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三十六计》讲稿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23
999+
77.54KB
2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新解三十六计》讲稿
《新解三十六计》讲稿
乔 良
乔良教授,空军少将,即是军事家又是作家,他于 1999 年出版的著作《超限战》提出了现
代战争的非本土化,非军事目标,非军事人员等最新的战争理念,两年之后,书中的预言在美
国变成了现实。乔良成为世界军事家们关注的焦点,《超限战》一书,也成为美国西点军校学
生的必读物。
W 三十六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智慧的宝库。乔良教授认为,计谋,其实就是智慧的
结晶。人生不能太工于心计,但人生一定要设计。三十六计源于何处?又是如何在战场上,在
商场上,甚至在生活中被屡屡巧妙使用的?现代军事家乔良教授将会如何解读古老的三十六计
呢?敬请关注空军少将乔良教授开讲:新解三十六计。
(一)借刀杀人
画外音:当我们自己设有能力去和敌人正面交锋时,是不是有什么计谋,可以使自己不费
吹灰之力,而利用别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呢?而借刀杀人之计正是巧妙地利用别人的力
量,达到自己的目的,乔良教授认为借刀杀人之计是 36 计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计谋之一,因为它
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所以不仅多次被使用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之中,而且被成功的推演成毫无
暴力的计谋,而能用于现代社会激烈的商战之中,借刀杀人之计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又为
何能够屡屡成功,它利用了人性中什么样的弱点对此计是否有防范之策,请听空军少将乔良教
授新解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这一计可以说是所有的计谋中,包括 36 计的计谋中,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的、运
用最多的一计。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力量不够,总是想借助别人的力量去达到
自己的目的,那么借助别人的力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何能够达到呢?这里头就有一个心理
学的问题,因为我们前面也讲到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那么中国还有一句老
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当不知心,不知别人的心的时候,你就会产生防范之心,产生防范之心
的时候,就有可能被别人所利用,因为你防范别人,你就会对别人疑神疑鬼,就可能对别人有
疑心,你对别人有疑心,其他的人,就有可能借用利用你这份疑心,拿你当抢使,用你的刀去
杀人,你被别人当枪使了,你还自己不知道,不自知,所以说借刀杀人之一计,是经常被人使
用的一计,这一计的原文是敌己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什么意思呢?
它就是说在敌人己经明了的情况下,但是呢?你可以借助的力量还不明确,你应该尽量地去诱
使这股力量去打击你的敌人,而不用自己亲自动手,这是从易经的《损卦》中卦意推演出来的
办法。借刀杀人古今中外都有,甚至在文学作品中、在戏剧、古典文学戏剧作品中尤其多,比
如说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悲剧《奥塞罗》,《奥塞罗》这个悲剧是典型的
一个借刀杀人的故事,剧中有一个小人叫亚古,他为了取代奥塞罗当上统帅,他就利用一条小
小的手绢,谁呢?奥塞罗有一个年轻美丽的妻子叫苔丝德蒙娜,她有一条小小的手绢被亚古俭
到了,亚古就拿这个手绢作为引子去桃拨奥塞罗,说他的妻子苔丝德蒙细阳良他的副手有染,
两人有关系,有奸情,最后呢?使这个奥塞罗充分地调动了他的嫉妒心、他的疑心,使他怀疑
他的妻子不忠,最后他把他的妻子掐死了,等他发现自己做错了以后,己经悔之晚矣,最后他
自杀了事,亚古就利用一条小小的手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借刀杀人把他想除掉的人都除掉了。
计谋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它充分利用了人们的弱点俗话说疑心生暗鬼,而借刀杀人之计
