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在市、县强科技强工业行动推进会议暨招商引资大会上的讲话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23
999+
30.56KB
4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市、县强科技强工业行动推进会议暨招
商引资大会上的讲话
(2篇)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既是对强科技、强工业
行动和招商引资工作再动员、再发力的部署会,也是迎难
而上、加压奋进的攻坚会,目的就是要把拼经济、抓招商
促发展的信心决心鲜明传递下去,动员全市上下按照省委
省政府强科技、强工业行动推进会、全省招商引资大会的
部署要求,进一步提振信心、鼓足干劲,对标一流、奋勇
争先,全力以赴推动科技创新、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
实现大突破,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
会上,传达学习了全省强科技、强工业推进会议和招商引
资大会精神,对优秀科技创新企业、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先进企业、优秀企业家
和招商引资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兑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
策奖补资金。受到表彰的企业和企业家扎根 X、深耕主业、
服务社会,是 X发展当之无愧的最大功臣和中坚力量。在此,
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企业和企业家以及先进
单位、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大家长期以来为 X发展作
出的贡献表
示衷心感谢!
刚才,部分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代表作了发言,介绍了各
自的做法、经验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大家谈得都很实在
很鼓劲,听了以后很受启发,进一步坚定了全市上下大有
可为的信心和大抓发展的决心。XX 同志后面还要对这几项
工作作安排、提要求,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
我就做好强工业强科技行动以及招商引资工作,再讲四个
方面的意见。
一、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突破,打造高质量发展的
强劲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
来。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
核心地位,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
重大决策部署,深刻领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
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述,立足发展所需、未来
所向,找准科技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集中资源、定向
发力,更好地夯实创新基础,激发创新活力。
一要加快平台建设,锻造创新“大载体”。科技创新的一个显
著特点,就是资源要素会加速向创新平台聚集,最终实现
力量集中、任务集中、投入集中、产出集中。要以创建国
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抓手,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进
驻园区,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努力打
造全市科技创新的先导区、集聚区。要加快推进 X国家农业
科技园
区、国家级X红牛种质培育中心等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现
有产品研发能力,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要依托 X集团
等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绿色煤化工等省级技术创新中
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科
技资源聚合优化。要重视发挥社会创新平台作用,加快发
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和评估、
技术交易、创业投资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为资源要
素高效流动、集聚转化提供有效服务。
二要开展技术攻关,培育创新“增长点”。坚持“产”为主导,
“研”为基础,“用”为核心,立足我市产业发展实际,聚焦重
点产业,明确主攻方向,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进一步
提升产业发展的自主可控能力。一方面,要重视抓好基础
研究。发挥农科院等科研机构作用,要抢抓机遇,积极争
取国家和省上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在相关技术研发推广上
潜心研究、精准发力,争取重大突破,为种质资源保护、
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
技术创新。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
产业链,深化科技创新赋能,提质发展传统产业、培育壮
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现代农业、中医中药
绿色建材、智能制造等具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领域,
部署实施一批自主创新专项,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
克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切实把科技资源优势转
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大力支持,鼓励各类企业发挥主体
作用,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技术成果。
三要狠抓主体培育,做强创新“主力军”。要加大科技型企业
培育力度。充分发挥高新区、园区、产业集中区、示范基
地等的集成作用,科学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引导规模以上
企业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技
术企业做强做优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以高新技术企业倍增
计划为抓手,促进“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加
快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
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提升企业科技
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推进技术、产品、标准和品牌
创新,探索建立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机制,对新认定
的国家级或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
新机构给予奖励,对企业牵头承担的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给
予一定补贴。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设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支
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加入国内相
关领域战略联盟,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要
加强企业与高校院所融合创新。利用省内外资源,主动与
相关领域实力较强的高校、科研院所沟通对接,依托 X等重
点企业,建设一批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
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深入开展科技攻关。
四要促进成果转化,释放创新“驱动力”。科技创新成果只
有走出实验室,走上经济建设“主战场”,才能发挥更大价值,
更好服务社会。要聚焦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企业创新
技术需求,通过政府购买、产学研合作、自主研发、技术
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有效增加科技成果供给,加快推
动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转化,不断提升科技创
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要严格落实国、省关于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的制度办法,深入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
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收益分配机制,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要积极推进创新成果本土化转化,支持国省科研机构、高
校、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对成功实
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企业,或新认定的技术转移示范
中心,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要有计划、有重点
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支持后续试验推广,推动
