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反有组织犯罪法解读讲稿

VIP专免
2024-01-23 999+ 65.04KB 2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反有组织犯罪法解读讲稿(2 )
反有组织犯罪法解读讲稿 1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 2021 12 24 日表
决通过反有组织犯罪法,该法自 2022 51日起施行。
反有组织犯罪法共九章七十七条,包括总则、预防和治理、案
件办理、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
国际合作等章,系统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践经验,保障在法治
轨道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
立法目的
01 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
02 加强和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
03 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04 保护公民和组织的
合法权益。
定义解读
《反有组织犯罪法》明确了有组织犯罪、恶势力组织的概念,
对恶势力组织可以适用法律规定的惩治和防范措施,并明确了利用
网络实施有组织犯罪、“软暴力”行为的定性,让这些黑恶势力再也无
处遁形。
1有组织犯罪
有组织犯罪是指《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组织、领导、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
的犯罪,并非其他(:恐怖组织等)组织实施的犯罪。
2恶势力组织
恶势力组织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
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领域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
压群众,扰乱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
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组织。
3“软暴力”
软暴力”:为了谋取非法利益或者非法影响,有组织地进行滋扰、
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足以限制人身自
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手段。
境外黑社会组织的法律适用
境外的黑社会组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实施
犯罪,以及在境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适用本
法。
反有组织犯罪法的意义
制定反有组织犯罪法是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验,加强制度
建设,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的重要
举措。”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出台,对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
治中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人民
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六大亮点
亮点 1
依法从严惩治黑恶犯罪
依法从严惩治黑恶犯罪是该法的一大亮点。
在案件办理方面,反有组织犯罪法明确对于有组织犯罪的组织
者、领导者和骨干成员应当严格掌握取保候审、不起刑等的
适用条件,充分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罚金等刑;规定公
安机线索核查阶段,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的涉案财产可以依
紧急止付临时冻结、临时扣押紧急措施;对有组织犯罪案
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羁押分别羁押或者单独羁
等措施;定有组织犯罪罪犯行刑严格减假释
对于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方面,反有组织犯罪法规定,办案机
可以全面调查有组织犯罪的组织及其成员的财产状况;被告
实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定罪查清,有证据证明其
在犯罪期间获得的财产高度可能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违法
得及其孳息益,并且被告人不能说明财产合法来源的,应当
追缴没收
在预防再犯罪方面,法律规定了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
被判处刑人员刑满释放后人财产及日活动报告制度,以及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有人员开办业等加强监管
亮点 2
深挖黑恶势力“保护
摘要:

反有组织犯罪法解读讲稿(2篇)反有组织犯罪法解读讲稿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2021年12月24日表决通过反有组织犯罪法,该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反有组织犯罪法共九章七十七条,包括总则、预防和治理、案件办理、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国际合作等章,系统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践经验,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立法目的01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02加强和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03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04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定义解读《反有组织犯罪法》明确了有组织犯罪、恶势力组织的概念,对恶势力组织可以适用法律规定的惩治和防...

展开>> 收起<<
(2篇)反有组织犯罪法解读讲稿.docx

共23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2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