就是利用了人的疑心,这个计谋源自于何时,又源自于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春秋年间,公元前769 年郑桓公,当时是一个中等国家的一个国君,他想吞并他附近的周
边的一个小国叫邹国,怎么去灭掉它呢?他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偷偷地去了解邹国中有哪些
能人,有哪些很出色的人,有哪些大臣是这个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一一地了解到。他了解到以
后怎么办呢?他拉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在这个名单上把所有这些人的名字都写上去,然后接着
写在每个人的名字下写送给他多少多少钱物,后面还跟着一个盟约书,就是大家共同地完成一
件事情,酞血为盟,怎么呢?就把这个盟约书拿到邹国附近专门设立了一个祭坛,在邹国的城
外,公开地在这个祭坛上,公开地把公鸡杀掉,把公猪杀掉,用鸡血和猪血洒在祭坛上,然后
把盟约的书埋在祭坛下,意思就是我们己经跟邹国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盟约,准备推翻邹国的国
君,然后邹国的国君听说了这件事儿,就派人偷偷地把这些东西都挖出来,这个盟约书一挖出
来,这么长的一个名单,上面写了这么多事儿,邹国的国君就认为他手下的这些臣子背叛了他 ,
于是就按图索骥,挨个地把这些臣子一个个从家里拎出来,挨个地全部杀掉了,这样呢?他认
为他除掉了心腹之患,可是郑阻公一听说邹国的国君帮他完成了这件事儿,大喜,立刻发兵来
攻打邹国,邹国很快就灭亡了。
借刀杀人之计就是利用敌方的疑惑之心,借助别人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抗日战争时期,
我军的高级将领,就利用借刀杀人之计巧妙地对付了日本侵略者。
比如说:罗荣桓元帅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曾使用过这样的计谋去除掉一些叛徒奸细,罗荣
桓元帅在江南带领新四军的一部分对日作战的时候,这个时候双方经常处在一种交织的,在形
势上处于一种交织状态,经常会你抓住我的人,我抓住你的人,日军驻山东济南的高级特务机
关,他们为了渗透到新四军中来,采取的办法就是抓住新四军的一些俘虏以后,陆续地把他们
放回,放回的时候,有的人是被他们收买了的,有的时候是他们自己培养的一些奸细,就跟着
好象是新四军的人一样被放回来,这个时候他们的侦讯科也就是侦查科在某一天抓到玉个人,
通过审讯这玉个人中有两个人承认他们是被日本人收买的奸细,有三个人不承认,但是这个侦
查科的科长又掌握着这三个人确实是日本人奸细、日本人特务的证据,可是这三个人死活不承
认,不承认怎么办呢?这个科长就来找罗荣桓请示,说您看怎么办?这几个人怎么处理?罗荣
桓说那你看怎么处理?这科长说:我看这么办,那两个人承认了的,咱们坦白从宽,干脆就宽
大处理,把他们放了放回去,这三个死不承认,但是我们又有证据的,咱们杀了算了。后来罗
荣桓说:不,把他们全放了。这科长一听觉得很奇怪,说为什么呢?为什么要把他们三个人都
放了。然后罗荣桓说:这个很好办,我们不用自己去杀他们,让日本人去解决他们吧:这样,
第二天就把这三个人找来,给他们交代政策,对前面坦白的两个人,还给他们专门布置任务,
你们回去以后还要帮我们,不但不能帮敌人,还要帮我们收集情报,对于那三个死不承认的人 ,
交待完政策,什么任务也设布置,就说,三天以后咱们再联系,这三个人一回去,日本的特务
机关立刻把他们全扣下了。因为觉得这三个人,既然被抓了,现在又回来,而且就这么轻松被
放回来,一定有原因的,那么这个日本人就开始审讯这些人,这一通审讯那两个人就吓得赶快
就说了,说我们是被放回来的,但是他们给我们交待任务,让我们不能够帮助你们,让我们帮
他们弄些情报,我们还是带着任务回来的,日本人说这两个人说的还是实话,然后问那三个人 ,
那三个人说他们把我们放回来,没给我们什么任务,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这日本人就不相信了 ,
说那两个人人家会给任务,这三个人会不给任务呜?好,大刑伺候,就开始辣椒水、老虎凳,
能够用的都用上,这几个人是给收抬得鬼哭狼嚎,最后就开始,因为确实没给他们任务,那他
就只能编造,你编的一套,他编的一套,最后牛头不对马嘴,让日本人更加起疑,日本人说这
三个人良心大大的坏,不说真话,那就是死,就把这三个人全部杀掉。所以说他等于借日本人
之刀,把日本的三个很坚定的、很守口如瓶的奸细、间谍给杀掉了。这也是一次非常巧妙的借
刀杀人。
借刀杀人之计用在正义之师手中,可以有效地打击敌人,但因为此计的关键之处,是利用
了人们的容易生疑之心,而一旦这样的计谋,被人类的敌人所利用,就会引发巨大的历史悲剧 。