科研成果在市域内转化、孵化、产业化,防止“墙内开花墙
外香”。
五要大力选才育才,筑牢创新“硬支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
一资源的理念,健全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人才培
养机制,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努力建设
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广辟渠道
引人才。紧紧围绕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领域、重大基础设
施项目、重点学科建设和优势产业发展需要,积极争取国
家和省级人才计划支持,加快招引各类高端人才,力求引
进一批科技人
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突破一项重大技术,催生一个新
兴产业。要因地制宜育人才。优化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和在职培训教育的学科和专业设计,加快培养发
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加大对本地
领军人才、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和高技能人才的优选和培养
力度,打造具有X特色的本土科技人才队伍。要不拘一格用
人才。按照“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的要求,
最大限度改善各类人才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在编制、
职位、薪酬、住房以及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方面,落实
好相应待遇。鼓励企业采取股权奖励、期权分配、技术入
股等方式对企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予以激励,让他
们在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
二、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经济提档升级,做强高质量发展的
内核支撑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工业稳,经济才能稳;工业强,经济才能强。省委经济工
作会议明确要求实施产业赋能行动,推动工业走放大优势
拓存创增的路子。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服务全
省发展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强工业的极端重要性,坚持
“煤头化尾、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全链条发展,
全力以赴抓机遇、扩投资、提质效,走出一条具有X特色的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要持续发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工业只有集群集聚发展
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我市工业门类
相对单一,工业经济的集群集聚效应还不明显。要坚定不
移推进集群化发展,依托我市工业基础和产业优势,充分
释放优质资源潜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集中力量
打造产业集群,构建布局清晰、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现
代化工业体系。要做精“煤头化尾”的文章,紧盯绿色智能开
采、清洁火电、现代煤化工等重点,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开
发和增储上产力度,推进煤电一体化开发,积极引进先进
技术工艺,大力发展烯烃及下游产业,培育壮大新型能源
化工产业集群。要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加快节能设备、
矿用机械、电工电器企业“三化”改造,发展采煤机、液压支
架等机械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线束、零部件加工等产业,推
动建设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坚持链
条化、集成化、数字化发展方向,加快发展高端陶瓷、新
型墙材、环保石灰、装配式建筑构件等高端绿色产品,打
造绿色建材产业集群。要抢抓“风口”机遇,大力发展智能制
造、生物医药、生物合成、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
产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打造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要全力以赴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强工业必须落实到项目
上,做大规模靠大项目,做优结构靠好项目,做长链条靠
新项目。
要全力做实存量、优化增量、扩大总量,推动工业项目建
设“量质齐升”,按照“抓当前、备明年、谋长远”的要求,围
绕国省重大规划布局,聚焦重点产业链,加大项目研究论
证、策划包装力度,精心谋划一批强龙头、补链条、聚集
群的项目,切实解决工业项目“缺大少新断链”的问题。要认
真落实“三个一”包抓责任,加快推进高值化产业园等项目,
确保开复工率、建成率、达产达效率等指标完成调度目标
各县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谋划布局一批投资体量大、
规模层次高、发展前景好的工业项目。
三要下功夫做好工业企业培育。坚持“优势企业做强、成长
企业做大、困难企业做活”的思路,千方百计促进存量企业
提质增效,政策、资源、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支持
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以百亿企业为龙头、十亿企业为
带动、亿元企业为支撑的龙头企业梯队。要进一步完善支
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措施,分层次、分行业、分梯队
建立中小企业培育库,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
股上市”,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壮体量、扩规模、强筋骨。要
全面落实稳企纾困各项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好融资、用工
和转型升级等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真正“留住青山、
赢得未来”。
四要集中用力做强平台支撑。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主阵地
作用,明确功能定位,高标准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
强统筹管理,积极推进“标准地”出让,所有新建工业项目按
照
产业布局进入工业园区,提高园区投资强度和亩均效益,
全面提升承载力和吸附力。要积极推进新一轮工业园区规
划修编,加快X化工产业集中区承载能力评估认定,开工建
设X煤化工产业集中区,支持 X工业园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要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做好中小企业创业园
和公共创业孵化平台建设,配套完善标准化厂房、仓储物
流及公共服务、生活配套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的园区环境
要建立健全与园区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系、管理体系、运
行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通过薪酬激励,引入竞争
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推动要素、项目、产业向园区
集聚,让园区发展动力更强、活力更足。
三、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积聚高质量发展的
源头活水
招商引资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县域经济持续
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全市各级要对标落实省委、省政府
部署要求,拿出像抓脱贫攻坚一样的劲头和力度,扎实组
织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签约
与落地齐抓、政策与服务协同,迅速掀起“春季招商攻势”,
在引资规模、项目数量、专业水平和落地实效上取得更大
突破,以高水平招商引资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要明确主攻方向求突破。我们要着力在补“缺”上下功夫。
坚持缺什么引什么、什么弱补什么,紧盯九大重点产业链,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市、县强科技强工业行动推进会议暨招商引资大会上的讲话(2篇)同志们: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既是对强科技、强工业行动和招商引资工作再动员、再发力的部署会,也是迎难而上、加压奋进的攻坚会,目的就是要把拼经济、抓招商促发展的信心决心鲜明传递下去,动员全市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强科技、强工业行动推进会、全省招商引资大会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振信心、鼓足干劲,对标一流、奋勇争先,全力以赴推动科技创新、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大突破,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会上,传达学习了全省强科技、强工业推进会议和招商引资大会精神,对优秀科技创新企业、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先进企业、优...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