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暨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22
999+
79.95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同志们:
今天这个会议,是我市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专题会议,第一个会议就部署工业
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市委市政
府大抓工业、壮大民营的坚定决心。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
作会议精神,按照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安排工业转型升级、民营
发展壮大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
机遇、大干实干,迅速掀起新一轮工业大转型、民营大发展热潮。下面,我讲四个
方面的问题。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工业发展,“转”是主基调、大方向,必须找准新方位、
担当新使命
新常态下,工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市场环境、基础条件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必
须树立新理念、找准新方位,重点在“转”上下功夫、求突破。
(一)“转”要体现在发展理念转变上。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
经济强首先是工业强,建设经济强市首先要建设工业强市,这是一条铁的规律。一
是阶段不可逾越。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世界各国、各地区经
济发展历程充分表明,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工业化过程,没有工业经济的充分发
展,就谈不上实现现代化。就我市来看,2016 年人均 GDP 达到 1.09 万美元,三次
产业结构调整为 6.3:52.2:41.5,城镇化率达到 57.3%,按照钱纳里经济理论,已经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个阶段,工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以先进制造 、
高端智造为代表的制造业成为显著特征,我们必须尊重发展规律,全面加快新型工
业化进程。二是重点不可偏移。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16 年主营
业务收入达到 897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 198 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
的比重达到 49.3%,工业经济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37.7%
,这表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也充分彰显了工业在全市经济
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工业兴则邹城兴,工业强则邹城强,要始终把工业作为立市之
本、强市之基不动摇,坚定不移抓实抓好。三是时机不可错失。当前,工业经济发
展面临着一系列好的政策机遇,“中国制造 2025”深入实施,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
持力度越来越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把改
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
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就源
于“新中产”,去日本抢马桶盖、去澳洲抢奶粉,就是他们引领的新消费需求;同
时催生了“新制造”,如果说过去的二三十年制造业讲究规模化、标准化,那么未
来几十年,制造业将注重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
政策导向,紧紧抓住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全面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
(二)“转”要体现在发展方式转变上。经济新常态下,增速换挡、结构优化、
路径转换是推进工业转型的有力抓手,也是解决我市工业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从
产业结构看,虽然我们在工业转型上持续不断努力,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需要一
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新兴产业规模仍然较小,传统产业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发展压力 ,
资源型产业由于占比较高,对工业经济影响仍然较大(比如,去年煤炭行业利润同
比下降4.46%,电力行业利润同比下降24.39%,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幅减
少11.25 个百分点)。从空间结构看,邹西大工业板块综合承载能力仍需提升,四
镇两区融合发展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同时还存在产业集中度低、链条不完善、
龙头企业少等问题。从产品结构看,主要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多,产品价值链短,
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附加值产品少。
同时,与省内工业强县相比,我们的工业总量依然偏小(我市 2016 年完成工业主营
业务收入 897
亿元,而广饶、邹平已过 4000 亿元;工业投资我市完成228 亿元,比诸城、
临淄分别少 222、121
亿元)。这些都要求我们始终把转型作为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优化产业结构 ,
提升产业层次,全面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推进转型发展来看,济宁市以信息
产业为引领,统筹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取得了明显成效。明天还将
召开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结合
邹城实际抓好工作落实)。
(三)“转”要体现在发展“动力”转换上。驻地大企业多是我市的突出特点,
也是发展优势。多年来,兖矿集团、邹县电厂、里能集团扎根邹城,致力于地企联
合、地企共兴,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为我市工业起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
也为工业壮大贡献了重要力量。在驻地大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下,我市民营经济发展
也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荣信煤化、太阳宏河纸业、金鼎实业、奔腾漆业等一批知
名民营企业,逐步成为了推动县域发展的“主力军”。如果说以往我们拉动工业经
济发展更多地依靠驻地大企业这个“单引擎”,那么现在已经形成了驻地大企业和
民营企业“双动力”。驻地大企业兴则全局兴,民营企业活则全局活,当前,中央、
省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导向越来
越鲜明,政策“红利”越来越多,广大企业要紧紧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锻造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推动我市工业转型的中坚力量。
二、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民营是工业经济的主体,必须在“实”上下功夫、
“强”上做文章,突出四大重点任务,全面加快发展步伐
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在工作摆布上要突出做优园区、做强产业、做大企业、做精招商四个重点,提升实
体经济,壮大民营经济,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激发活力。
摘要:
展开>>
收起<<
同志们:今天这个会议,是我市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专题会议,第一个会议就部署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大抓工业、壮大民营的坚定决心。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安排工业转型升级、民营发展壮大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大干实干,迅速掀起新一轮工业大转型、民营大发展热潮。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经济新常态下的工业发展,“转”是主基调、大方向,必须找准新方位、担当新使命新常态下,工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市场环境、基础条件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必须树立...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