那么借刀杀人之计曾引发了世界上哪个巨大的历史悲剧呢?借刀杀人之计充分利用了人们爱生
疑心的弱点而这样的计谋一旦被人类的敌人所利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二次大战的时候,德军还没有攻打苏联,甚至还没有开始攻打法国的时候,希特勒也上演
了这样一出戏,希特勒上台不久就开始推行他准备吞并欧洲的计划,这一天,他的情报机构的
头子,海德里希给他送来一份盖世太保获得的情报,说据他们了解,苏联军队的一个最年轻的
元帅图哈切夫斯基,那个时候只有三十来岁,三十多岁当元帅是很不容易的,说图哈切夫斯基
与一些高级将领密谋,有可能想搞政变,希特勒看了看觉得他说的这些证据都不足,不像是,
纯粹是瞎蒙,是分析出来的,甚至是猜测出来的,所以把这个情报扔到一边,有一天希特勒突
然又觉得有点不对,他又把情报重新拿出来看,看完以后大喜,他把海德里希叫来了,说这里
头我们完全有文章可做,什么文章可做呢?因为图哈切夫斯基虽然不会搞政变,或者是起码现
在证据不足,但是,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苏军元帅中最年轻的,而且最有才华的元帅,他最让
德国人、让德国军队感到恐惧,就是他创造了发明了一种新的作战方式,这种作战方式被称为 ,
在军事史上被称做大纵深作战理论,这个理论也就是现在的目前广泛使用的立体战争的理论,
它主要强调大纵深、宽正面,然后立体式地去对对方发动攻击,大量地在地面上使用坦克,坦
克突击,空中有制空权,有飞机的配合,那么这个理论应该说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理论,这就
是图哈切夫斯基最早提出来的,德军也仔细地研究这个理论,现在在这个时候,希特勒的心里
头己经开始有准备入侵苏联的念头,如果要入侵苏联的话,他使用的方式就是图哈切夫斯基元
帅发明的这种方式,可是再怎么样你是个弟子,你学苏联这种方式,去入侵苏联,你打的是你
的老师,可能你打不过人家,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想到的就是怎么除掉图哈切夫斯基,于是
他把海德里希找来,如此这般地布置了一下,海德里希立刻就回到他的盖世太保的总部,开始
着手这项计划,什么计划呢?第一他们要伪造他的高级将领,就是德军的高级将领跟图哈切夫
斯基密信往来的这样一些信件,要伪造得非常像,要让笔迹专家都不能怀疑,看到的时候都不
能怀疑,这就是图哈切夫斯基本人的亲笔信件,这是一。第二呢?换要伪造图哈切夫斯基把重
要的情报、把苏联的重要情报卖给德国,而德国人付给他巨额款项的这样的收据,比如说你卖
给我一个什么情报,我付给你多少卢布,你收到以后,你得给我打个收条,在收条上买签字。
还要伪造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德军的情报机构以及德军的将领他们如何策划政变的一些想法、
打算、计划。把这些东西全部准备好了,所有这些假的证据都准备好以后,偷偷地通过苏军的
情报人员,当时苏联和德国他们互相之间的情报人员,也是斗得很厉害,悄悄地通过两面间谍,
把这个情报,把这个消息传过去,说现在我们手里头有,我掌握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不利于苏
联的一些证据,你们出不出钱W 当时苏联人为了获得这个情报付出了巨款,付出了三百万卢布,
那会儿的卢布我们知道,卢布一直到前苏联(解体)之前,卢布和美元的兑换还差不多是一比
一,可是你想想那个时候,在二战之前,三百万卢布是相当大的一笔款项,但是苏联人不陪血
本,把这个情报买了回来,买回来以后就立刻交给了最高当局,最高当局一看这还了得,我们
的高级将领中居然出现了这样的败类,而且这么巨大的阴谋,所以说立刻就把图哈切夫斯基元
帅和八名与他有关的高级将领一块儿抓了起来,审讯了十多分钟,罪名就定了下来了,叛国罪。
十二个小时之内这八个人全部被枪毙,德国人就这样借苏联人之手除掉了自己最担心的心腹之
患,过了不久,德军对法国发动了袭击,他采用的办法就是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发明的大纵深的
作战理论,又过了两年,德军对苏联发动了进攻,他采用的办法还是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这套
大纵深作战理论,可以这么说德国人借苏联人之刀,杀掉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然后又借图哈
切夫斯基元帅的大纵深作战理论这把刀回过头又打击了苏联,这是非常巧妙的双重的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之计不仅在战场上屡屡得手,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之中,也是常用的计谋之一,只
不过此计己经被巧妙地进行了演变,那么在商战之中是如何使用借刀杀人之计的呢?
