足。而末段“一个人来大理,
可以邂逅浪漫,寻找诗和远方;两个人来大理,可以许下山盟海誓,
见证海枯石烂;一家人来大理,可以漫步苍洱,体味乡愁;一群人
来大理,可以抓住风口,实现梦想!总之,大理总有一款适合
你!”既起到了结尾的作用,又丰富了相关内容,言约意丰、文约
事丰,文情并茂、情趣盎然,让话语更具信服力,使致辞锦上添花,
大为生色。这一漂亮的结尾,让大理的优势愈加鲜明突出,从而更
加打动听众,收到了“此言一出,举座皆惊”的表达效果。小说家契
诃夫说:“作品结束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读者开始思索的时候。”结
尾越有新意、深意,听众的思索越有份量。例文做到了,君以为如
何?当然,好的结尾还有多种写法,或揭示哲理、寄托希望,或含
蓄委婉、巧酿余味,或卒章显志、收篇点题等等,可不拘一格。
古人说:“作文之道,构思为先。”我们有时讲话、写文章,不知道
应该怎么突出主题、怎么布局谋篇。例文交给了我们一种常用技巧,
即一字立骨法,也称一字经纬法,或称安设字眼法。这一技法的特
点是,用独特的角度、独特的风格,展示独特的思想,不仅让文章
结构缜密、主旨凝聚,而且使枯燥的文字鲜活起来,赋予文章生命
力、震撼力、感染力。我们在写作实践中,不妨嫁接变通、触类旁
通、融会贯通地试试这一招。
摘要:
展开>>
收起<<
画“风”点睛点“风”成金——评析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推介会致辞机关工作具有重复性、周期性和规律性。由于形势任务的需要,不可避免地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讲同一主题。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子里也许会展翼,却不会飞翔。”重复性的文稿如何与时俱进地写出新意?近日,笔者在大理州人民政府网看到的题为《大理州江西省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致辞》的文章(以下简称例文),从生活的热点中创设独特观点,可以说达到了走神、走心之境界,笔者认为可用画“风”点“睛”、点“风”成“金”来概括。例文为我们给出一个出彩、出新的答案,以下三个独到之处可资学习借鉴。一、切热点,引...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