借刀杀人在商场上的使用,不见得都是要借刀来杀人,实际上计谋的使用就是这样,你不
能够很僵硬地人家是什么计你就怎么去用,就是非得杀人才能去用借刀杀人之计,其实有的时
候举一反三稍微换换思路,你就很可能让一个计咸鱼翻身、花样翻新,就有可能让一个计获得
一种新的更大的生命力,比如说,在美国,在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的时候,世界上诞生了第一
台影印机,这个影印机的专利被一个叫威尔逊的人买了,然后他成立一个叫全录公司,就是什
么东西都能录,一个全录公司,他买下这个专利以后,他就跟他公司的人讲,说我们等着发财
吧:这一台影印机当时的成本是两千四百美元,己经不算低了。但是呢?他告诉他公司的员工 ,
我准备给每台机器定价两万九千三百美元,这在四十年代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两万九千三百
美元,在今天也是笔不小的数字,去买一台影印机也是价格非常高昂的,而它实际上成本在当
时只有两千四百美元,他手下的人都不能理解,说老板你这个想法你是不是想钱想得过了头,
有点想疯了。他说,对,我是,谁不想挣钱。你是真的想成为一个暴发户呜?他说对,谁不想
成为暴发户,一夜暴富呢?那问题是你这个计划能实现呜?他说如果不能实现,我不会去做的 ,
可是怎么能够实现呢?这么贵的一部影印机不要说你卖不出去,就是你真能拿出去卖,也超出
了政府的规定,就是你想通过低成本获得暴利,你超出政府规定,政府会禁止你销售的。威尔
逊听了以后,就哈哈一笑,我要的就是政府的禁令。我压根儿,就没想把它卖出去。他手下人
就更奇怪了,你不卖出去你挣什么钱。
低成本高价格是商人赚钱的基本条件,但是如果一样商品根本就卖不出去,又怎么能赚钱
呢?而这位根本就没打算把商品卖出去的商人,又和借刀杀人之计有什么关系呢?他是如何演
变借刀杀人之计的,又是否能获得成功。一个美国商人花钱买下了世界上第一台影印机的专利 ,
但他定的销售价格却高得使影印机根本卖不出去,公司的员工认为他疯了,他却认为这样才能
赚钱。
他说你想想看,两千四百的成本卖成两万九千三百美元,谁会让你这么卖,既然不能让你
卖,政府就可能禁止它,这一禁止它,谁都拿不到这个东西,而这个东西别人也不能生产。为
什么呢?专利权在我手里,那么我生产出来了,而且我在展销会上已经让很多人看到了,很多
商家都看到这个影印机的重要性,非常好用,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会来找我,那么我们的办法
是什么?他手下的人到这一步,就基本上明白点道理了,但是还没有太情楚,他说这样吧:我
们等着看,咱们现在先照着这样,先把价格打出去,果然,两万九千三百美元的价格往出一打,
不要说消费界,不要说顾客一片哗然,政府立刻就不干了,马上下了一道禁令,坚决禁止在市
场上销售这样的以暴利为目的的影印机,拿到了这个禁售令之后,威尔逊非常高兴,说现在我
们开始干吧:怎么开始干呢?首先在他自己这个城市,以后再开连锁店,干什么呢?让人们都
来租,到我这儿来租影印机用,而不是买,因为政府己经明令规定不许卖,这样谁也不能买卖
它,而且由于专利权在我手里,谁也不能再另外做便宜的再来卖,大家就只能掏租费,在我这
儿使用影印机,虽然这个租费己经很高了,可是,别人那儿没有你怎么办,你又需要影印,他
可以不卖出任何一台机器,但是却赚到大把大把的钱,到了这一步,他的手下,他的公司的员
工们才终于发现威尔逊果然不凡,这也是一种借刀杀人之计,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借鸡生蛋之计 ,
不管怎么说,它是这一计谋的一种花样翻新,是一种延伸,那么在商场上的竞争,这个计的运
用,还有直接针对个人的,针对某个公司的,这些计可能就更狡猾、更阴险、更残酷一些。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当两个公司成为竞争对手的时候,就像是两军对垒的战场一样,在
这种时候,借刀杀人之计又是如何被巧妙使用的呢?
同样是在美国,有这样一家公司,这个公司叫泰克公司,它有一个竞争对手叫比尔公司,
这两个公司都是建筑公司,是建筑行业,这个建筑公司它就要有各种各样的建材,其中大量地
需要钢材,两个公司竞争得很激烈,它们必定是在材料市场上,也会竞争得很激烈,那么泰克
公司的老总,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什么优势呢?他的一个朋友是一家钢铁公司的老总,这家
钢铁公司是迪尔公司,是这家公司的老总。他和他是大学同学,同班同学,两个人的关系,感
情都非常好,所以说,在比尔公司和泰克公司的两个建筑公司的竞争中,迪尔公司也就是他这
个同学的钢铁公司是向他倾斜的,经常给他在价格上,给他在材料的质量上,都给子优惠,所
以在这种情况下,在两家建筑公司,其他的资质相似的情况下,如果还能在原材料上得到优势
的话,就很可能在竞争中占上风,这样泰克公司的老总,就屡屡地击败自己的对手,无论是抢
生意,还是在获得原材料上,他都比他的对手要更有优势,干得更好、更出色。他的对手比尔
公司的老总,是不甘心这个失败的,他仔细地研究这一家,研究他的对手,研究泰克公司成功
的秘密,他就发现了这一点就是他拿到的钢材,总是价格比自己优惠,而且质量比自己的好,
这样呢?他的成本自然就会低,他的效益自然就会高,可是怎么能够发现这里头有点其他的什
么原因呢?于是他就雇了一个经济间谍,这个人叫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一个很有经验的经济
间谍,他就雇了一个流浪汉,没天没别的事儿,就是帮我去翻泰克公司的垃圾袋,然后约瑟夫
在他的办公室里成天地在那儿翻垃圾,翻了几个月,一无所获,他大概翻了成千上万袋垃圾了 ,
一无所获,因为这个泰克公司看来是非常有警隔,它所有的垃圾都处理得非常干净,让你从这
里几乎得不到任何信息,这一天就在他己经准备灰心的时候,后来他想想,我还是坚持一下吧,
又把这一天拿到的垃圾又在那儿翻俭,到了天快黑的时候,剩下最后一袋垃圾,他在胸前划了
一个十字,祈祷一下,但愿今天有收获,可是打开垃圾之后,他还是失望了,只有一张照片模
模糊糊的,这种模模糊糊的照片没有多大意义,他随手就把它扔掉了。之后突然又想那张照片
真的没有意义呜?他就重新拿起这张照片,拿到灯光底下仔细看,虽然照片照得比较模糊,但
是他突然发现,这不是泰克公司的老总呜?他再仔细看,拿放大镜看,确实是泰克公司的老总 ,
那么和泰克公司的老总正在拥饱和接吻的那个女人是谁呢?他看到泰克公司的老总和一个贵夫
人,正在掏拥抱接吻的照片,他断定,这里头有名堂,再仔细看一看,他隐约觉得这个女人很
面熟,这个女人应该是迪尔公司老总的夫人,他马上就来了精神,他立刻就把这个照片带去见
他的雇主,把这个照片交给了比尔公司的老总,说你看看,我想你想要的东西,我已经找到了 。
比尔公司的老总拿过来一看,大喜过望,但是他不敢轻易地就相信,这馅饼从天上掉下来,直
接砸在自己头上,他还要谨慎一些,所以说呢?他第二天请来一大堆专家,让专家们鉴定这张
照片,最后大家一致公认,虽然照片模糊,但是可以肯定,照片中的男主人公就是泰克公司的
老总,女主人公就是迪尔钢铁公司的老总的夫人,最后有了这样一个鉴定之后,大家心里就有
底了。过了几天,在这段时间内泰克公司的老总,还一无所知,他们所经营的那些工地,还是
热火朝天地干着,各种各样的车辆,还在源源不断地把迪尔公司的钢材给运过来,但是过了不
久,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变化了。这一天,迪尔公司的老总坐在自己办
公桌前的时候,他的秘书拿来一个加急的专用邮件,底下没有落款没有地址,打开一看,他的
脸一下就白了,这张照片不是别的照片,就是约瑟夫让流浪汉翻捡到的照片,而这张照片上边
不是别人,他当然作为丈夫,他看得非常清楚,即使再模糊,一眼就能看出,那正是他的太太 ,
在这之后,泰克公司的经营业绩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首先,钢材越来越得不到好的钢材,甚至
不能准时得到,再后来连续汀合同都拿不到了,最后他们给别人盖的那些房屋不能按期交房,
最后公司被多次罚以巨款。面临倒闭,别人都不清楚怎么回事,一个经营非常出色的公司,一
个建筑公司,也没看见发生什么变化,怎么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呢?但是泰克公司的老总心知肚
明,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在这个公司待下去,再待下去公司和他都会沉没到海底去的,最后他自
己很知趣地主动辞了职。比尔公司的老总借迪尔公司的老总这把刀,把他的对手泰克公司给干
掉了,这是又一次借刀杀人,又一种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之计:敌己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此计是以《易
经》中《损卦》卦义的逻辑推演出来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别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于这一计,有没有什么防范之策呢?
借刀杀人这个计,是使用率最高的计,它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它是因为有这样几个原因
的。第一个,算计你的人,他是在暗处,而被算计的对象,大多都是在明处。第二个,疑心生
暗鬼,只要你有疑心,你心里就有暗鬼,只要你有暗鬼,就有可能被别人利用。第三就是人人
都有弱点人人都有弱点就有可能被别人抓住把柄,别人就有可能针对这个把柄,有意识地施以
计谋,所以说对于借刀杀人之计,依我之见是没有什么很好的防范的办法,对于那些可能被人
借来当刀用的人,你要想不被别人当刀使、当枪使,唯一的办法就是,按中国人的一句古话叫
兼听则明,就是多听听,不要偏听,多听几个方面的意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而且不只一个
方向的意见,不能偏听偏信。另外就是还要有胸怀,要能宽容,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是最容易被
别人当枪使、当刀使,最容易成为借刀杀人的工具的,要避免这一点你就必须首先要成为一个
明白的人,成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如果人人都很明白,人人都有胸怀的话,借刀杀人的计就
失去了基础,很可陪,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二)围魏救赵
W[画外音]在战争中,当一个重要的城池受到强大敌人的围攻,危在旦夕之时,该如何去
进行解救呢?又该如何利用智慧的谋略,避免正面的强大敌人,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
去取得意料之外的神奇效果呢?乔梁教授认为: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最精彩的智谋,它的精
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
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了一招制胜的神奇效果。这种计谋是从何而来,在古今中外
的战场、商场甚至生活之中又有哪些精彩的案例,在什么样的清况下,运用此计会导致失败呢 ?
请听空军少将乔良教授新解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这一计我认为是三十六计中最精彩、最见智慧的一种智谋,同样是出自孙膑之手。
战国时代,在中原的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战争,魏国的大将庞涓带领八万精兵,去攻打赵国的
首都邯郸。当时呢?赵国己经被打得顶不住,向齐国求救。齐威王答应救赵,就派出了大将田
忌,也是带八万兵去支媛赵国。这个田忌呢?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他上来呢?就要带着八万
兵,直奔赵国。后来,被他的军师孙膑给拦住。孙膑说这样你救不了赵国。他说为什么。然后
孙膑告诉他,你要去解开一团麻绳,你能攥着拳头去解呜?田忌说不能。他说你要给邻居拉架,
你能自己亲自去参加打斗呜?也不对。所以说你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应该抓住重点,应该抓
主要矛盾,也可能用一招就能制敌。后来田忌就问他那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孙膑说,我们应该
去攻打襄宁。襄宁在什么地方呢?在离魏国的首都大梁不远的地方,是魏国首都的门户。然后
田忌说,我们要去救赵国,大老远地跑到襄宁去千什么。他说年一只要能够拿下襄宁或者哪泊
你放出风来,去拿下襄宁,庞涓必定会带领大军回来救援他的首都,田忌觉得有道理,于是就
发兵去攻打襄宁。实际上,在攻打襄宁的路上,他们埋下了伏兵,等庞涓听说齐国大军直奔魏
国的首都而来的时候,立刻回兵在桂陵这个地方,与埋伏的齐军相遇,最后被齐国的军队打得
大败。既解了赵国的围,又消灭了魏国的军队,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
摘要:
展开>>
收起<<
《新解三十六计》讲稿《新解三十六计》讲稿乔良乔良教授,空军少将,即是军事家又是作家,他于1999年出版的著作《超限战》提出了现代战争的非本土化,非军事目标,非军事人员等最新的战争理念,两年之后,书中的预言在美国变成了现实。乔良成为世界军事家们关注的焦点,《超限战》一书,也成为美国西点军校学生的必读物。W 三十六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智慧的宝库。乔良教授认为,计谋,其实就是智慧的结晶。人生不能太工于心计,但人生一定要设计。三十六计源于何处?又是如何在战场上,在商场上,甚至在生活中被屡屡巧妙使用的?现代军事家乔良教授将会如何解读古老的三十六计呢?敬请关注空军少将乔良教授开讲:新解三十六计。(一...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